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夜中的死亡蝴蝶结
1962年6月14日,波士顿下着小雨。这座被誉为\"美国雅典\"的城市,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波士顿五大名校\"中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就坐落于此。然而,一场前所未有的恐怖即将笼罩这座城市。
晚上7点左右,55岁的安娜·斯莱瑟独自居住在波士顿芬威庚斯博罗街77号三楼的公寓。她的儿子朱里斯按照约定前来接母亲外出,然而无论他怎么敲门,屋内都没有回应。担心母亲安危的朱里斯强行打开了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惊恐万分。
安娜仰躺在浴室的地板上,浴袍被扯开,脖子上缠着腰带,还系着一个诡异的蝴蝶结。房间被翻得乱七八糟,看起来像是遭到了抢劫,但屋内的珠宝和一只金手表却完好无损地摆在原处。朱里斯颤抖着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赶到现场后发现,安娜是被自己的腰带勒死的,死前还遭受了不明物体的性侵。尽管没有留下任何体液,但性侵害显然是这起案件的主要动机。警方意识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抢劫杀人案,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犯罪。
更令人不安的是,凶手似乎故意将现场布置成抢劫现场的样子,但留下的财物却暗示着这是一场伪装。警方在现场没有找到任何指纹或其他有价值的线索,这让调查变得异常困难。
二、恐慌蔓延的波士顿
仅仅14天后的1962年6月28日,85岁的玛丽·马伦在自己家中被谋杀。虽然官方宣布玛丽的死因是心脏病发作,但现场明显有打斗痕迹。警方开始怀疑这两起案件可能有关联。
两天后,68岁的尼娜·尼科尔斯的尸体在波士顿布莱顿地区被发现。尼娜半裸着躺在床上,脖子上缠着自己的丝袜,同样被系成了蝴蝶结形状。同一天,在波士顿北部的林恩地区,65岁的海伦·布莱克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她的内衣被系成蝴蝶结缠绕在脖子上。
短短16天内,四名平均年龄68岁的女性接连遇害,作案手法如出一辙。媒体迅速将这位连环杀手命名为\"波士顿丝袜杀手\"或\"波士顿扼杀者\"。整个波士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警察局长埃德蒙取消了所有警员的休假,通过媒体向波士顿的女性发出警告,建议她们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城市里的锁具和铰链被抢购一空,许多女性甚至购买了五六把锁来加固自己的家门。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纷纷猜测凶手的动机,有人认为凶手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也有人认为他对母亲或年长女性有根深蒂固的仇恨。然而,这些猜测都没有得到证实。
在警方的高压调查下,凶手似乎有所收敛,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没有新的案件发生。然而,这短暂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三、恶魔的再次降临
50天后的1962年8月19日,\"波士顿扼杀者\"再次出击。75岁的艾达·欧德斯在波士顿西区的公寓里被发现死亡。她身穿棕色睡裙,仰面躺在地上,睡裙被撕开,双腿分开,脖子上缠着自己的衣物,同样系着一个蝴蝶结。
不到24小时后,67岁的护士简·沙利文的尸体在多切斯特哥伦比亚路被发现。这里位于繁华的商业区,但凶手仍然在没有目击者的情况下进入公寓作案。简被自己的尼龙裤勒死,现场同样留下了标志性的蝴蝶结。
此时,受害者人数已经达到六人,她们都是独居的老年女性,平均年龄69岁。警方注意到,凶手总是能够和平地进入受害者的公寓,这意味着他可能善于伪装或欺骗受害者开门。
随着案件数量的增加,警方成立了特别调查组,由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爱德华·布鲁克领导。调查组聘请了助理检察长约翰·巴顿利参与调查,他以标新立异、行动果决着称。
调查组筛选了来自不同警局的数千份材料,试图找出凶手的作案模式。他们认为凶手可能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行事井然有序,可能是一个离婚者或独居者。
然而,正当警方以为已经掌握了凶手的一些特征时,凶手的行为再次发生了变化。
四、目标的转变
