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将牛车赶到二进院子的大门口,李家的其他十人已经等在那里,他们跟在楚二伯身后进了院子,来帮忙装车。
不到中午便已经装好车,十二个人赶着两辆牛车,浩浩荡荡的出了桃花村,向着李家村走去。
李家村的村民们有看到两辆牛车进入了村子,好奇地跟在牛车后面小跑着,忍不住上前打听着牛车上装的什么东西。
李家村的村长听说后,没来得及吃午饭便找来了李福家,问清楚情况后,欣慰的拍了拍李福的肩膀,夸赞道:
“不错,你是个聪明的。”
李福憨憨的笑着,心里非常高兴,嘴上应声道:
“谢谢李伯。”
李村长挺起胸脯,满意点头,说道:
“快收拾吧,我去大木家看看。”
一脸严肃的对着看热闹的村民喊道:
“中午了,都回家做饭吃饭去,下午都没事做了吗?”
话落,村民一哄而散,各自回家。
李村长又去了李尚家,知道和李福家是一样的答案后,李村长更欣慰了,同时心里又有些堵心的难过。
村里的聪明人不少,只是大家都太穷了,没钱没门路,只有聪明和力气是不够的,看来要向桃花村的楚村长学一学了,可是回想到本村的情况,又有些泄气。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此时,李村长感慨良多!
次日清晨,楚村长来到楚家,是来打听一下县衙是否收购村里的红薯和土豆的事情。
楚爷爷知道后,如实说明情况,楚村长便高高兴兴的走了。
遇到族长后,村长感慨道:
“小爷爷,我这楚二弟现在做事比较圆滑了。”
族长认同的点头,说道:
“他们三兄弟都不错,老大和老三去参加科举了,看来他们家是要好起来了。”
村长点点头说道:
“嗯,听二弟说过。”
随后,想到果园里收获的药材,提议道:
“等二弟回来了,我还要去找他,说说药材的事。”
族长摇摇头,劝解道:
“你找几个村里年轻的机灵的小伙伴,借两辆牛车拉着去县城送货吧,不能什么事都去找老二,他家现在事太多了。”
村长恍然,深呼吸一口气,叹气道:
“嗯,知道了,小爷爷,就是近两年找他商量的事多了,村里一有事就想找他商量一下。”
随后释怀道:
“确实不能总麻烦他。”
族长满意点头,谁都有私心,可是也不能抓着一个人不放。
楚二伯带着青龙来到衙门,询问了钱师爷的意思,知道会安排人去村里收购红薯和土豆后,心里便放松下来了。
两人又回到庄子上住了两天,将晾晒好的稻谷放进粮仓,才要回家。
翌日回村时,楚二伯遇到县衙安排下来收购红薯和土豆的赵衙役,跟着县衙的大部队回到村里。
楚村长知道县衙来人时,连忙到村口接待赵衙役。
村长和族长带着人,邀请县衙的人住到祠堂边上的空闲屋子。
这空房子还是盖羊棚时,楚二伯向族长提醒过的,说是秋收后,县衙来人收购红薯和土豆时,没地方住人,不可能让他们去村民家住的,村长和族长点头同意,就这样村里集体帮忙盖了三间小屋。
赵衙役看着干净的土坯房,还算满意,毕竟是乡下,村里没有多余的钱去盖一个不经常住人的砖瓦房子的。
次日早上,村里人都知道县衙来人是收购红薯和土豆的,大人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孩子们似乎一夜长大了一般,跟在大人身后帮忙,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但是跑腿传话还是没问题的。
五天后,赵衙役带着最后一批红薯和土豆,赶车出了桃花村。
此时家里没什么大事了,于是次日早上,晨光微亮时,楚二伯和青龙两人赶马车去了府城。
楚村长借了楚家的牛车,带着村里的五个年轻小伙子,赶着两辆牛车,拉着新鲜收获的药材去了县城。
当村长拿到卖药材的银子的时候,心里是激动又高兴的。
六人欢欢喜喜的赶着牛车回家,感觉身板都挺直了,脚步也轻快了。
不过楚村长严厉的提醒道:
“大家都不要声张,咱们村里还有果林的干果还没卖呢,要抓紧时间收回来。”
五个小伙子瞬间清醒,连连保证不将卖草药的银钱数目说出去的。
府城
楚二伯和青龙是在三天后到的府城,天色已晚,两人找到一家客栈住了一晚。
翌日早晨吃过早饭后,楚二伯和青龙两人打听到大部分考试的学子在哪里聚集,便找了过去。
人群中,楚二伯一眼就看到了自家大哥和三弟,连忙拉着青龙挤进人群,向着大哥那边走去。
四人汇合相互打招呼,但是在人群中听不清楚彼此的说话声,便又拥挤出来,四人找到一个路边的小茶摊,坐下来休息。
楚大伯和楚父询问楚二伯家里的事情,还有各自媳妇的情况,楚二伯不断点头回答着,说的口干舌燥时,青龙适时的给他们三人添茶倒水。
楚父好奇的问道:
“你这孩子多大了?”
