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瞿子龙长舒一口气。改开初期的商业环境既充满机遇又暗藏风险。苏国豪交代他必须走钢丝般小心,既要抓住时机快速积累资本,又要避免成为\"投机倒把\"的典型。
稍事休息,瞿子龙一行人按约定来到轻工局仓库。
主任老王是个秃顶的中年人,正在和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卷发男子聊天。
“王主任,我是苏国豪介绍的瞿子龙。”瞿子龙递上一条红塔山。
老王熟练地把烟塞进抽屉里,带着瞿子龙穿过堆满货物的走廊:“就是这批,曰子技术,国内组装的声宝牌双卡录音机,带收音功能。”
仓库角落里堆着近百台包装完好的录音机,落了一层薄灰。瞿子龙检查了一台,音质和功能都完好。这种双卡录音机在1986年绝对是紧俏货,是年轻人结婚的\"三大件\"之一。
“积压多久了?”瞿子龙问。
“快半年了。”老王叹气,“现在市里卖的都是能同时播放和翻录功能的,还有自动翻转磁带、倒带,这批功能不足,厂里急着回笼资金,给的价格已经是成本价了。”
经过半小时的讨价还价,瞿子龙最终以每台58元的价格拿下全部100台,约定下午六点前送到聚仙楼。
老王到:“小瞿啊,这么多机子,能卖了?摆摊可是违法的!”
徐刚粗犷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放心吧,王主任,子龙在清江有百货公司的!”
正准备离开时,和马院长在一旁聊天的眼镜卷毛又叫住了他。
“同志,听说你的百货公司什么都卖?”卷毛递上名片:春城今天出版社业务经理张文明。
瞿子龙好奇,这经理可以呀,跑个业务,从东北干到西南了,点头问:“张经理有事?”
“我们有批滞销书,全部半价处理。”张文明压低声音,“全是新书,只是出版社那啥,不过你放心,纸张质量没得说。如果你要,今晚就能送到,样书随你挑。”
瞿子龙眼前一亮。八十年代中期正是全民阅读热情高涨的时代,好书往往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什么类型的书?”
“什么都有!”张经理如数家珍,“各种小说,中外文学名着、科普读物、甚至还有几套《走向未来》丛书,都是畅销货。\"
说着打开随身的帆布包。
瞿子龙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三十多本崭新的书籍整齐码放,从《红楼梦》到《第三次浪潮》,种类繁多。他随手翻开一本《傅雷家书》,定价2.5元,算算处理价只要1.25元。
这些书印刷和纸张是没有问题,
“每本给我提成5分钱就行。”张经理搓着手说,“这批书总价大概元,你要全包的话,6000元拿走。”
瞿子龙快速心算:按定价五折批发,在清江县按七折零售,毛利40%,而且书籍不愁销路。更重要的是,经营图书能提升百货公司的档次。
“3.5折!”瞿子龙开始讨价还价。
“不行,这样卖,我们要亏死!4.8折。”
“四折,我每本提给你一毛!”瞿子龙呵呵笑着,不急不缓拿起一本轻轻翻阅,“盗版书吧,如果同意,今晚就送到这个地址。”
张文明一怔,没想到这就被瞿子龙看出来了,
他们其实就是一家个体小出版社,这个时代,国内的版权意识还极其比较薄弱,相关的监管措施也并不是特别得力。所以,就学着其他一些小公司的做法,偷偷摸摸地印刷一些书籍。
这些书籍的来源并不合法,可能是盗版,也可能是未经授权的出版物。然后,他们再通过各种渠道,将这些书籍推销到各个地方的县份上。由于这些地方的市场需求较大,而且人们对于版权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所以他们的生意竟然还做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这种行当毕竟是违法的,只是因为民不举官不究,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但只要有人举报,一查一个准,一个都跑不掉。
张文明双眼紧紧盯着瞿子龙,一脸纠结,最后个人利益战胜了集体利益,一咬牙道:“成交!”
回到饭店已是中午十二点半,四人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
聚仙楼今天不对外营业,这会儿却已经人潮鼎沸,因为今天是云西省民间商业协会第二次年会,苏国豪是副会长,年会毫无疑问就定在聚仙楼。
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此时都端着盘子,在聚仙楼大厅当中一排桌子上取餐。
马韬、徐刚和康建军眼睛都看直了,这种吃饭的方式好奇怪,数十种食物冷的、热的、蒸的、煮的、煎的炸的、还有水果、糕点和各种好酒依次摆放,各人端着盘子随意取餐,
这会四人是真饿了,一人两个盘子,都是装得满满当当,
康建军更是夸张!一开始,他还有些难为情,但看到其他人都这样大快朵颐时,心中的顾虑便渐渐消散了。心想:“这满桌的美食如果吃不完,岂不是太可惜了?”
就在这时,一个添菜的服务员端着一个小盆从他身边经过。康建军猛地伸出手,把小盆要了过来。
然后满心欢喜地毫不客气地将桌子上的各种食物都一一夹进了小盆里,
最后撑得放了两次裤带也没能把食物吃完。
瞿子龙笑道:“吃自助餐要少拿多跑,因为琳琅满目的食物会欺骗你的眼睛,量不出来你真正的肚子。”
马徐二人也看着康建军哈哈大笑。
招呼客人的顾墨帆走了过来敬酒,笑道:“子龙以前吃过自助餐。”
这个自助餐是苏大哥去港岛学回来的,觉得挺新鲜。尤其适合这样的大型聚会,没想到一个县城都没出过的小年轻竟一语说破。
“没有,叫龙哥,”瞿子龙语气悠悠然,“不过我是二龙山传人,什么不知道!”
这话,顾宗师接不上,除了怼一句“牛鼻!”再组织不出一句话。
“怎么样?”苏国豪这时也走了过来,还没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
瞿子龙把今天的收获一一道来,两人听得目瞪口呆。
“你小子行啊!”苏国豪猛拍桌子,“一天就搞定了电器、磁带和图书三条线!”
顾墨帆若有所思:\"不过资金压力不小吧??”
“还好,”瞿子龙咧嘴一笑。他没说自己在有奖金三万,加上自己带来的五千,买了这么多,还是有点结余的。
苏国豪笑道:“行,不够你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