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林知夏坦然承认。
“人多目标大,更容易暴露。请相信组织的能力和决心。”
她的语气平静而肯定,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奇异地安抚了元青松有些焦躁的心。
“我们……什么时候能走?怎么走?”元青松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具体时间无法确定,需要等待最佳时机,可能很快,也可能还需要几天。”
林知夏如实相告,避免给他们不切实际的希望,“撤离方案已经初步制定,但需要您和家人的配合。首先,请务必保持冷静,像平时一样生活,不要引起外面守卫的任何怀疑。”
元青松郑重点头,这个道理即使林知夏不说,他也明白。
身处囚笼,任何异常的举动都可能招致更严密的监控,甚至危及救援行动。
“其次,”林知夏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她需要确认一个关键问题。
“元教授,在制定具体撤离细节前,我需要向您明确一个选择。您是希望,通过正规的外交和法律途径,光明正大地回国;还是可以接受,在必要时,以隐藏身份的方式,尽快返回祖国?”
元青松闻言,眉头微蹙,脸上露出一丝不解:“小同志,这两者之间,具体有什么区别吗?还请明示。”
他习惯于学术上的严谨,对于这种涉及路径选择的问题,需要清晰的界定。
林知夏点点头,压低声音,条分缕析地解释:“元教授,如果选择走正规途径,那么我们需要设法通过外交斡旋、法律申诉等方式,为您正名,驳斥美丽国‘窃取机密’的诬陷,最终办理合法的离境手续,以您‘元青松’的身份堂堂正正地回国。”
“这条路,名正言顺,但您也清楚,对方千方百计扣留您,绝不会轻易放行。过程必将极其复杂、漫长,且变数极多,我们无法预估需要耗费多长时间。”
她看着元青松眼中了然的神色,知道他也明白这其中的艰难。
她顿了顿,继续说出第二种选择,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而隐藏身份回国,意味着在撤离过程中,您将放弃‘元青松’这个身份。回国之后,您也无法以‘元青松’的身份公开活动露面。
因为,在官方记录上,您身上还背着对方强加的‘窃取国家机密’的罪名,这个黑锅在没有通过正式渠道洗清之前,会一直存在。所以,您不可以在国内现身,原因,您懂得……”
她看着元青松,语气坦诚,“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回国速度会快很多,遭遇的官方阻力和审查也会小得多。”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台灯灯泡发出的细微嗡鸣。
元青松站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份未写完的信笺边缘。
灯光在他镜片上反射出点点光芒,让人看不清他眼底深处的全部情绪。
林知夏安静地等待着,没有催促。
这是一个沉重的选择,关乎个人的名誉、未来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生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