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望着苏姑娘离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个决定将影响整个商会的未来,甚至关乎能否成功扳倒贪官。回到商会,他径直走向大厅,召集成员们。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张洵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各位,我见到苏姑娘了,她……”
“她怎么说?是不是真有重要罪证的消息?”性子急的李兄弟率先问道。
张洵微微皱眉,说道:“苏姑娘确实知晓一些关于贪官罪证的关键信息,据她所说,贪官有一份秘密账本,记录了这些年来贪污受贿、与不法商人勾结的罪行。但她提出了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众人齐声问道。
“她要我们帮她解救被贪官关押在城西大牢的父亲。”张洵缓缓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
大厅里顿时炸开了锅,成员们纷纷议论起来。
“这可不行啊,城西大牢守卫森严,我们贸然去救人,那不是自投罗网吗?”王大哥皱着眉头说道。
“是啊,而且这会不会影响我们原本收集罪证扳倒贪官的计划?”陈伙计也附和道。
张洵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说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我一开始也很犹豫。但如果真能救出她父亲,或许就能顺利拿到那份秘密账本,这对我们扳倒贪官至关重要。”
“话虽如此,可风险实在大大了。”林捕头摇头说道,“城西大牢的守卫部署我略知一二,想要悄无声息地救人出来,几乎不可能。一旦行动失败,不仅救不出人,我们之前的努力也可能付诸东流。”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张洵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苏姑娘还提到,账本藏在李知府的一处秘密别院中,只是具体位置她不清楚。如果我们能先找到别院的位置,或许可以双管齐下,一边尝试救人,一边寻找账本。”
“这听起来更难了,秘密别院哪有那么容易找到?”赵掌柜苦着脸说道。
此时,一直沉默的孙先生缓缓开口:“各位,我觉得此事不能急于下结论。我们不妨先收集一些关于城西大牢守卫的详细信息,以及李知府别院可能的位置线索,再做定夺。”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孙先生所言有理。
张洵思索片刻后说道:“好,那就按孙先生说的办。大家先各自去收集线索,明日此时,我们再在此商议。”
散会后,张洵独自在商会的院子里踱步,心中仍在权衡利弊。月光洒在地上,映出他修长而略显疲惫的身影。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第二日,张洵早早来到大厅,成员们也陆续带着收集到的线索赶来。
林捕头率先说道:“我打听到,城西大牢每隔五日会换一次班,换班之时守卫相对松懈。但即便如此,想要救人也绝非易事。”
“我这边倒是有一些关于李知府别院的传闻。”陈伙计说道,“听说李知府在城东郊外有一处不起眼的宅子,平时鲜有人去,说不定那就是秘密别院。”
张洵听着众人的汇报,心中渐渐有了一些想法。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张洵和众人赶忙出去查看,只见苏姑娘正与商会的守卫争执。
“我要见张洵,让我进去!”苏姑娘焦急地说道。
张洵走上前,说道:“苏姑娘,你这是为何?”
苏姑娘看到张洵,急切地说道:“张公子,我等不及了,我父亲在大牢里多待一天,就多一分危险。你到底答不答应帮我?”
张洵说道:“苏姑娘,此事我们正在商议,并非有意拖延。只是救人风险太大,我们需要周全的计划。”
苏姑娘冷笑一声:“哼,张公子,我看你是不想帮忙吧。那我也明说了,你若不帮我救我父亲,就别想得到罪证的消息。”
张洵眉头紧皱,说道:“苏姑娘,并非我不想帮你,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草率行事。我们商会成员也都在为扳倒贪官努力,不能因为此事陷入绝境。”
“那是你们的事,我只关心我父亲的安危。”苏姑娘激动地说道,“我给你一天时间,明天这个时候,你若再不答应,我们就一拍两散。”
说罢,苏姑娘转身便走。
张洵望着她的背影,心中十分纠结。救,风险巨大,可能让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救,又可能错失扳倒贪官的绝佳机会。
回到大厅,成员们看着张洵,都在等他做决定。
“张公子,你看这……”王大哥说道。
张洵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大家再说说自己的想法吧,我们一起做这个决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坚持救人,认为这是获取罪证的关键;有的则坚决反对,觉得风险超出了承受范围。
张洵听着大家的意见,心中愈发矛盾。一方面是扳倒贪官的大业,一方面是巨大的风险,他到底该如何抉择?
此时,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着,吹得窗户纸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艰难的决定而叹息。
在这激烈的争论与纠结的氛围中,张洵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是冒险帮苏姑娘,还是放弃这条重要线索?他的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而时间,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