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晏静静地坐在郭嘉下首,听着众人的议论,目光始终专注地落在沙盘之上,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划动,似乎在模拟着行军路线,计算着距离与风险。他的神情专注而沉静,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待众人声音稍歇,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清亮,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如同溪流潺潺,却能穿透金石:“孟德,诸位,张绣虽弱,然宛城城防经过去岁之战,想必贾诩会更加重视,加固工事,储备守城器械,其防御必然更加坚固。贾诩多谋,必会吸取上次教训,严加防范,不会轻易给我军可乘之机。若一味强攻,倚仗兵力优势硬撼坚城,即便能下,我军损失亦必惨重,徒耗元气,正中其下怀,且恐真的逼使其与刘表放下嫌隙,彻底联合,徒增变数,于大局不利。”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拿起细长的指示木棍,动作沉稳而准确,首先指向蜿蜒的淯水方向:“此次进军,粮道安全乃重中之重,是维系大军生命的血脉,需派遣沉稳持重、经验丰富之大将,率领精兵,沿途择险要处设立营寨,步步为营,层层护卫粮道,构筑坚固的补给线,万不可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此乃稳军之基。”木棍随即又点在沙盘上几处可能设伏的山谷林地,“此外,贾诩善于揣摩人心,尤善利用情绪。他或会利用我军将士复仇心切,急于求战雪耻的心理,设下诱敌深入之局,比如佯装败退,弃守外围据点,引我军轻敌冒进,进入其预设的埋伏圈。鉴于此,我军战略当以正合,以奇胜。主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同巨蟒缠身,不断压缩其活动空间,施加持续而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其蜷缩城内。同时,可派遣数支灵活机动的精锐部队,由乐进、李典等善于奔袭、熟悉山地作战的将军率领,不在主力序列,而是在外围广阔区域游弋,如同猎鹰,清剿其斥候,打击其小股部队和粮队,反制其埋伏,甚至伺机骚扰其城外尚未完全收缩的据点。如此,正奇相辅,主力稳步推进,奇兵在外围不断削弱其实力,消耗其精力,破坏其布局,迫其内部生变,或不得不在不利条件下出城决战。此乃‘结硬寨,打呆仗’之法,看似缓慢笨拙,实则稳妥扎实,最能发挥我军整体实力雄厚、后勤保障有力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终的胜利。”
他的分析冷静而客观,立足于“稳”和“势”,既考虑了军事地理和双方实力对比,也深刻顾及了双方主帅、将领的心理状态,与郭嘉的天马行空、奇谋诡计,以及程昱的阴狠离间、釜底抽薪,形成了有效且互补的战略三角,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而周全的进攻方略。曹操听得频频点头,经历了上次惨痛教训,他对周晏这种立足于减少风险、发挥己方优势、追求实效的稳健建议尤为重视。他不能再承受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和人员损失了,那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政治和人心上的灾难。
“子宁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深合吾意!”曹操赞许道,目光扫过众将,语气变得严肃,“复仇雪耻,固然重要,然亦需智取,需讲究策略,不可徒逞血气之勇,被仇恨蒙蔽双眼,再中敌人奸计!诸将当谨记此番教训!稳扎稳打,方为上策!”他当即开始部署,声音斩钉截铁,条理清晰,“夏侯元让、夏侯妙才,为你二人为先锋,各率本部兵马,交替进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务必谨慎探路,详查敌情,遇有险要,必先遣斥候反复侦察,确认无误方可通行,不可贪功冒进!”
“于文则,委你总督粮草辎重,统筹所有押运事宜,沿路择险要处立寨,严密布防,多设岗哨,巡逻队伍十二时辰不间断,若有闪失,唯你是问!”
“曹子廉、曹子和,率领骑兵,策应两翼,掩护大军侧翼安全,随时听候中军调遣,不得有误!”
“郭奉孝、周子宁,随军参赞军机,运筹帷幄,提供方略!”
“程仲德,坐镇许都,协调四方,监控内外动静,尤其是河北、淮南方向,确保后方无虞,信息畅通!”
“荀文若,总揽后勤政务,保障前方一切供给,稳定朝局,安抚民心!”
一道道清晰明确、权责分明的命令发出,整个曹营战争机器再次发出了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开始高效运转起来。粮草物资从各个仓库源源不断调出,军械兵甲分发至士卒手中,各营兵马开始进行紧张的战前动员和适应性操练。一股凝练而沉静的杀气,在许都上空汇聚、盘旋,如同暴风雨前的低气压,只待春风彻底解冻,惊雷炸响,便要化作雷霆万钧之势,扑向那座承载了太多痛苦与仇恨的城池——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