青龙乖巧回答道:
“三爷,我十三岁了。”
楚大伯同样好奇的打量了一番,但并没有再询问什么问题,只是点头在一旁认真的听着。
楚父和青龙在那里了解着彼此,楚二伯在旁边补充上一两句话。
楚二伯轻抿一口茶,笑着询问道:
“大哥,三弟,你们什么时候放榜?”
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压低声音说道:
“放榜后,赶紧回家,家里人天天惦记着,尤其是大嫂和三弟妹,经常说着话,就要喊一下你们,又想起来你们没在家,便尴尬的笑笑,只是那神态明显失落下来。”
轻声提议道:
“你们回去了,要好好宽慰一下她们。”
楚大伯和楚父点点头,内心有些愧疚,同时明白他们一时间不能在家陪着她们。
楚父满眼含笑的问道:
“二哥,我媳妇现在还好吗?有没有什么变化?”
楚二伯回想一下,说道:
“就是肚子大不舒服吧,吃饭的时候看着吃的挺香的,说话时也没有什么太多情绪起伏,每天都要听孩子们念书,小侄女说这是胎教,不过还是提到过这些需要当爹的去做,和孩子沟通好了,能更快的培养感情。”
楚大伯和楚父听到后,点点头,表示又学到新知识。
楚大伯和楚父随后又问了家里买来的其他人的情况,知道有三位婶子在家照看着,便放心了些。
楚父给大哥二哥添上茶水,如实说道:
“明天就是第十天了,应该是放榜的日子。”
楚大伯点头,同意道:
“虽说通知是明天,但是可以肯定查看榜单名次的人比较多,可能需要在客栈等待一上午的时间。”
楚二伯虽然没参加过大规模的考试,但也是参加过童生考试的,见过当时人山人海的场景的,便点头答应:
“那咱们多等半天吧。”
青龙适时开口道:
“明天我可以早点去那里等着的,贴出榜单时就能看到了。”
楚大伯兄弟三人齐齐摇头,楚大伯说道:
“不用这样紧张,晚半天时间知道也无妨的。”
青龙乖巧点头,说道:
“好的,大爷。”
心里却想着,我就算是早点过去看了也没用啊,有名次后,还是需要衙门通知你们的。
话落,四人回了客栈,得知四人在一个客栈时,青龙暗自点头表示知道血脉的力量是多么重要了。
当然,这是很小的概率。毕竟就是亲兄弟们,想法不同也很正常。
次日早上卯时初,青龙已经出了客栈,在衙门前的告示牌那里等着。
青龙以为自己来的已经是最早的了,可看到前面零散的几个说话的人们,细看下竟然已经有三十多人了。
青龙悄悄走到告示牌的一侧的柱子旁站定,开始东张西望观察这些来的人的穿着打扮,大多是仆人小厮。
一盏茶的时间,竟然又来了百八十号人。
青龙一脸庆幸自己来的早,占了一个好位置。
楚大伯兄弟三人起床时,已经是辰时了,楚父没看到青龙,问过二哥后,才知道那孩子自己跑出去看榜单了。
楚父三兄弟去了大堂吃早饭,顺势等着青龙回来。
辰时正,衙门开了正门,随后有十几名衙役有条不紊的排成两列,依次拉开距离站好。
待衙役们站定位置,领头的衙役大声喊话:
“各位学子留出过人的路来,静等大人亲自贴出榜单。”
大概是百姓都怕官员,竟在衙役话落时,学子们让出来一条能容纳两人通过的小路,青龙好奇的踮起脚尖看了一眼,无奈点头感叹道:这就是拥有权利的好处吧!