1962年12月5日,凶手的目标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这一次的受害者是20岁的苏菲·克拉克,她是一名黑人学生,也是第一个年轻的受害者。苏菲住在离第一起案件现场仅几个街区的公寓里,她和两个室友一起生活,并采取了额外的安全措施,包括在门上加装了两道防护锁。
然而,这些防范措施似乎没有起到作用。苏菲被发现时,脖子上缠着自己的丝袜,同样系着蝴蝶结。她的体内发现了凶手的体液,这是警方第一次获得凶手的生物证据。
一位女邻居告诉警方,曾有一名男子敲她的房门,声称自己是来粉刷公寓墙壁的。当她告诉这名男子她丈夫睡在隔壁房间后,男子便离开了。这一线索表明,凶手可能会伪装成服务人员来接近受害者。
仅仅三周后,23岁的女秘书帕特里夏·比塞特成为了新的受害者。帕特里夏也是一名白人女性,她的公寓和苏菲的公寓距离很近。被发现时,她已经怀有身孕,这一发现让案件更加令人痛心。
1963年3月,68岁的玛丽·布朗在自家公寓被害。同年5月8日,23岁的歌手贝弗利·萨曼斯被害。贝弗利的情况更加惨烈,她全身上下被捅了22刀,其中4刀在颈部。警方推测,可能是因为贝弗利常年练习唱歌,喉部肌肉健壮,凶手不得不用其他方法杀害她。
1963年9月8日,58岁的离婚者伊芙琳·科尔宾在塞勒姆的公寓内被发现死亡。她半裸躺在床上,内衣被塞进嘴里,同样遭到了性侵。
1963年11月25日,23岁的工业设计师乔安·格拉夫在波士顿劳伦斯区的公寓内遭到侵害和谋杀。
1964年1月4日,19岁的玛丽·沙利文在自家床上被谋杀。她背靠床头板,脖子被一条深色长袜勒住,两腿被分开捆绑,腿中间甚至插入了扫帚柄。更为挑衅的是,一张\"新年快乐\"卡片被夹在她的两脚之间。
至此,官方认定的受害者人数已经上升到13人。这些受害者年龄跨度极大,从19岁的青春少女到85岁的白发老妪都未能幸免。凶手的作案手法虽然基本一致,但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显示出他的残忍和狡猾。
五、意外的嫌疑人
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凶手似乎停止了作案。如果凶手就此消失,这起案件很可能会成为一起着名的悬案。然而,命运的转折出现在1964年10月27日。
这一天,一名年轻女子向警方报案称,有一名冒充侦探的男子进入了她的家,并对她进行了侵犯。令人意外的是,侵犯结束后,男子并没有杀害她,而是连连道歉,还帮她松了绑,然后离开了。因此,女子清晰地看到了男子的长相。
这名男子名叫阿尔伯特·德萨尔沃。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德萨尔沃是一名惯犯,曾有多次性骚扰和侵犯女性的记录。他曾挨家挨户寻找年轻女性,声称自己是模特经纪公司的星探,需要测量她们的身体尺寸。在测量过程中,他会对受害者进行骚扰和侵犯。由于他经常穿着绿色衣服作案,媒体称他为\"绿人\"。
当德萨尔沃的照片被刊登在报纸上后,许多女性站出来指认他。德萨尔沃承认,在过去的两年里,他曾侵犯过超过400名女性,但他坚称自己从未杀过人。
然而,在被送往布里奇沃特州立医院接受精神病学观察期间,德萨尔沃突然向警方坦白,说自己就是他们追捕已久的\"波士顿扼杀者\"。他的供词非常详尽,描述了每个案件的杀人手法,甚至提到了一些只有警方和凶手才知道的细节。
德萨尔沃的供词让警方和媒体都感到震惊。一时间,整个波士顿都在讨论这个看似普通的男人如何能够犯下如此可怕的罪行。
六、真假凶手的争议
德萨尔沃的供词虽然详尽,但其中存在许多矛盾之处。例如,他声称在杀害玛丽·沙利文时使用了胶带,但现场并没有发现胶带。此外,他描述的一些细节与官方尸检报告不符。
更令人怀疑的是,德萨尔沃的作案手法与\"波士顿扼杀者\"有很大不同。德萨尔沃作为\"绿人\",虽然会侵犯女性,但从未杀害她们,并且总是会在事后道歉并松绑。而\"波士顿扼杀者\"则是一个残忍的连环杀手,会毫不犹豫地夺走受害者的生命。
此外,13起案件中,5名受害者年龄在30岁以下,其他都在50岁以上,这种口味的巨大变化也让人生疑。一些专家认为,如此大的年龄跨度不太可能是同一凶手所为。
德萨尔沃的律师李·贝利是一位着名的辩护律师,曾在1954年的山姆·谢泼德案和1994年的辛普森案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德萨尔沃可能患有双重人格障碍,即白天是温和的普通人,晚上则变成残忍的杀手。
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相反,许多精神病学家认为德萨尔沃只是一个普通的反社会人格者,可能为了某种利益而编造了整个故事。
尽管存在这些疑问,波士顿警方还是急于结案。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他们希望能够给公众一个交代,结束这场持续了近两年的噩梦。
1967年1月,德萨尔沃因300多项侵犯罪被判终身监禁,但他从未因谋杀案受审。这一判决结果引发了更多的争议,许多人认为警方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德萨尔沃就是\"波士顿扼杀者\"。
