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的动作非常快。
吕文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好莱坞报道》上便出现了一篇由资深影评人撰写的通稿。
文章通篇没有贬低任何人,反而对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极尽溢美之词。它将霍夫曼在《虐童疑云》中的表演描述为“一次大师级的精准而克制示范”。
还在结尾的时候提到,“霍夫曼体现了方法派表演最深邃的底蕴,他的每一个眼神和每一次停顿都充满了厚重的戏剧力量,如同磐石般稳固……”
而在谈到吕文的小丑时,影评人的笔调则陡然一变,充满了惊叹与推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文在《黑暗骑士》中那场席卷一切的表演风暴。他不仅仅是在扮演一个角色,更是在创造一种现象,一种将疯狂提升至哲学高度,用纯粹的混乱重新定义了反派乃至现代表演可能性的文化符号。他的小丑不是磐石,而是撕裂大地的地震和海啸,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银幕本身……”
紧接着,《综艺》杂志的圆桌讨论专栏也刊登了数位学院成员的对谈记录。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演员如此说道,“霍夫曼让我们看到演技可以多么完美,而吕文则让我们看到演技的边界可以拓展到何处。这是两种不同方向的极致,很难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
这些观点迅速在媒体和网络上发酵,影迷和评论者们开始自发地讨论起“稳健派”和“革命派”的划分。
在各大电影论坛和社交媒体上,诸如“霍夫曼的表演是教科书,但吕文的小丑是能写进新教科书第一章的存在”和“我欣赏霍夫曼的每一个细节,但吕文让我忘记了他在表演”之类的论调开始占据主流。
一种微妙的共识正在形成,霍夫曼代表了保守派,而吕文则代表着改革派。
这就是哈维之前提到的,差异化对比和角色边缘化的策略,不得不说,还挺有用……
在派系上面,保守派自然占据优势,但哈维的核心是拉拢中间派。
吕文并没有像接受采访的时候一样丧气,他其实知道,现在正是老美大统领交接的时候,是他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
如果不争取一下,吕文也觉得有点可惜……
于是吕文便按照哈维的安排,参加了几个高端播客和演员对谈节目。
镜头前,吕文穿着得体,神情谦和。当主持人巧妙地提及竞争对手,特别是霍夫曼时,吕文总是微微欠身,语气真诚地说,“菲利普·霍夫曼先生是我非常敬仰的演员,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学习的范本。能够和他的名字并列在提名名单上,对我而言已经是梦想成真,是无上的荣誉。”
吕文这就是在装逼,成功地将自己置于一个谦逊的挑战者位置,可以得到温和派的认可。
而当话题转向小丑时,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吕文则会深入探讨角色的内在逻辑和创作过程,“诺兰给了我极大的空间。我们想的不是如何演一个疯子,而是如何让这种纯粹无序的哲学思维变得可信,让它成为推动整个故事走向毁灭的核心引擎。它更像是一种能量的释放……”
吕文的谈吐聚焦于角色的创造性和叙事驱动力,完美契合了媒体营造的“革命性”论调,却又没有丝毫倨傲之色。公众和评论界看到的,是一个尊重传统大师,同时自身也代表着崭新方向,且极具魅力的演员。
这套组合拳下来,无形中在众多学院评委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肯定霍夫曼是安全且正确的选择,但将选票投给吕文,则意味着鼓励创新、拥抱变化,甚至是参与塑造一段新的表演史。
当然,这就是在扯淡,哈维下一步已经准备好了,他准备炒作学院的“保守”,让公众认为学院是一个保守的学院,缺乏包容性,从而倒逼一些评委放弃霍夫曼,转而投吕文的票……
哈维也没有只针对霍夫曼一个人,就在舆论造势初见成效之时,哈维的团队迅速将火力转向了另一位强劲的对手,乔什·布洛林身上。
很快,一些颇具影响力的独立电影评论网站和行业播客中,开始流传起一种新的论调。
“《米尔克》是西恩·潘的电影,这一点毫无疑问。乔什·布洛林演得很好,但他更像是为了衬托米尔克的理想主义光芒而存在的。”
“反观小丑,他几乎是《黑暗骑士》的第二叙事引擎,他不在蝙蝠侠的对面,他在蝙蝠侠的灵魂里。这个角色的深度和独立性,迫使整个电影世界围绕他旋转。”
这些观点逐渐渗透,引导着评委们思考,最佳男配角奖,究竟应该颁给最称职的绿叶,还是最闪耀,甚至能重新定义电影重心的角色?
这一招也挺管用,起码媒体提到乔什·布洛林的时候,通常都会带有模仿和绿叶的标签,而提到吕文的时候,就是伟大,无需多言……
然而,奥斯卡的角逐从来不是单向的进攻。就在吕文团队攻势渐猛之时,对手的反击也如期而至。
一家娱乐性质的小报,突然刊登了一篇颇具火药味的评论文章。
文章没有直接攻击吕文的表演,而是另辟蹊径,质疑其表演的纯粹性。文章声称,吕文的小丑形象之所以令人过目难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令人惊悚的油彩妆容,猩红的裂口疤痕,以及不按常理出牌的服装设计。
“剥离这些强烈的外部视觉符号,吕文的表演内核是否还能拥有同等的冲击力?好莱坞是否正在被一种由视觉奇观和病毒式营销所驱动的评价体系所误导,从而高估了某些表演的实际成色?”
这篇文章虽然出自小报,但其提出的尖锐问题却恰好戳中了一些保守派学院评委的潜在疑虑。
他们对于依赖外部手段的表演,始终抱有一丝传统的审视态度。
说白了,就是不认可……
“看来布洛林那边也不是吃素的。”哈维在电话里对吕文说,语气里听不出多少紧张,反而带着点棋逢对手的兴奋,“他们想把你拉回到技术层面讨论。”
“技术层面?”
吕文乐了,如果只讨论表演技术,他还真不怕乔什·布洛林。
哈维也乐了,“我对你完全有信心,找个机会,给他们展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