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渝城观澜茶舍,熟悉的茶香与市井的喧嚣扑面而来,仿佛巫溪深山中的那场净化之战已是遥远的梦境。然而,明澜怀中那枚微微散发着潮汐波动的“海音贝”,以及体内与龙脉建立的那一丝微弱联系,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更大的风暴正在遥远的南海酝酿。
金鲤的办事效率一如既往的惊人。就在他们离开的这几天,她已经初步完成了对观澜茶舍周边产业的整合,并拿出了令人惊艳的茶舍扩建方案。
“原址重建,保留‘观澜’风骨,但格局要更大,更精致。”金鲤在临时租用的办公室里,对着巨大的设计图纸向明澜几人阐述,“我们将打造一个三进式的复合空间:临街是开放式茶饮区,吸引年轻客流;中庭是静谧的品茗区和茶文化展示馆;最里层则是私人茶室和我们的‘办公区’,确保绝对私密。施工期间,我们需要暂时迁出。”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这是个绝佳的机会。与其在渝城等待,不如我们核心团队出去‘考察’一下。我建议,去海南。那里不仅是度假胜地,更有独特的侨乡茶文化,可以作为我们新茶舍区域文化融合的灵感来源。而且……”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指尖在南海区域画了一个圈,“海域广阔,适合进行一些……深入的‘市场调研’。”
所有人都明白,“考察”和“市场调研”只是完美的幌子。海南,是前往南海深处寻找潮汐之眼和鲛人线索最理想的前哨站和跳板。
“正好,”白翎羽懒洋洋地接口,眼中却闪着光,“听说海南海鲜不错,阳光沙滩也比这山城雾都舒服多了。”
云衍微微颔首,言简意赅:“可。”
明澜看着设计图上那雅致恢弘的“新观澜”,又感受了一下怀中“海音贝”的指引,点了点头:“好,就去海南。”
计划迅速制定。安笛和齐铭星留下,与金鲤的团队一起负责茶舍搬迁和临时运营的诸多事宜,并照顾晏晏。付忻颜则继续提供远程信息支持。明澜、云衍、白翎羽,以及以“商务助理”身份同行的金鲤,四人组成核心团队,前往海南。
数日后,飞机降落在温暖湿润的海口美兰机场。咸湿的海风,高大的椰子树,与山城截然不同的南国风情扑面而来。他们没有在市区过多停留,金鲤早已安排好了行程——直接前往位于三亚附近的一处私密性极佳的海滨度假别墅,这里将成为他们临时的基地。
安顿下来后,真正的行动立即开始。明澜取出“鲛人泪珠”和“海音贝”,在别墅面朝大海的露台上,静心感应。泪珠散发出柔和的蓝光,海音贝上的波纹仿佛活了过来,微微震荡。两者力量交融,指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并非旅游热点,而是远离主航道、地图上标注为暗礁区的一片未知海域。
“就是那里。”明澜指向那片蔚蓝的深处。
他们没有选择普通的船只,金鲤通过特殊渠道,租用了一艘装备了先进声呐和潜水设备的中型游艇,并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口风极严的老船长。对外宣称是进行海洋生态与水下摄影考察。
游艇破开蔚蓝的海面,向着目标海域驶去。越是靠近“海音贝”指引的方向,明澜手中的泪珠光芒就越盛,甚至开始微微发烫。她站在船头,海风吹拂着她的长发,体内龙族血脉与大海的共鸣越来越强烈。她能感觉到,那片海域的下方,隐藏着一个与周围海洋环境格格不入的、古老而隐秘的能量场。
当游艇抵达目标海域边缘时,老船长看着声呐屏幕上显示的复杂海底地形和暗礁分布,皱紧了眉头:“各位老板,前面这片区域很危险,暗流汹涌,礁石密布,很少有船敢进去。我们这船虽然不错,但硬闯恐怕……”
“没关系,船长,就在这里下锚等候吧。”金鲤从容地说道,“我们就在这里进行水下考察。”
支开了船长和水手,四人准备亲自下水。云衍和白翎羽自然无需潜水设备,明澜和金鲤则换上了专业的潜水服。明澜将“鲛人泪珠”贴身携带,手握“海音贝”,率先跃入清澈温暖的海水中。
一入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海音贝”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形成一个微弱的气泡状力场,将明澜笼罩其中,不仅提供了呼吸,更隔绝了部分水压,让她行动自如。泪珠则像一盏引路的明灯,蓝光穿透深邃的海水,指引着方向。
他们避开危险的暗流和锋利的礁石,不断下潜。光线逐渐变暗,周围游弋着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热带鱼群,巨大的珊瑚丛如同海底森林。然而,随着深度增加,周围的海洋生物逐渐稀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寂静与肃穆。
终于,在穿过一片巨大的、如同门廊般的珊瑚拱门后,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那并非想象中的荒芜海底,而是一片建立在巨大白色礁石上的、散发着微光的村落!一座座圆顶的、由巨大贝壳、七彩珊瑚和某种发光玉石构筑的房屋错落有致,蜿蜒的小路由洁白的沙砾铺就。一些身形优美、下半身是闪烁着鳞光的鱼尾、上半身与人类无异的生物,正在村落中轻盈地游弋、交谈。她们(他们)的容颜大多美丽非凡,长发如海藻般飘散,眼眸是各种深邃的海洋之色。
鲛人村落!他们真的找到了!
然而,几乎在他们发现村落的同时,几名手持骨质长矛、神情警惕的鲛人守卫也发现了这群不速之客,迅速围拢过来,锋利的矛尖在幽暗的海水中闪烁着寒光。为首的一名男性鲛人,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和健硕的身躯,他用一种空灵而冰冷的语调,发出了警告:
“陆地之人!此地不欢迎你们!立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