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让应家人陷入沉思,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要离开应家村。
可是,现在,这是他们迟早要面临的问题。
应成杰也道:“大哥,是可以开始考虑了,京城不比咱们这里,在京城不是有钱人,就是达官显贵,咱们要给孩子们足够的底气。孩子们一辈子也不会一直待在村子里。”
应瑾瑜又道:“现在村里人基本上都识字,有的甚至还学的不错,还要准备考秀才的,都是想要给自己,给子孙后代谋个好前程,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是读书的料,咱们家铺子正好缺人,何不现在就找些村子里心性好的年轻人去做工,都是村里人,大家都了解。”
应成业之前一直想着就这么安稳的过下去,虽然之前给皇帝送去不少菜,他们家的菜也成功成为皇宫的御用菜,但他也没想过去京城发展。
现在自家小女儿说她要去京城,一瞬间,应成业想起小女儿的身世,他家小鱼儿自小就聪明,说不定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
既然迟早要面对,应成业决定不会让孩子独自面对,思考片刻后,就道:“好,明日我就去找村长说这件事。”
应成功也很是高兴,当即道:“大哥,让我家老三也去铺子里学学呗。”
“好,什么时候少了你的。”说完,不再理会他,商量完事情,就各自散了。
应成业却没回自己房里,而是去找了应成杰。
应成杰本来想看会书再睡,没想到大哥来找自己。
“大哥,有什么事吗?”
“大哥想问你对京城开铺子有什么想法?你接下来就要进京赶考,要是留在京城,在京城开铺子的事,大哥想交给你打理,将来也给自己留些退路,有个保障,你总要娶妻生子,大哥也给你攒了聘礼,只是你要有自己的底气更好,这样才不会被看轻。”
他这个弟弟长得是他们三兄弟中最好看的,也是他们家中最好看的人,更是十里八乡数一数二长得俊俏的儿郎,一身的书卷气,更加让人移不开目光。
而且三弟身材还很是健硕,京城中向来有世家贵女榜下捉婿的习俗,难保自家弟弟不会被哪个姑娘看中。
听的大哥这番话,应成杰颇有些不自在,他马上就要奔三的人,却还要大哥操心婚事。
“大哥,我自己会看着办的,您这些年将我养大,还供我读书,是我欠你的,你再给我攒聘礼,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大哥永远是你大哥,人家都说长兄如父,大哥把你当成自己孩子对待,以后你要是当官了,也能护住家里小辈,能当他们的靠山,大哥就心满意足了。”
应成业语重心长,看着弟弟就像看着自己孩子一般,只要孩子长大有出息,不像他们一样在地里刨食,没有出头之日就好。
再说他也是有私心的,家里这么多孩子,还有小鱼儿,一看就是读书的料,将来必定成就不凡,若是弟弟能帮衬一二就再好不过了。
应成杰心中无限感慨:“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努力成为孩子们的靠山,绝不会让人欺负他们。”
两兄弟又聊了会,应成业叮嘱应成杰早些休息,便离开了。
不管三弟要不要,他都决定到时候要给三弟一家铺子,不过考虑到他要当官,这还不能让他经营。
翌日一早,应瑾瑜还在被窝里睡眼迷蒙,努力想睁开眼却始终睁不开的样子,将自己裹成个蚕蛹。
外面不知谁喊了声:“下雪了,可以堆雪人了。”
应瑾瑜刷的一下睁开眼,立刻从暖烘烘的被窝里出来,迅速穿好衣裳,打开门,顶着一个鸡窝头就来到院子里。
看着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树上都挂满了积雪,远处的山上更是白得刺眼。
应家已经开始扫雪,将小路上的雪都扫到两边,留出路来,大门外,也是扫的干干净净。
看到应瑾瑜还没梳头发,云苓赶忙过来给她梳头发,看她小手冻得通红,还冰凉冰凉的,用手给她暖了暖,这才倒上热水给她洗漱。
“小姐,冬日里一定要保护好手,不然冻伤了,可有的难受,肿起来能像萝卜那么粗,手一热就会发痒,忍不住想挠,要是挠烂了,更痛苦,还会留疤。”
应瑾瑜洗漱好,赶紧带上手套,保护起来。
她可不想自己的手像萝卜那样,多难看。
今日难得下雪不用去书院,孩子们吃过饭,就去书房里看书做功课,书房里放了炭盆,还有一个小炉子,专门用来烧水,更加让书房暖和,孩子们都不用穿的那么厚。
做完课业,又完成一份卷子,应瑾瑜道:“咱们去堆雪人吧,放松放松眼睛,不然眼睛要熬坏了。”
应开霁他们纷纷应下,将自己的功课和卷子做完,又给应瑾瑜检查过后,没什么问题,这才穿上厚厚的大氅,出了书房,开始在院子里堆雪人。
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堆完雪人又打雪仗,这也是应瑾瑜挑起的,她从没有这样玩过雪,别说还挺好玩。
满脸笑容,跑了没一会儿,浑身都开始出汗。
头发都开始冒热气,这才停下来休息,各自回屋换衣裳。
中午太阳从云层中冒出头,地上的雪都被融化了,湿漉漉的,到处都是水,有路过的行人经过,路面已经是泥泞不堪。
一家人都窝在家中一上午,下午才开始又忙碌起来。
马上要到冬日假,孩子们也收敛的心神开始专心做功课。
放了冬日假,就要快过年了,这是一年中孩子们最期待的日子,不仅有压岁钱,还有好吃的。
当然好吃的,现在在应家或是应家村都已经不像之前那般让人向往。
家家户户每日都可以吃上肉,白米饭,白馍馍,日子幸福的不得了。
别的村的姑娘都向往能嫁到应家村,那可是祖上修了八辈子的福啊。
在这其他地方都开始逃难的时候,应家村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吃好,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