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摊时,先前来卖蝎的男孩气喘吁吁跑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半大小子,每个人都背着一个小篓子。“喂,高家大哥,你说的收‘兔草’还算不算数?”先前来卖过蝎子的男孩很紧张,又努力装着成熟。
高东虎笑道:“当然算数,你叫小山子对吧?过来我检查一下质量,没问题就给钱。”
“好。”小山子上前,将篓子换到胸前背让他检查。另外两个紧张的不敢说话,却有样学样,如同待检阅的部队。
高东虎翻了翻,发现‘兔草’压得很实,不是糊弄人的那种,里面也没有杂草,就连泥土都很少应该是专门清理过。他又检查了另外两个男孩篓子,都是一样。忍不住点头道:“你们这批‘兔草’质量可以,量也实在。就按说好的,一块钱三篓子,不过……你们怎么分?”他笑着看向三个男孩。
只一瞬,三人便达成一致,叫小山子的男孩开口道:“你给我们每人三毛钱,剩下一毛给我,我买了糖和他们分着吃。”另外两个男孩点头,显然认同这种分配方式。
是个聪明孩子。高东虎每人发了三毛,多出的一毛给了小山子。“小山子”攥着钱却没第一时间走,而是紧张道:“高家大哥,明天我们还能用‘兔草’换钱吗?”
“能啊,以后每天你们都能用‘兔草’换钱,还是这个价。不过提前说好,都得是今天这个质量,隔夜的不收。”
“明白,明白,我们保证都是这质量,而且不隔夜。”三个男孩俱是点头。
高东虎将兔草倒入院里的‘大筐’,三个男孩拿了各自篓子便飞一般跑了,讨论着手里钱该怎么花。隔了老远还能听到他们开心的笑。
宝林看着这一幕,心中无限感慨,莫名对高东虎敬服。
收了摊,饭也好了。一大盆‘兔肉炖土豆’、一大盆‘兔肉野菜汤’、一盘‘炒兔杂’、一盘‘鸡蛋炒西葫芦’都是硬菜。主食白面馒头。下午忙活的几人早饿了,就着白面馒头大口吃菜大口喝汤。这年头人不是一般能吃,除了小霞吃了一个白面馒头,剩下三人都是两个,菜也没少吃,最后一盆汤也分作四份进了四人肚子。一顿饭吃的盆干碗净。
‘大头’提前就给自家爷爷和‘白父’分装好饭菜,歇了会,他们便骑车出发,送完饭回来,高东虎和白小霞洗了锅碗瓢盆,天黑的差不多,几人收拾东西出发。
到了‘东坪凹’先去找兔子套。刚分开没多久,便传来一道喊声,“虎子哥,活的,活的,我这有活的……”
高东虎二话不说就朝声音方向跑去,到了地方,宝林和‘大头’都在,两人正死死盯着前面空地,只见一只‘大母兔’被‘铁丝套’勒的眼睛泛白,正死命挣扎。两人想上前却又有些不敢。见他来了,立马松了口气。
“虎子哥,这大兔要被勒死了……”
高东虎取出麻袋瞅准空隙便罩住了挣扎的‘大母兔’,手中八升小桶压在上面,很快抓住‘大母兔’两只耳朵提溜起来。‘大母兔’身体悬空,再如何扑腾也挣扎不掉,口中发出‘嘶嘶’哀鸣声。
用钳子剪断铁丝套,去掉铁丝,只见一道很深的勒痕,血迹斑斑。‘好在不致命。’将受伤‘大母兔’塞入麻袋,压缩空间扎紧袋口后,他笑着朝‘大头’递了过去,“恭喜啊东平,这是你抓住的第二只活兔了。”
旁边宝林一脸羡慕,他抓的兔子也不少,但还没抓过活的哪!
高东虎笑道:“你们要想抓活的,我有个办法提高成功率。”当下他将自己做活套的经验教了二人,又叮嘱道:“这种活套固然能提升抓活兔的成功率,但是也容易空套。所以怎么选还是看你们自己。”
宝林没忍住道:“那你是怎么弄得?”
“我啊,我每次下十个套,六个活套,四个死套,每天保底收获一只死兔就够了。抓活为主。”
‘大头’憨憨道:“这方法好哩,俺下次也分开下。”想到‘大头’家养的那么多兔子,宝林心动了,他就算自己不养,抓一只活的也能威风威风啊!当即打定主意,自己也学这办法,七个套,三个做成死套,四个做活套试试。
事实证明抓兔这件事运气占大多数,‘大头’死套都能抓住活兔。高东虎下了六只活套今天却一只没中。但他四只死套却中了两只,这概率逆天。那六只‘活套’没兔子经过痕迹,他就没动,等明天再看收获。
最后高东虎抓了一大一小两只,宝林抓了一只大的,大头抓了一只活的。几人将装‘兔子’麻袋留原地便去捉蝎,等抓满两只十五升桶,三只八升桶已经快十一点。拿着东西回到家便十一点二十。
高东虎将‘大筐’底下养好伤的‘大母兔’换了出来,放到单独养着一只‘大公兔’的七号笼子混养。刚抓回来伤情比较严重的‘大母兔’则养到了‘大筐’底下。给每只‘兔笼子’都添了新鲜兔草、加了水。忙活完,已经十一点半,‘大头’和宝林也将兔子宰杀差不多。让宝林骑车先回家,他和大头继续收拾剩余收尾,干完已经十二点了。“睡吧,明天还得起哪!”简单洗漱后,两人便去睡觉,不一会房里便传出响亮鼾声。
第二天,高东虎起床时‘大头’已经走了,洗漱刷牙囫囵吃了早饭已经是八点。
昨天多收了‘五斤八两’蝎子,两只八升桶已经不够用,他换了两只十五升桶上去,亏得十五升桶也没多大,再大就影响骑车了。试了试没问题,他便骑车出门。
没走几步就撞见一道身影晃晃悠悠走来,“东虎,又去县城啊?”来得是周家老三,看着他后车架上的三只桶两眼放光,忍不住道:“你这装的都是蝎子,要去县社卖吗?”
高东虎没说话只冷眼看着他,一次是巧合,两次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