这种事是他作为兽人不曾知道的。
看来以后还是要找楚梓柠和陆景隆多多学习,完全忘记他们两人也不是古人灵魂。
一盏茶后,一个面色严肃,眼神犀利的中年大叔走出大门,手里拿着两卷红纸,看来这就是榜单,紧随其后的一位稍微年轻的男子,依旧严肃。
两人配合张贴好榜单,便缓步离开。
在两个官员贴好第一张榜单时,青龙就扫了一眼榜单,第八名写着楚慕之的名字,又向下看第十二名是楚乔之的名字,注意到家庭住址详细的写着是桃花村时,就更放心了。
待两名官员走进人群时,青龙紧跟其后出来了,小跑着回客栈,告诉主家这个好消息。
青龙跑到客栈门口时,停下缓了一口气,就看到坐在大堂里的楚父兄弟三人,立刻深呼吸一下,脚步稳重的走到三人面前,微笑着道喜:
“恭喜大爷和三爷,榜上有名。”
楚二伯面色平静,嘴角含笑的问道:
“哦?名次呢?”
青龙依旧保持微笑,开心道:
“大爷是十二名,三爷第八名。”
楚大伯和楚父终于露出笑容,楚二伯高兴的点头道:
“咱们在这里等着吧。”
想到一会儿来报喜的衙役们,眉开眼笑的说道:
“大哥,三弟,你们坐,我去去就回。”
话落,起身小跑着去了客栈后院住宿的房间。
等再回来时,手上捏着几个红封。
青龙在另一张桌上吃饭,此时有两名衙役走进来报喜,面带笑容,嘴上说着恭喜的话。
楚二伯适时送上两个红封,嘴上说着道谢的话。
待送两位衙役出门时,又有两名衙役过来报喜,这次是楚大伯的喜讯,楚二伯又是客套一番。
吃过午饭后,想着晚上参加过知府大人在酒楼举办的庆贺宴会后,就没有必要留在府城了,他们又不去参加学子之间的诗词会。
于是三兄弟商量后,决定明天就回家去。
下午四人去街上买东西,给家里人准备一些小礼物,捎带着未出生的孩子们的所需物品,又准备了四人路上吃的干粮。
晚宴上只有学子们之间的庆祝,没有复杂的事情发生,当然,关注点都不在楚父他们两人身上,结束后平安回到客栈。
次日早上天色蒙蒙亮,楚二伯四人赶着马车行驶在出府城的街道上。
等四人出城门后,城外的路边有卖馒头和包子的摊子,楚二伯停下马车,青龙就下车跑去买了些热乎的吃食,四人在马车上吃着热乎的肉包子,已经走在回家的路上了。
四天后的傍晚,楚二伯四人到了桃花村村口。
村口大桃树下,等待消息的孩子们,看到是楚家的马车后,就有机灵的孩子们分头行动,小跑着去给村长和族长报信。
楚二伯将府城买来的糖块分给了小孩子甜甜嘴。
等楚二伯四人到家后,已经是半盏茶的功夫,村长和族长跟在马车后来了楚家。
村长和族长商量着,在村里举办一场庆贺宴,直接说明来意,楚爷爷沉思片刻,感谢道:
“小叔,大侄子,我知道你们是好意,我先谢谢你们。”
如实告知道:
“小叔,老大和老三在家不会太久,他们还要去京城参加明年的春闱。路上不知道要走多久,所以在冬天来临前,就要出发去京城了。”
村长和族长瞬间明白楚爷爷的意思,族长笑呵呵的说道:
“好好好,那我们等他们的好消息,待明年出来成绩,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庆祝一番的。”
楚爷爷点头答应,几人说话间已是傍晚吃晚饭的时间了。
楚爷爷留二人在家吃饭,村长和族长自然高兴的点头同意。
晚饭时,家里大人孩子多,就分成两桌吃饭。
饭桌上,几个男人推杯换盏,喝酒喝的高兴,聊的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