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2号”传来的异常数据像最后一块拼图,将“回声”事件的恐怖全景骤然拉升到了星际尺度。那不再是局限于地球一隅的危机,而是一场可能弥漫在整个宇宙背景中的、无声的渗透。指挥中心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郑国明立刻下令将所有深空探测器数据纳入监控范围,并启动最高机密预案,向几个拥有深空监测能力的盟友有限度地通报了情况(隐去了关键细节),试图构建一个更广阔的早期预警网络。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杯水车薪。如果“回声”能影响数十亿公里外的探测器,那么人类目前的技术手段,在其面前可能如同孩童的玩具。
陈时的注意力则更加聚焦于那个新发现的生理共性——大脑颞顶交界处的罕见结构变异。
“立刻在全球基因库和医疗影像数据库中,秘密筛查具有类似大脑结构变异的个体!优先级最高!”郑国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下达了命令。尽管这个命令涉及巨大的伦理灰色地带,但在文明存续的可能威胁面前,一切都要让路。
庞大的数据库被调动起来,进行着无声的交叉比对。筛查条件被设定得极为严格,以最大限度减少误报。
等待结果的时间令人窒息。陈时盯着屏幕上那放大后的脑部结构图,那个微小的变异像一颗不起眼的沙粒,谁能想到它竟可能成为连接两个世界的脆弱桥梁?
“这种变异……以往医学上真的没有任何记录吗?”陈时问旁边的生物学家。
“极其罕见,且通常被认为是无害的生理差异,就像有人天生发色不同一样。”生物学家推了推眼镜,脸色苍白,“从未有研究将其与任何超常感知或神经疾病明确关联。但现在看来……或许不是没有关联,而是我们从未在有这种变异的人身上,遇到过合适的‘刺激源’。”
就像无线电发明之前,没人知道某些矿物晶体能接收看不见的电波。
林婉婷和沈余,恰好既是“天线”,又不幸地暴露在了“回声”的强信号下。
“能找到她们,或许不是完全的巧合。”陈时沉吟道,“钟敏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大规模但隐秘的医疗数据筛查,定位到了具有这种特质的个体。”这解释了为什么他选择了林婉婷,又在林婉婷死后找到了沈余。
技术团队突然发出一声低呼!
“筛查结果出来了!全球范围内,符合严格筛选条件的个体……共有17人!”
屏幕上的地图亮起了17个光点,稀疏地分布在世界各地。
17个“天然天线”!
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这17个人,就像17个潜在的、未被激活的“锚点”!
他们知道吗?他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些许异常?只是将其归结为直觉敏锐、灵感突发或是莫名的焦虑?
“立刻对这17人进行最高级别的秘密保护性监控!评估他们的精神状态和近期异常经历!注意,绝对不能被他们本人或其周围人察觉!”郑国明语速极快地下令,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这17个人既是潜在的风险,也是宝贵的研究样本,甚至可能是未来寻找对抗方法的钥匙。
命令被迅速执行。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撒向全球。
陈时看着那17个光点,心中却升起另一个更加不安的念头:钟敏能找到他们,“回声”呢?那个似乎能通过意识层面低语的存在,会不会也“感知”到这些优质的“天线”?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担忧——
负责监控那17人网络活动的团队突然发出了警报!
“3号目标!居住在北欧的目标!他刚刚在一个私人博客上发布了一篇新日志!内容是……一个极其混乱、充满象征意义的噩梦记录!里面提到了……‘ falling sands ’(坠落之沙)和‘ the wheel that isn't there ’(不存在的轮子)!”
又一个关键词出现了!而且是在一个刚刚被锁定的“天线”个体身上!
几乎同时,医疗中心也传来紧急消息:“沈女士的脑波再次出现轻微异常波动!模式与3号目标发布博客的时间点高度重合!”
“回声”……它似乎真的能“感知”到这些优质天线,甚至能同时影响多个天线,让他们产生共鸣般的体验!
恐惧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上每个人的心脏。
“回声”的影响不是线性的,它似乎在一个基于意识的无形网络中扩散,而这些“天然天线”就是网络中的关键节点!
“加强所有目标的屏蔽措施!尝试用白噪音、特定频率电磁场等手段,弱化他们可能接收到的异常信号!”郑国明几乎是吼着下令。
但他们都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物理屏蔽或许能减弱信号,但只要“天线”本身存在,只要“回声”的低语持续不断,风险就永远存在。
陈时缓缓坐回椅子,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他们发现了关键线索,却仿佛打开了一个更恐怖的潘多拉魔盒。他们知道了“天线”的存在,却似乎无力阻止“信号”的传入。
消灭“天线”?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立刻被他强行压下。那是魔鬼的想法。
唯一的出路,似乎是彻底理解“回声”的本质,并找到一种从根本上“调频”或“静默”它的方法。但这谈何容易?他们甚至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这时,他的个人终端(经过严格检查后归还的)屏幕突然极快速地闪烁了一下,显示出一行乱码,随即恢复正常。
周围没有人注意到这微小的异常。
陈时的心猛地一跳。他认出了那种闪烁模式——是之前那个神秘的情报掮客的联络暗号!
他不动声色地拿起终端,假装查看资料,快速输入了几条解密指令。
一行信息悄然呈现在屏幕深处:
“天线并非弱点,而是桥梁。欲静默回声,需理解歌者。寻找‘第一频率’。小心‘守夜人’。”
情报掮客再次传来 cryptic 信息!“第一频率”是什么?“守夜人”又是指什么?
这条信息是帮助,还是另一个陷阱?
“天线”是桥梁?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屏蔽,而是要利用?但这风险何其巨大!
面对这扑朔迷离的局面和内外交织的危机,陈时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