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的夜,总比三界任何一处都要凉些。
桂树的影子斜斜铺在白玉阶上,细碎的花瓣被夜风卷着,落在嫦娥垂落的广袖上,却沾不上半分暖意。她立于通明殿的窗前,目光越过殿前那片万年不化的琉璃冰原,望向东南方——福陵山的方向,那里有云栈洞,有她此刻唯一记挂的人。
“仙子,又在看了?”
玉兔捧着一盏温好的桂花酿走近,瓷盏边缘凝着薄薄一层白霜,映得她通红的眼圈更明显。她将酒盏递到嫦娥手边,声音压得很低:“这是第三夜了,吴刚哥哥……他恐怕撑不住那么久。”
嫦娥接过酒盏,指尖触到瓷壁的凉意,才惊觉自己的手竟比这瓷盏还要冰。她没有喝,只是望着杯中晃动的琥珀色酒液,恍惚间似看到吴刚抡着斧柄,在桂树下挥汗的模样。以往她总劝他,这桂树砍之不尽,何必执着?可如今,她多希望再听见那斧头落在树干上的“咚”声,哪怕只是一声。
三日前,吴刚被净坛使者猪悟能拦在了福陵山。
“我们试过的法子还少吗?”玉兔低声说,连太白金星那边都托人问了,他说净坛使者如今身有佛职,除非……除非功德佛亲自开口。”
最后几个字,玉兔说得极轻。
嫦娥握着酒盏的手猛地一紧,杯沿在掌心压出一道红痕。她当然知道“功德佛”是谁——当年西天取经的唐三藏,如今已证得正果,驻锡西天大雷音寺,是三界之内少有的能让猪悟能俯首听令的人。可大雷音寺乃佛门圣地,她一介月宫仙子,为了私事去叨扰佛前清修,本就不合规矩;更何况,猪悟能与唐三藏有师徒之谊,那“功德佛”会不会偏护自己的弟子?
“可除了他,我们再无别的路了。”嫦娥缓缓抬起头,眸中那点清冷的月光里,终于染上了几分决绝,“吴刚因我而被困,我不能看着他在云栈洞受苦。哪怕雷音寺路远,哪怕要我向佛前叩首,我也要去试一试。”
玉兔闻言,立刻站起身。
“仙子去哪,我就去哪!我这就去收拾法器,咱们今夜就走!”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玉兔便拎着一个小小的锦盒回来,里面装着嫦娥的素色披风、两枚能避风沙的定风珠,还有一小瓶她亲手炼的疗伤丹药——万一路上遇到妖魔鬼怪,也能有个防备。嫦娥将披风裹紧,轻声道:“路上会辛苦,你……”
“我不怕!”玉兔把锦盒往背上一甩,双手抓住嫦娥的衣袖,“只要能救出吴刚哥哥,再辛苦也值!”
嫦娥不再多言,抬手召来一朵祥云。广寒宫的祥云与别处不同,通体泛着淡淡的银辉,落在冰原上时,竟将周围的霜气都融开了几分。她牵着玉兔踏上云头,祥云立刻会意,载着二人朝着西方飞去。
夜风在耳边呼啸,吹散了桂花的香气,却吹不散嫦娥心头的焦虑。她低头望着脚下的云海,只见云层翻涌,偶尔能看到下方凡间的灯火,星星点点,像极了吴刚当年在月宫种下的萤火虫草。那时他总说,广寒宫太静,种些会发光的草,能热闹些。可如今,宫里只剩她和玉兔,连桂树的影子,都显得格外孤单。
“仙子,前面就是流沙河了。”玉兔指着前方一片泛着金光的河面,“过了流沙河,再往西走百里,就是雷音寺的范围了。”
嫦娥点点头,催着祥云加快速度。流沙河的水比她想象中要湍急,河面上漂浮着细碎的金莲瓣,那是雷音寺的佛光普照所致,连河里的妖物,都不敢轻易靠近。祥云掠过河面时,她似乎听到水下传来几声低吟,却很快被佛光压了下去。
又飞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一片金碧辉煌的建筑群。那便是西天大雷音寺,远远望去,整座寺庙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金光之中,寺顶的琉璃瓦在月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寺外的菩提树上,挂着无数串佛珠,风吹过,佛珠碰撞,发出清脆的“叮铃”声,听着便让人心里安定了几分。
祥云落在雷音寺山门外,早有守门的伽蓝罗汉迎了上来。那罗汉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目光炯炯,见了嫦娥,却也恭敬地行了一礼:“不知广寒宫嫦娥仙子驾临,有失远迎。仙子此来,可是有要事求见功德佛?”
嫦娥回了一礼,声音温和却坚定:“正是。烦请罗汉通报一声,就说月宫嫦娥,有私事求见功德佛,望佛能慈悲开示。”
伽蓝罗汉点点头:“仙子稍候,容我入内通报。”说罢,转身走进了山门。
等待的时间里,玉兔紧紧抓着衣角,眼睛警惕地盯着周围。雷音寺的气场太过强大,连她这修炼了千年的玉兔,都觉得有些压抑。嫦娥拍了拍她的手,轻声安慰:“别怕,这里是佛门圣地,不会有事的。”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伽蓝罗汉快步走了出来,对着嫦娥做了个“请”的手势:“功德佛请仙子入内,随我来吧。”
嫦娥牵着玉兔,跟着伽蓝罗汉走进雷音寺。寺内的景象比外面更显庄严,两旁的侍者皆是身着素衣,手持莲花,垂首而立,目光低垂,不偏不斜。脚下的青石板路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路边每隔几步,就有一盏长明灯,灯火摇曳,映得周围的壁画更加清晰——那些壁画上画的,都是当年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故事,有过五行山、过火焰山,还有与妖魔搏斗的场景。
走到大雄宝殿门口,伽蓝罗汉停下脚步:“仙子可自行入内,功德佛已在殿中等候。”
嫦娥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披风的褶皱,又叮嘱玉兔在殿外等候,才独自推开了殿门。
殿内比她想象中要安静,没有香火鼎盛的喧嚣,只有淡淡的檀香萦绕在鼻尖。正中央的莲台上,坐着一位身穿袈裟的僧人,他面容温和,双目微阖,手中捻着一串念珠,正是功德佛唐三藏。他身上的袈裟泛着柔和的金光,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佛光,让人见了,便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嫦娥走到莲台前,屈膝行了一礼:“月宫嫦娥,见过功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