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看着商会成员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各位,成败在此一举,出发!”张洵低声而有力地说道。众人纷纷点头,各自拿起准备好的工具,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离开了商会总部,朝着城西大牢的方向进发,那未知的挑战,正等待着他们。
然而,没走多远,张洵突然停住了脚步。他意识到,如此贸然行动,风险实在太大。虽然大家都怀着坚定的决心,但没有一个周全的计划,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等等,各位。”张洵轻声招呼众人停下。“我们不能就这样直接去,得先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众人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透露出疑惑与焦急。“张公子,时间紧迫,苏姑娘的父亲还在大牢受苦,我们怎能耽搁?”一位商会成员急切地说道。
张洵眉头紧皱,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我明白大家的心情,但城西大牢守卫森严,我们若毫无准备地冲进去,不仅救不出人,还会把自己搭进去。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好好谋划。”
于是,众人又悄然返回了商会总部会议室。一进会议室,张洵便迅速点亮油灯,从一旁的柜子里拿出一张羊皮纸,铺在桌上。“来,大家先说说对城西大牢的了解。”
一位身形矫健的成员率先开口:“我之前在城西做过生意,对大牢周边地形还算熟悉。大牢位于城西郊外,三面环山,只有一条主路通向大门。大门常年有重兵把守,门口设有岗哨,每隔半个时辰换一次岗。”
另一位成员接着说道:“我听说大牢内部结构复杂,分为普通牢房和重犯牢房。苏姑娘的父亲既然是被李知府特意关押,想必是在重犯牢房。重犯牢房周围有暗哨,巡逻的守卫更是每隔一刻就会经过一次。”
张洵一边听着,一边在羊皮纸上快速绘制着大牢的大致轮廓,标注出各个关键位置。听完大家的描述,他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利用大牢换岗的间隙,制造一些混乱,吸引正门守卫的注意力。同时,安排一部分人从后山潜入,寻找苏姑娘父亲的牢房。”
“后山?后山虽然相对隐蔽,但山势陡峭,攀爬不易,而且也可能设有暗哨。”一位成员提出了担忧。
张洵微微一笑:“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守卫们可能会认为后山险峻,不易攀爬,从而放松警惕。我们可以挑选几位身手敏捷的兄弟,借助绳索和钩子,从后山悄悄摸上去。只要动作够轻,不发出声响,应该能避开暗哨。”
接着,张洵又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制造混乱的人务就交给擅长易容和制造声响的兄弟。你们扮成普通百姓,在大牢正门附近制造一些动静,比如假装打架闹事,吸引守卫的注意力。但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要真的引发冲突,以免暴露我们的意图。”
“潜入牢房的兄弟们,要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解决沿途遇到的暗哨,动作要快、要稳,不能让他们发出警报。另一组则直奔重犯牢房,找到苏姑娘的父亲,迅速带他撤离。撤离时,我们在大牢后方的树林里安排了接应的兄弟,他们会准备好马匹,确保我们能安全离开。”
商会成员们听着张洵的计划,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但仍有人提出疑问:“张公子,计划虽好,但万一在行动过程中,守卫加强了防范,或者我们的行动被提前察觉,该怎么办?”
张洵沉思片刻,说道:“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在行动前,尽可能收集更多关于大牢守卫部署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准备一些备用方案。如果正门的混乱无法吸引足够多的守卫,我们就安排另一组人在侧面制造一些小的骚乱,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要是潜入牢房的过程中遇到阻碍,就及时发出信号,大家相互支援。”
随后,商会成员们开始根据各自的特长,主动认领任务。擅长易容的几人负责制造混乱;身手矫健的则承担起后山潜入和解救苏姑娘父亲的重任;还有一些成员负责准备行动所需的工具,如绳索、迷药、暗器等;另外一部分人则在商会总部随时待命,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张洵看着大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但他也清楚,此次行动困难重重,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在准备工具的过程中,一位成员拿起一把锋利的匕首,仔细端详着:“这匕首虽然锋利,但在关键时刻,可能还不够用。我们是不是再多准备一些暗器,以备不时之需?”
张洵点头同意:“没错,多准备些暗器总是好的。另外,迷药的剂量也要把控好,既能让守卫暂时失去行动能力,又不能闹出人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准备工作逐渐就绪。张洵再次召集大家,对计划进行了最后的梳理和确认。“各位,此次行动关乎重大,不仅关系到苏姑娘父亲的安危,也关系到我们能否获取关键罪证,扳倒贪官。大家务必小心行事,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众人齐声应道:“是!”声音虽低,但充满了坚定的决心。
一切准备就绪,然而行动过程中难免会有意外发生。他们能否顺利救出苏姑娘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