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先告诉大卫和鲍尔,或者说告诉华纳高层和其他好莱坞大厂,中国电影市场是拦不住的。
我们和韩国、小日子、欧洲不一样,好莱坞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跟公共厕所似的。
就算是公共厕所,人家也不是一味地让好莱坞进进出出,韩国还要求国产电影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上映天数,小日子是延期好莱坞大片上映时间,欧洲则是大力发展文艺片和喜剧片来抗衡。
更不要说中国了,只有让他们意识到,我们不是随便拿捏,任他们摆布的市场,才能继续往下谈。
现在看来,至少大卫和鲍尔意识到了,其他人能不能意识到,吕文也不在乎,反正过两年他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下一步,就是让他们知道,中国电影市场虽然大,发展也快,但并不是完全排外,像印度似的根本不接受好莱坞电影。
“所以,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会培养出一个由我主导的宝莱坞或者中国好莱坞,这是不现实的。市场会自己乱上一阵子,会内卷,会优胜劣汰,最终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这是市场的正常发展规律。而在这个过程中,好莱坞电影还是能分到很大一块蛋糕,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是一个包容的市场,观众喜欢多样化的选择。”
最后,吕文给出了他的结论,也是抛出的橄榄枝,“既然如此,华纳为什么不能选择在最开始,就和一个有潜力,也有执行力,并且愿意遵守规则的伙伴合作呢?我们一起,在这个飞速膨胀的市场里,抢占最好的位置,制定有利于双方的规则。这难道不比站在岸边,一边眼红地看着金子被别人捞走,一边徒劳地试图阻挡这股淘金浪潮,要聪明得多吗?”
吕文举起酒杯,“潮流来了,挡是挡不住的。聪明的做法,不是筑坝,也不是站在岸边,而是赶紧找一条结实的船,和我们一起出海。我,葡萄影业,加上中影,就是最结实的那条船……”
“或者说,你们想看环球、索尼和派拉蒙上船?”
大卫·海曼和鲍尔沉默了片刻,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惊,吕文这是在威胁他们?
好像还真有可能,毕竟吕文和中国官方的关系非常好,三爷他们也认识,和吕文谈笑风生,还出席《画皮》的庆功宴,这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大卫突然意识到,养虎为患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吕文这只老虎,怕是怎么都能吃饱。
就和吕文说的一样,如果中国电影市场一直能保持这个增量和增速,明年就能超越韩国,过几年就会超越小日子,再过几年就是超越英国、德国和法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票仓。
到时候就不是吕文求着华纳合作,而是好莱坞大厂要求着吕文合作……
在利益面前,什么养虎为患,什么文化输出,都是扯淡。
大卫·海曼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举起杯,和吕文轻轻一碰,“吕,你说服我了。我想,我也知道该怎么去说服那些还在犹豫的人了。”
鲍尔也举起了杯,他的话语权不如大卫·海曼,但他和吕文的关系更好,如果华纳准备押注吕文和中国电影,他是最好的执行者……
送走了大卫·海曼和鲍尔,三爷从后面的小房间里走了出来,刚才几人的谈话,他都听见了,只是他不好出面罢了。
三爷脸上带着笑容,“你刚才那番话说得很好,中国电影是挡不住的!”
吕文也笑了,他能这么硬气,就是三爷在背后撑腰,其实在这方面,官方一直都是很硬气的,他们也想扶持几家电影公司和好莱坞电影对着干,问题是华宜和橙天都是扶不起的阿斗。
橙天搞的《赤壁》《风云》一部比一部烂,华宜最后干脆搞房地产去了,这特么能行吗?
所以官方才会捧旺达,结果旺达又要去国外投资……他们那是去投资吗?不是转移资产?
还有限韩令,网上一大堆哈韩的粉丝不承认有这个玩意,确实没有正式下文,但是在2016年以后,你见过一部韩国电影在国内上映吗?
不少韩国电视剧,甚至是用了韩国演员的电视剧,都被下了,还有各种广告和代言,那几年全没了,要是还不认为有限韩令,那就是自己骗自己呗。
一直到2021年,才有一部《哦!文姬》上映,票房200多万。
这只是有限度地放开,看你听不听话罢了……
这个时空就不一样了,吕文一直很坚定,又红又专,只是现在体量还是太小,但一部《画皮》已经让领导看到了希望,对好莱坞强硬的态度又让领导看到了风骨,那肯定得扶持一下了。
这事只能慢慢来,不能着急。
三爷自然也明白这些道理,只是他还是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无极》《梅兰芳》《赤壁》会失败,真是电影工业化的原因吗?
吕文叹了口气,“其实是导演和制片人的问题。”
“啊?”
三爷一脸懵逼,导演和制片人的问题?他也是制片人,他也有问题?
三爷自然有问题,但是吕文不会这么说,“三爷,除了《画皮》,其他国产大片都是怎么做的?还是小作坊模式,前期导演和制片人聊一聊,基调就确定了,根本没有进行过科学验证,完全是按照一两个人的想法来搞,自然就有问题了,比如《赤壁》。”
“呃……”
三爷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赤壁》的拍摄他一点都没管,只是负责投资和协调档期来着……
“所以我才要做电影重工业,做标准化流程,让导演和制片人的话语权少一点,犯错的机会也少一点,电影的质量才有保证。有可能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差。”
三爷若有所思,吕文的说法暂时没有太多可验证的地方,毕竟只有一部《画皮》,这个还需要时间。
沉吟片刻,三爷才问道,“你觉得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看不起商业片。”
“这个……”
三爷不太同意,老谋子、陈凯哥、吴白鸽,不都是在拍商业片吗?
“他们拍的是自己臆想中的商业片,其实还是文艺片。故事都讲不好,能叫商业片吗?”
“那怎么办?”
“等。”
“等?等什么?”
“等没人看他们的电影了,他们自然就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