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墨建国立制的宣言如巨石入海,在沧海殿内激起千层浪,但随即,所有人的目光都变得更加锐利而专注,如同猎豹锁定了猎物。蓝图已然铺开,接下来便是以精密的刀工,刻画其上的每一道脉络。
东方墨步履沉稳地走至巨幅海图前,取过置于一旁的乌木长杆。那长杆顶端镶嵌着一枚温润的黑玉,此刻在殿内光线下,流转着幽深的光泽。他首先将长杆重重地点在琉求本岛的中心,墨城的标记之上。
“此为我等之根基,未来国都所在——墨城。”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统摄全局,政令所出,万流归宗。”
长杆随即向北移动,落在一处较大的岛屿轮廓上。“盘州,建制不变,扼守北疆,联通东海商路,兼负屯田、冶铁之重责。”接着,长杆划向西南,点向另一片广袤的陆地与群岛,“云崖州,建制亦不变,控驭南洋门户,深耕稻作、香料,继续深化与周边岛屿及大陆之民间贸易。”
然后,长杆精准地指向了群岛中部两个关键节点。“南洋七千余岛屿,幅员辽阔,需分而治之,方能有效管辖,促进开发。”长杆先点在宿务岛的位置,“于此,设宿雾州。此地港阔水深,位居要冲,当为南洋中北部之枢纽,重点发展航运、造船与转口贸易。”
长杆继而南移,落在达沃岛处,“于此,设达越州。此地土地肥沃,山林资源丰饶,且毗邻诸多未开化之大岛,当为南洋南部之重镇,主司垦殖、采矿,并负责招抚、教化周边土着部落,稳固南疆。”
他手腕一转,长杆在海图上划出清晰的界限,“原隶属之七千余岛屿,依地理远近、航道便利及民情归属,分别划入云崖、宿雾、达越三州管辖。三州州牧,由墨羽核心骨干或表现卓着之归附首领担任,总揽本州之民政、赋税、治安及初级司法,直接对墨城负责,定期呈报。各州可保留一定规模之地方戍卫船队与府兵,但主力舰队及战略调动权,归于墨城统一指挥。”
行政版图的规划清晰落定,东方墨放下长杆,目光转向殿中肃立的众人,开始了最关键的人事任命。
他首先看向李恪,眼神中充满了托付与期望:“吴王……不,李恪。”他改了称呼,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你曾身处庙堂之高,熟知典章制度;亦曾历经风波之险,洞察人心幽微;如今更在开拓南洋中证明了自己的魄力与才干。擢升你,为丞相,总揽新朝一切行政、经济、司法及文化建设。自《宪纲》之拟定,至赋税徭役之征调,自律法条文之编纂,至百工技艺之推广,皆由你总理,直接对吾负责。望你以昔日亲王之格局,秉墨羽实干之精神,为我等海外基业,奠定万世不易之行政根基!”
李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迈步出列,深深一揖,声音沉稳而有力:“李恪,领命!必夙夜在公,鞠躬尽瘁,以报墨尊信重,不负华胥万民所托!”
东方墨微微颔首,目光继而转向一直静立旁观的公孙先生。“公孙先生,”他语气转为敬重,“‘萤火计划’乃文明存续之核心,天枢城更是未来英才之摇篮。擢升先生为天枢城教学首席,总领一切教务。学规之制定,学科之设立,师资之延聘,生徒之选拔与教化,皆由先生裁定。望先生以毕生所学,融汇百家,去芜存菁,为我华胥,培养出兼具仁心、智识与实干之能的‘经纬之才’!”
公孙先生抚须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肃容,拱手行礼,声音平和却蕴含力量:“老朽谨遵墨尊之命。定当竭尽残年之力,使天枢城学问,如萤火汇聚,终成照亮华胥前程之明炬!”
殿内众人看着这关键的两项任命,心中都明晰,一个以墨城为核心,李恪主政、公孙主教,涵盖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的全新国家架构,已然初具雏形。疆土已分,职司已定,一幅宏伟的建国蓝图,在这沧海殿内,落下了最为坚实有力的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