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天的跋涉,八布亥他们终于到了龙虎山脚下的上清镇,这是李东阳的老家,这是第二次来。现在的龙虎山已经被整改成一个风景区了,像张天师,现在也没有传承了,只是有道协会的人在主持工作。八布亥看着李东阳说道:东阳啊,你看看现在的龙虎山已经都是风景区了,哪还有什么张天师,话又说回来了,即使是有那龙虎山又怎么样,现在中国是法律社会,他们还能怎么样,不怕他们,要动手,我奉陪。李东阳看着远处的龙虎山,这是自己父亲生长,生活的地方。晚点的李群峰时常的懊悔,虽然他不说,但是看到父亲痛苦的表情,想必他活的不快乐。的确是自己的师父,那个抚养,传授自己技艺的师父,最后却是如此惨烈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李群峰到死都没有合上眼,心有挂碍,死不瞑目。
众人在镇上找了个旅馆住下,八布亥赞叹道:中原顶级道门的风水真是好啊。龙虎山的山势如龙蟠虎踞,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格局。山势的起伏变化象征着自然界的阴阳消长、五行生克,体现了道教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而龙虎山的名称本身就蕴含着道教文化的寓意。龙,象征着阳刚之气,代表着天道、自然法则;虎,则象征着阴柔之力,代表着地道、生命之源。龙虎相济,阴阳调和,相辅相成正是道教所追求的宇宙和谐之道。龙虎山的道教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在龙虎山,山、水、林、石等自然元素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在龙虎山,道观、庙宇等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例如,天师府就位于龙虎山的山脚下,背靠天门山,面朝泸溪河,形成了“背山面水”的绝佳风水格局。这种建筑布局不仅有利于道教的修行和传播,也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自然景观上,更体现在道教徒的修行生活中。他们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与自然界的韵律和节奏相呼应,达到了身心合一的境界。
龙虎山的山水格局深刻体现了道教的自然观。首先,龙虎山的山势起伏、水流潺潺,形成了自然的韵律和节奏。这种韵律和节奏与道教所追求的宇宙和谐秩序相呼应,体现了道教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在龙虎山修行的人们,可以通过感受自然的韵律和节奏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其次,龙虎山的道教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龙虎山,道观、庙宇等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这种建筑布局不仅有利于道教的修行和传播,也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在龙虎山修行的人们,可以在这种和谐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
此外,龙虎山的道教文化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道教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在龙虎山修行的人们注重身心与自然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感受自然的韵律和节奏,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这种修行方式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龙虎山的道教建筑与艺术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虎山,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道教建筑和艺术品,它们不仅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精华。
龙虎山的道教建筑大多依山傍水而建,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例如天师府、上清宫等道观都建在龙虎山的山脚下或山腰处,与周围的山水环境融为一体。这些道教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们的建筑风格独特、布局合理、雕刻精美,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此外,龙虎山的道教艺术品也丰富多彩。在龙虎山的道观和庙宇中,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壁画、雕塑和书法作品。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它们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寓意深刻的文字来传达道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道教文化。
八布亥对龙虎山的感悟,真是很传神,的确,龙虎山有千年的传承,文化底蕴和道家精华都是最纯粹的。龙虎山和茅山作为中原地区顶级的道家门派,一直都是分庭抗礼的局面。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的侵略,全国各地的道观道士们,只留下一个最小的师弟,然后其他的师兄全部带剑下山抗日。龙虎山和茅山也有大批的道士下山,在各个抗日战场抛头颅洒热血。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许多的道观里只剩下一名道士,他的师哥们再也没有回来。盛世在山林中修行养性,战乱时,下山除魔卫道,这就是道门。对繁华充耳不闻,以软躯拯救苍生,何其伟大,何其壮哉。
