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谭局长那间充满现代科技感的办公室,王卓将朱高炽的来意详细说明。
“谭局,世子殿下此次决心留在东大,主要是想系统学习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大明宝钞弊端已深,殿下希望能借鉴东大经验,为未来重建一套稳健的货币体系打下根基。”
谭局长闻言,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这是大好事啊!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世子殿下能有此远见,难能可贵。安排他去首都大学经济学院系统学习,这是最合适的途径,我马上让人去联系办理手续,保证安排最好的导师和课程。”
谈妥朱高炽的事,王卓话锋一转,切入正题:“谭局,另一件重要的事。陛下已正式授权燕王殿下全权负责与东大的后续合作。燕王殿下对东大给予的慷慨帮助和信用额度深表感谢,我这次回来,首要任务就是敲定初期的工业设备采购计划,同时再购置一批军火和后勤物资。”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年前,燕王打算进行一次北征,目标是彻底解决北元问题,打通并控制漠南漠北的煤炭和油气资源通道。这次采购,是为北征和后续开发做准备。”
谭局长听完,神色认真起来,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袋递给王卓:“工业发展计划我们早就根据大明现状做了初步规划,从基础的钢铁、水泥、电力,到初步的机械加工、化工,都有阶段性建议和设备清单,你先看看。至于军火……”
他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仓库里那些六、七十年代退役封存的老家伙,放着也是占地方,处理还要成本。这样吧,按3000块钱一吨算给你们,这基本上就是废旧钢材的价格了,算是我们支持大明国防建设的友情价。具体的型号和数量,我安排人带你去仓库,你自己挑,看上什么拉什么。后勤物资方面,你列个清单,我们按市场价采购,保证质量。”
王卓虽然对“3000一吨”这个低到令人发指的价格有所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还是暗暗咋舌。他立刻拿出早已拟好的后勤物资清单递过去:
“防寒服两万套,自热单兵口粮五千吨,压缩饼干五千吨,肉罐头五千吨。另外,还需要用于战场侦察的小型无人机十架,军用急救包三万个。”
谭局长扫了一眼清单,点点头:“没问题,都是常规物资,很快能备齐。走,我先带你去挑军火。”说罢,亲自领着王卓前往郊区的某个大型储备仓库。
最后王卓说道,“另外,帮我多准备一些冷藏箱和水族箱,快过来了,我打算给大家餐桌上多添几道菜。”
进入仓库区,王卓仿佛踏入了一个军备历史的博物馆。成箱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堆积如山,蒙着帆布的迫击炮、机枪排列整齐,虽然型号老旧,但保养得相当不错,油光锃亮。
在仓库管理人员的介绍下,王卓精心挑选了100门轻便的60毫米迫击炮、50门射程更远的71式100毫米迫击炮、一万支56半、一万支56冲、以及3000挺56班用机枪,并配备了足够进行高强度作战的10个基数弹药。
看着王卓挑选的这些“老古董”,一位年轻的仓库管理员忍不住低声对陪同的有关部门人员嘀咕:“张处,这位老板……是收破烂的吗?这点东西……一点科技含量都没有啊……”
这话恰好飘进王卓耳朵里,让他额头顿时冒出几道黑线,心里苦笑:要是告诉你们这些“破烂”要去荡平大漠,不知道你们会作何感想……
清点完毕,王卓决定先随身携带一架小型无人机和一60迫、一71迫的样品返回明朝,让朱棣和将领们先熟悉一下。至于挑选好的海量枪支弹药和后勤物资,则暂存仓库,待朱棣抵达北平,建立起临时时空坐标后,再直接大批量传送过去,省去长途运输的麻烦。
临别前,谭局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王卓,既然每个时空只能设置一个临时坐标,而你们后期的物资转运压力会非常大,考虑到明朝时空的交通条件。为了节省时间我考虑,是不是可以为你配置一架运-20军用运输机?进行必要的改装,增加油箱,使其具备跨洲际飞行的能力。放心,费用我们承担,这样,你可以快速在明朝时空更换时空坐标,大型设备、大宗物资的投送效率将得到质的提升。”
这个提议让王卓怦然心动。拥有一架大型运输机,无疑将极大提升穿越投送能力并节约时间。但他也立刻意识到了关键问题:“谭局,这个提议太好了!不过,配置飞机肯定要带机组和维护人员过去,这涉及到人员长期派驻另一个时空,必须得到大明皇帝的正式允准才行,我不能擅自做主。”
谭局长表示理解:“这是自然,安全与合规是第一位的。你可以先向燕王和陛下禀报,我们这边也做好相应的准备方案。”
带着样品、无人机和满脑子的新计划,王卓再次启动信标,踏上了返回明朝的归途。他深知,开启大规模、高效率的跨时空物资投送新时代就快到来了。而朱棣的北征,也必将因为这些现代“破烂”的加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