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鲤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用力摇了摇头,小嘴张张合合,不知该如何表达。
玉娘了然,继续柔声引导:\"是不是觉得他们可怜,心里不忍,便想将东西送给他们?\"
小鲤这次肯定地点了点小脑袋。
\"可是,\"玉娘的声音愈发轻柔,\"我们小鲤自己,是不是也很喜欢那个磨喝乐呢?\"
小鲤的大眼睛里瞬间漫上更明显的挣扎,她再次诚实地点了点头:\"喜欢的……那是穿莲花裙子的小兔子……\"
玉娘将女儿轻轻揽入怀中:\"那位小哥哥抢东西,确是他的不对。如今他知错能改,愿意将东西归还,这已是很好的品行。若小鲤此刻见他们可怜,自愿将自己心爱之物相赠,那便是个极善良、极大气的好孩子。\"
她话锋轻轻一转,眼神很是认真:\"但是,小鲤,你要记住,善良和大度,首先该让自己心里是快活充实的。若你只是因为觉得别人可怜,便勉强将自己都十分珍爱、万分不舍的东西送出去,过后自己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难过了,那这样的‘送’,便失了本意。咱们帮助别人,不该是建立在自己默默的委屈之上。不送,也丝毫没有错。这叫‘爱人先爱己’,先安顿好自己的心意,才有真正的余力去温暖他人。\"
小鲤依偎在娘亲温暖的怀里,听着这温柔的话语,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其中所有的深意,但那股焦灼的纠结却奇异地平复了许多。
她明白了,不管那个磨喝乐要不要送出去,都要遵循心底的意见。
赵惊弦在一旁含笑听着母女俩的对话,眼中满是赞许。
他觉得玉娘这番话说得很好。
可小鲤既舍不得把小兔子送给小男孩,又觉得他可怜。
很快,她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兴奋地说:“娘~你和爹刚才说给我再买一个磨喝乐,新买的那个就送给他们吧!”
她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好,眼睛亮晶晶的。
赵惊弦却轻轻摇头,温声道:“小鲤,那是找不回来之前那个才答应再给你买一个。可现在这个既然已经找回来了,先前的承诺就不作数了。”
其实,若是平时,小鲤再多要几个磨喝乐,赵惊弦都会毫不犹豫地买给她。
但此刻,他深知这是一个教导女儿明辨事理的好时机。
小鲤揪着他的衣角,小声恳求:“可是,刚才那个哥哥真的很可怜,我们就送他一个好不好?”
她小脸上写满了期盼。
赵惊弦看着女儿这热心肠的小模样,心里又暖又想笑。
他何尝看不出小鲤眼中的不忍?
小鲤心肠软,像极了她娘。
可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心软都能结出善果。
他摸着小鲤头上的发髻:“小鲤,你能想到帮助别人,爹爹很欣慰。”
“你想帮他,用的是你自己的磨喝乐,还是用爹娘先前说好要再买给你的那个?”
小鲤不假思索地回答:“再买的那个。”
“那就是了。”赵惊弦循循善诱,“你想帮助别人的心,是好的。但这帮助不该由爹娘出力,而应该来自于你自己。你若真觉得他可怜,可以用你自己的零用钱给他买一个,或者,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把小兔子送给他。但那是你自己的决定,必须是你自己的东西。”
赵惊弦不能让她从小就觉得,家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可供她随意支配的。
善意若总是建立在索取他人的基础上,就容易变了味,失了初衷。
小鲤“啊”了一声,小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绣着小鲤鱼的小荷包,里面确实有几个铜板在叮当作响。
可不够啊!
她的小脸顿时垮了下来,既想帮助别人,又舍不得自己的小兔子,还没有足够的钱,这可如何是好?
赵惊弦看着女儿这副为难的小模样,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但该说的道理还是得说清楚。
他柔声继续道:“还有啊,乖孩子,爹爹知道你是好心。可你想想,他是不是先动手抢了你的东西?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对不对?若是咱们看他可怜,就送他一个新玩偶,他会不会觉得'原来抢东西不但不会挨罚,还能得到新玩具'?那咱们这不是在教他做坏事吗?”
小鲤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她可从来没想过!
她光想着对方可怜,却没想到可能会让对方误解,甚至学会做坏事。
小姑娘一下子没了主意,着急地拉着赵惊弦的袖子:“那我们就看着他难过?”
玉娘看着女儿从兴奋到困惑再到焦急的小脸,给她擦去额角细密的汗珠,柔声道:“瞧把我们小鲤急的。爹说的话有道理,不过娘倒是有个主意。”
小鲤立刻抬起头,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娘快说!是什么好主意?”
赵惊弦也含笑看向玉娘,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
他知道玉娘素来心思细腻,往往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那孩子抢夺东西固然不对,可诚心认了错,既然小鲤有心帮他,不如这样,”玉娘笑着摸了摸她的软乎乎的脸蛋,“娘付钱买一个磨喝乐给他,但这可不是白送的。”
小鲤歪着头,不解地问:“那要怎么给他呢?”
玉娘柔声解释:“方才听那个小哥哥说,他们经常路过这里,想必对附近很熟悉。娘正巧还要买些东西,他若知道哪家店铺的东西更好更便宜,帮娘省了钱,这省下来的银钱就给他买磨喝乐,如何?这就相当于他用自己知道的消息,换来了东西。”
小鲤睁大了眼睛:“好!这样就不是白送的了!”
一旁的虎子听了,不禁在心里感叹:赵二哥和嫂子真是会教孩子。
他受益匪浅,等将来自己有了孩子,也要这般教导他们道理。
虎子自己也有个妹妹,对那小男孩的处境有些感同身受。
方才看小鲤那般纠结的模样,他打算掏出自己攒下的银钱,给那孩子买个磨喝乐。
那一百多文钱对他来说虽不算小数目,但他吃住都在赵家,平日没什么花销,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不过听了玉娘的主意,他觉得这样更好。
赵母也听得点头,她是不乐意白白给抢她孙女的小子花钱的,但玉娘这个法子能给自家省钱,让她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