八布亥和李东阳在上清镇得街上走着,古色古香的街道,给人一种穿越到过去的感觉。上清古镇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长约2千米的上清古街上有长庆坊、留候家庙、天师府、留候第、天源德药栈、天主教堂等景点。沿河栉比栉比的吊脚楼和船埠头更让小镇显现出江南水乡的风格。镇东面有上清宫、东岳宫,东北面有南宋(1127~1279年)四大书院之一的象山书院,泸溪河对岸有明朝(1368~1644年)宰相夏言的故里——桂洲村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红十一军和中央红军会师之处。
两人路过一家做豆腐的门店,李东阳看老板在做豆腐,问道:老板,这个豆腐多少钱呀。老板爽朗的回道:5块钱一斤。我们上清豆腐历史悠久,是上清镇的一大特色菜肴。不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拦,都清香鲜美,柔滑润喉,如果是和黄鱼角、鲜猪肉、香菇、豆豉、香葱或辣椒,都是各有特色,风味十足。李东阳买了两斤,提着豆腐说道:我父亲临死的时候就想吃一口上清的豆腐。哎,背井离乡几十年,客死他乡,这也是他的报应吧。八布亥拍了拍李东阳的肩膀说道:事情的发展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即使你道法上成,能看破天机,有些事情你也是抵挡不住的。
上次李东群,八布亥,李东阳回国,回了上清镇,偷偷把自己父亲的骨殖埋葬在祖坟中,没有树碑立文,怕的是龙虎山的报复。这次回来,八布亥带着李东群的骨灰,落叶归根,把他也葬在自己的祖坟中。这是八布亥一行的一个重要事项。之所以隔了这么多年,才把李东群的骨灰带回来,是因为上次他们回国,在上清镇遇到了龙虎山的人,龙虎山一位顶级的测算长老,掐算出李群峰的子弟会回上清镇,所以当时的张天师,也就是张旭的儿子,为了报当年爷爷和自己母亲之死的仇,一直没有撤销追杀李群峰的追杀令,张旭的儿子张斗,他坚信,李群峰的子弟必定会回上清镇,落叶归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执。张斗安排了一个龙虎山弟子,在上清镇守着,只要是有陌生人来到上清镇,要禀报。
八布亥和李东阳回想着上次到上清镇,他们把李群峰的骨灰埋葬好之后,想离开的时候,发现整个山下被一群道士围的水泄不通。李东群一看不好,这是被龙虎山的人盯上了。三人看已经是跑不了了,索性下山。山脚下,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身穿藏青色道袍,手里握着一把拂尘。看着三人下山,龙虎山弟子们迅速把他们围拢了起来。手持长剑,和三人对峙。李东群拱手说道:前辈,您好,请问为何要如此这般?那个鹤发童颜的长者回道: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你父亲是李群峰吧,你应该知道他做的事情,虽然他已经死了,但是他对我们龙虎山做的事情,是不可原谅的。这次我来,是要把你们给押解回山门,让天师处理,你们是束手就擒呢,还是我们斗上一斗。听了老者的话,李东群笑了笑说道:敢问现在龙虎山天师还是张旭张天师吗。老者点头道:正是。怪不得呢,这个老家伙,还记着当年的事情,仇恨恒久远,一点都不假。李东群继续说道:家父已经仙逝,上一代的恩恩怨怨,与我们就无关了,还请大师行个方便。鹤发童颜的老者听后哈哈哈大笑:你父亲杀我师哥,杀了张旭妻子,这个事情他死了就能了结的吗,我们等这一天足足等了30年,你说你们能那么容易的走掉吗。李东群听后也是哈哈哈大笑一声:你是上代天师的师弟,其中的缘由你肯定清楚,我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诬陷之事不算什么,我父亲认了,天师和杜雪晴偷情被我父亲碰到,他们想设计陷害我父亲,让张旭上位立威,请问大师,你处于我父亲当时的境况,你会怎么做。第一我父亲没有争夺天师的想法,其次,我父亲兢兢业业传授技法,为何要一直谋害他。难道他张家就是龙虎山的天,想怎么就怎么样吗。老者听后厉声说道:对,张家就是龙虎山的天,你父亲违抗天命,就是不忠不孝。李东群轻蔑一笑:你要是这样说,那我父亲杀的对,杀不仁不义之人,杀奸夫淫夫。老者一听这话,气的直接发飙,招呼众人,对李东群,八布亥,李东阳三人动手。
李东群三人以一对十,场面战况非常的胶着。他们三人身上被剑划伤了好几道口子,龙虎山的那些弟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断胳膊断腿的很多。老者看三人战斗力这么强,高声呵道:都给我退下。龙虎山弟子立马和三人划清了界限,老者拂尘一甩,万道金光飞出,这一招非常的歹毒,拂尘里面的钢针齐出,打击范围非常之广,把布亥看飞来的钢针,立马从布袋里掏出来一个塑料布,扯开,顶在三人前面,钢针唰唰的刺到了塑料布上,没有穿透。龙虎山的弟子看到这一幕,都不禁惊呼一声,这个塑料布是什么法器,居然能抵挡住法和真人的雷霆一击。八布亥收起塑料布,把上面的钢针抖掉,笑着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道:我还以为中原的道家都是名门正派,没有想到,你身为龙虎山真人,还用如此下三滥的招式,真是让人不耻。法和真人不屑的说道:不管用什么招式,能把你们三个擒拿不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八布亥说道:怪不得我群峰叔,逃出你们龙虎山,就你们这样的道心,和歪门邪教有什么区别。法和真人被数落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了,气愤的说道:你话怎么那么密呢,今天老夫不把你们都制服了,我就不当这个真人了。说完,法和真人,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张符纸,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将符纸一抛,顿感空间里面的空气被压缩了一样,三人的肩头好像压了千斤重物一样,都直不起身子了。看着三人被压的弓起身子,法和真人,喜上眉梢,说道:千钧符,有千万斤重力压身,最好会经脉爆裂而亡。你们三个不知道好歹的家伙,我直接将你们正法。龙虎山的门人歹毒啊,出手就是要置于死地。李东群,艰难的从自己的布袋里面抽出来一张紫色的符箓,丢在地上,然后咬破舌尖,舌尖血喷在符咒上,嘴里念咒。轰隆一声,一声巨雷劈在了法和真人和李东群三人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