吕文没有痛打落水狗。
刘妈和神仙姐姐这次算是被媒体嘲讽惨了,吕文收手了,华宜并没有收手,并且利用他们的媒体资源,大打舆论战,之前神仙姐姐那些“黑料”又被翻出来了,连变性人这一条都被旧事重提。
“神仙姐姐怎么可能是变性人?”
“那你承认她打胎了?”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这你受得了吗?
粉丝的辩驳……根本没什么用,华宜网络部,应该是现在仅次于廖东的“机构”,反正人家一动起来,神仙姐姐的粉丝只能节节败退。
刘妈本想找wmA来助阵,结果那边的人反过来怪她把神仙姐姐的口碑搞烂了,弄得刘妈百口莫辩……
最惨的是,刘妈发现wmA并没有给神仙姐姐提供什么资源,而她想去找资源的时候又发现,几乎没有大片愿意找神仙姐姐。
小钢炮就不用说了,陈凯哥没有拍新片的计划,老谋子还在关注奥运会,那就只剩下橙天了。
可是伊建梅的态度非常暧昧,之前暗示把神仙姐姐介绍给吴白鸽的事也搁浅了,刘妈气得直接跟伊建梅摔了杯子。
伊建梅不愧是职业经理人,刘妈暴怒,她依然笑脸相迎,甚至还礼送刘妈出门,完全不生气。
但也没松口,现在神仙姐姐的路人缘降到冰点,她不只得罪了华宜,还得罪了吕文,吕文什么战斗力橙天再清楚不过了,他们刚输了一阵,还是准备继续蛰伏,寻找其他机会。
至于神仙姐姐粉丝多……
拍电影最重要的不是考虑粉丝,一个明星的死忠粉再多,能有多少?大部分还是青少年,消费能力有限,根本支撑不起一部电影的票房,尤其是大片。
电视剧倒是没问题,毕竟电视台只看收视率和热度,但问题是,神仙姐姐不愿意拍电视剧……
那就只能耗着了,等待机会。
机会其实也有,几家大公司不愿意给神仙姐姐资源,小公司还是愿意试一下的,比如唐人,蔡怡侬就一直想签下神仙姐姐。
但刘妈看都没看蔡怡侬一眼,唐人根本没有实力拍电影,纯属浪费时间。
其他公司倒是发过来一些剧本,可要么是卡司不够强,要么是投资不够大,就尬在那了……
刘妈和神仙姐姐那边焦头烂额,吕文这边则是一帆风顺,甚至还有点超出了他的预料。
这里指的是拍摄效率,经过刘妈这么一闹,《画皮》剧组的凝聚力更强了,效率自然也就更高了。
还有吕文请过来的几个好莱坞专业人士,也开始发挥他们的作用了,最明显的就是罗杰·狄金斯。
罗杰在筹备的时候,就和高群输、叶锦添等人聊过了,他要为不同的场景和人物设定鲜明的色彩和光影体系。
只是拍了将近一个月,谁都没看出来到底是什么体系……
随着时间的深入和镜头越来越多,高群输这才看出来,然后就惊为天人。
比如王生和佩蓉的府邸内部,罗杰就选择柔和的自然光效模拟,透过窗棂的光柱温暖而通透,主色调多为沉稳的深棕、温润的米白和象征身份的靛蓝。
光线角度也经过精心计算,确保演员面部光线柔和立体,同时营造出家居的温馨和宁静,和外部世界的诡谲形成对比。
即便是夜戏,烛光的效果也不是随意打的,而是由特殊的灯具配合柔光纸,模拟出跳跃且富有层次的光影,既保证摄影机能够清晰捕捉,又保留了古典的韵味。
小唯出场的时候,罗杰就换了一套效果,一般会运用高反差布光、强烈的色光和动态的光影变化,塑造其既魅惑又危险的复杂气质。
他擅长使用烟雾机制造氛围,让光线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光束,增强神秘感和不安定感。
到了外景和动作戏的时候,罗杰又坚持用自然光,追求画面的质感和层次感。对于无法避免的日戏,他会使用大型柔光布甚至临时搭建遮光棚来控制过于生硬的光线,确保画面电影感十足。
罗杰的机位选择更是教科书级别,除了他独创的广角正反打以外,他还总能找到最能表达人物关系和情绪的角度。
说老实话,高群输都看傻了,他时不时拉着吕文感慨,要是好莱坞都是这种水平,中国电影还怎么追?
吕文乐了,“罗杰是大师好不好?好莱坞也没有几个这种水平的摄影师,而且他们也没有条件。”
“条件?什么条件?”
“钱啊。”
吕文两手一摊,“罗杰昨天为了一个构图,拆了一面墙,前天为了拍云,在那等了一天,在好莱坞,这种事几乎没有可能发生,太贵了。”
高群输愣了一下,“好莱坞不是用美子吗?怎么不够?”
“挣美元花美元啊。”吕文翻了个白眼,“周公子和高元元的片酬加起来不到1000万人民币,还不到150万美元,我在好莱坞接电影,片酬都是500万美元,你觉得那点投资真够花吗?不信你问问吉姆。”
吉姆正在指挥特效组做特效呢,吕文用的是边拍边做模式,一开始让国内的工作人员完全不能理解。
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因为效果真的不错。
就拿小唯施展妖术那一段来说,吉姆先在电脑上叠加了预先做好的动态分镜、特效标记点,甚至是初步合成的绿幕背景或虚拟角色。
然后周公子在表演的时候,吉姆还在她的视线焦点、动作卡点,甚至是情绪爆发点上,提前制作好了一堆盘旋飞舞的蓝色能量光效。只要按照这些特效来找点表演,就能和那些预叠加的标记完全重合,节省了不少时间。
最让高群输看不懂的就是绿幕部分,他不是没看过绿幕,甚至还专门观摩过,不过他印象中的绿幕表演,都是演员对着空气演,然后发给特效公司,等一段时间做一个预览效果出来,如果不满意,还要重拍。
吉姆就不一样了,他让演员们站在巨大的绿色幕布前,四周架设着密密麻麻的标记点和动作捕捉摄像头。
然后吉姆会实时指挥,演员不需要自己记住卡点和走位,只需要一边听指挥,一边表演就行。
让他们惊讶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后,吉姆的团队就已经初步合成出了一小段粗糙但已具雏形的打斗画面,给高群输都看傻了……
电影还能这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