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县宣传部的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宣传部的孙干事,正满脸堆笑地对着一个从省城来的年轻女记者,热情地有些过头。
“方记者,您看,我们已经给您安排好了车,还有咱们县里最熟悉情况的同志陪同,保证让您第一时间采访到咱们的农民英雄王昊同志!”
方菲,那个背着帆布包、扎着马尾辫、浑身都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辉的年轻女记者,却微笑着摇了摇头,婉拒了这份“好意”。
“孙干事,谢谢您的安排。但我想,为了挖掘最真实、最感人的一手材料,我还是自己去比较好。”
她一脸认真地说道,“我不想因为官方的陪同,给王昊同志带来压力,我想看到他最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微服私访!
这四个字,瞬间就在孙干事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他看着方菲那双清澈又坚定的眼睛,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一声“坏了”。
这省城来的记者,是个一根筋的愣头青啊!
他可是知道那个王昊是个什么德性!懒得惊天动地,气人能气死活佛。县里报告上写的那些“淡泊名利”、“甘居幕后”,那都是张县长和笔杆子们艺术加工过的!
要是让这方记者看到王昊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旁边媳妇喂西瓜的真实场景,那还不得当场把这典型给毙了?
“咳咳,”孙干事擦了擦额头的汗,试图做最后的挽救,“方记者,是这样的,王昊同志这个人呢,他比较……呃,不拘小节。他是个天才,天才嘛,总有点怪癖。比如,他特别喜欢安静,喜欢一个人思考,我们把他这种行为,称之为‘静默式攻关’!”
“您要是突然过去,万一打断了他的灵感,那对咱们国家可是巨大的损失啊!”
方菲听了,心里对那个素未谋面的王昊同志,更加敬佩了。
看看!看看人家这境界!连发呆都是在为国家搞科研!
她越发坚定了自己要“微服私访”的决心。
她觉得,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这位隐藏在民间的英雄,那些世俗的干部只会用他们的官僚主义去揣度他!
“孙干事,您放心,我懂!”方菲的眼神亮得惊人,“我绝不会打扰到英雄的‘静默式攻关’的!”
说完她背起自己的帆布包,礼貌地和孙干事告别,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了县委大院,像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女战士。
只留下孙干事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完了,这下全完了。
方菲坐着牛车,又徒步走了十几里山路,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靠山屯。
一路上的破败和贫瘠,让她心中那股英雄主义的情怀愈发高涨。
她看着那些在田里辛苦劳作、面黄肌瘦的村民,再想到王昊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凭借一己之力,为全村人带来了希望,她的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
她随便找了个在村口纳鞋底的大娘,客气地问道:“大娘,您好,请问您知道王昊同志家怎么走吗?”
那大娘一听“王昊”两个字,眼睛瞬间就亮了,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嗓门也大了起来。
“哦!你找那个大懒汉王昊啊!”
懒……懒汉?
方菲的笑容僵了一下,她觉得可能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当地的一种昵称。
“大娘,我是说,那个发明了拖拉机,当上总顾问的王昊同志。”她特意加重了“总顾问”三个字。
“对对对!就是他!”大娘一拍大腿,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全屯子,不,全公社,就他一个王昊!哎呀,姑娘你是不知道,那小子懒得是出了名的!油瓶倒了都懒得扶一下,见着活就跑,见着吃的比谁都快!”
旁边一个正在择菜的大婶也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我跟你说,他能当上总顾问,那都是躺出来的!人家就天天在院子里躺着,那好东西就跟从天上掉下来一样,猪肉、大米、白面,吃都吃不完!邪门得很!”
“可不是嘛!现在更了不得了,当了官,架子也大了,自己啥活不干,天天指使那两个新来的女娃给他干活,一个管技术,一个管人,他自己呢?就躺着享福!”
方菲听着这些七嘴八舌的“八卦”,眉头越皱越紧。
她心中的英雄形象,开始出现了一丝裂痕。
但很快她就为自己的动摇感到羞愧。
她告诉自己,这一定是村民们的嫉妒!
自古以来,英雄总是孤独的,总是被凡人所误解的。
他们看不到王昊同志在无数个夜晚里的呕心沥血,只看到了他成功后的片刻歇息,就心生嫉妒,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中伤他!
太可悲了!太可笑了!
方菲攥紧了拳头,她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不仅要报道英雄的事迹,还要为英雄正名!
她谢过了那几个还在喋喋不休的大娘,按照她们的指引,怀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走向了村子最东头的那座院子。
院墙是土坯的,很矮,门口的木门也破破烂烂。
一切都和她想象中“英雄于微末中崛起”的剧本完全一致。
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悄悄地走到院墙边,从一处豁口,小心翼翼地向里望去。
下一秒,她整个人都石化了。
院子,确实是那个破败的院子。
但院子里发生的一切,却和“艰苦奋斗”四个字,没有一毛钱关系!
只见院子中央,摆着一把她从未见过的、造型极其精美流畅的摇椅。一个穿着干净布衫的青年,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上面,闭着眼睛,嘴巴微微张着。
他的旁边,坐着一个美得不像话的姑娘,那姑娘柳叶眉,杏仁眼,皮肤白得发光。此刻,她正用她那双纤纤玉手,温柔地剥开一颗炒花生,小心翼翼地,喂进了那青年的嘴里。
青年甚至连眼睛都没睁,只是嚼了两下,就咽了下去。
而在摇椅的另一边,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文静的姑娘,正拿着一个小本子,一脸严肃地站着,嘴里还在汇报着什么。
“王总顾问,厂房的地基已经打好了,第一批招募的三十名工人也都完成了岗前培训,随时可以开工。这是我拟定的第一阶段生产计划,您过目一下……”
方菲感觉自己的脑子“嗡”的一声,仿佛被一颗炸雷给劈中了。
她想象中那个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眼神坚毅的农民英雄呢?
她准备了上百个关于“汗水”、“困难”、“坚持”的问题呢?
这……这是什么?
这哪里是艰苦奋斗的农民发明家?
这他妈分明就是万恶的旧社会里,左拥右抱、欺男霸女的地主老财才有的腐朽生活啊!
那一瞬间,方菲感觉自己一腔滚烫的革命热血,被一盆零下三十度的冰水,从头浇到脚,浇了个透心凉。
她心中那个高大、光辉、完美的英雄滤镜,“哗啦”一声,碎成了满地的玻璃渣子。
她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肉里。
不!
她告诉自己。
这一定是表象!这绝对不是全部的真相!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