七、离奇的死亡和dNA证据
1973年11月,德萨尔沃提出要与律师见面,声称关于\"波士顿扼杀者\"他有重要的话要说。然而,就在他和律师会面的前一天晚上,德萨尔沃在戒备森严的监狱中被谋杀。
德萨尔沃是被单独关押的,没有室友。然而,在那一晚,凶手连续打开了七扇门,将他杀害。更奇怪的是,两名守卫在凶手作案时不约而同地走开,似乎是给谋杀者进入的机会和充足的时间。
两名嫌犯均为监狱的囚犯,但在两次起诉中,都被陪审团做出无罪判决。其中一人不久后获释,另一人因初定罪行仍在监狱服刑。至于凶手到底是谁,始终未被确认。这起谋杀案最终被归结于德萨尔沃在狱中参与了非法交易。
德萨尔沃的死让\"波士顿扼杀者\"之谜更加扑朔迷离。人们开始怀疑,德萨尔沃可能知道真正凶手的身份,而他的死亡可能是为了灭口。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关于这起案件的猜测和调查从未停止。2013年7月11日,波士顿警察局突然宣布,他们找到了将德萨尔沃与\"波士顿扼杀者\"联系起来的dNA证据。
玛丽·沙利文被杀现场毯子上的体液与德萨尔沃的侄子身上提取的Y染色体几乎完全匹配。Y染色体在直系男性血系中几乎没有变化,可用于将被测男性与共同的父系祖先相关联的证明。
有了这一结果,法院下令挖掘德萨尔沃的尸体,并从尸体的股骨和部分牙齿中提取了dNA。2013年7月19日,波士顿警察局长爱德华公布了dNA测试结果,结果是完全匹配。这是证明德萨尔沃就是杀害玛丽·沙利文凶手的有力证据。
然而,这一结果只能证明德萨尔沃与玛丽·沙利文的案件有关,其他12起案件的真凶仍然未知。许多专家认为,这13起案件可能并非全由同一人所为,而是由多个模仿者共同犯下的。
八、未解的谜团
即使有了dNA证据,\"波士顿扼杀者\"案件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首先,为什么德萨尔沃的作案目标和作案手法会突然转变?从老年女性到年轻女性,从单纯的勒杀到残忍的性侵和暴力,这种变化不符合一般连环杀手的行为模式。
其次,德萨尔沃是如何获得那些只有凶手才知道的细节的?有人认为,可能是警方内部人员向他提供了这些信息,或者他确实认识真正的凶手。
第三,杀害德萨尔沃的凶手是谁?他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灭口,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此外,还有人怀疑,\"波士顿扼杀者\"可能是一个犯罪团伙,而非单独行动。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案件的受害者类型如此多样,作案手法如此多变。
尽管有了现代dNA技术的帮助,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答。波士顿警察局虽然确认了德萨尔沃与玛丽·沙利文案件的关联,但对于其他案件,他们表示调查仍在进行中。
这起案件不仅是美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连环杀人案之一,也是最具争议的案件之一。它不仅夺走了13名女性的生命,也在波士顿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九、案件背后的社会反思
\"波士顿扼杀者\"案件不仅仅是一个犯罪故事,它也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许多问题。
首先,这起案件揭示了当时美国司法系统的不足。警方在调查过程中前后调查了36,000多个有犯罪前科的人,列举过300多个嫌疑人,但仍然未能找到凶手。直到德萨尔沃偶然落网,案件才有了突破。
其次,这起案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安全的忽视。在案件发生期间,女性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案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恐慌,政府才开始采取行动。
此外,这起案件还揭示了媒体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的强大影响力。媒体创造了\"波士顿扼杀者\"这一称号,并将其广泛传播,这不仅加剧了公众的恐慌,也可能影响了后来的调查方向。
最后,这起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连环杀手心理的研究。尽管当时的心理学还不够发达,但这起案件促使科学家们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连环杀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