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基地的科技工作者们以茶代酒、许下坚守誓言的同时,千里之外的江城,那座见证了林家起落沉浮的老屋里,气氛则是另一种凝重与深沉。林瀚章和周文瑾,这两位与二十世纪几乎同龄的老人,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这个他们生活了几乎整个世纪的时代告别。
不到晚上十点,周文瑾就将客厅收拾得干干净净。那台林向洋买的牡丹牌彩色电视机被擦得一尘不染,屏幕清晰地映出老两口有些拘谨的身影。她泡了两杯浓茶,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又拿出一些普通的点心零食。林瀚章则早早地坐在了他常坐的那张旧沙发上,腰杆挺得笔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神情肃穆,仿佛不是在等待一场庆典,而是在出席一个重要的仪式。
对他们而言,今晚的意义远超任何一个元旦。这是一个千年的结束,也是他们这代人漫长人生旅程的一个巨大逗号。电视遥控器握在周文瑾手里,她有些笨拙地、却异常专注地切换着频道,搜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号。
电视屏幕像一个神奇的窗口,将全球的喜悦与期待浓缩在这间略显昏暗的老屋里。
画面切换到北京,新建的中华世纪坛前,已是人山人海,巨大的倒计时牌闪烁着红色的数字,充满了国家首都的庄重与力量。
“到北京了,”周文瑾轻声说,把音量调大了一些,“不知道雪儿是不是也在那儿。”
林瀚章默默地看着,没有回应。但看到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灯火辉煌,他的眼神微微闪动。他想起了1949年,他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进京,参与接收和整顿旧社会留下的烂摊子,在一片废墟上开始建设。那时候,何曾想过五十年后,会是这般景象?他想起了建国初期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想起了“超英赶美”的口号,想起了无数个在简陋条件下挑灯夜战、攻克技术难关的日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初听到这句话时的热血沸腾,此刻与屏幕上的盛世景象重叠,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周文瑾又换了一个频道。纽约时代广场,巨大的水晶球正在缓缓升起,等待着降落的那一刻。摩天大楼组成的峡谷中,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肤色各异的人群,他们欢呼着,歌唱着,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快乐。
“这么多人……也不怕挤着……”周文瑾喃喃道。这喧嚣自由的异国场景,让她感到陌生甚至有些不适。但她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更久远的年代。她想起了战地救护队里,那些在炮火中穿梭、用稚嫩肩膀扛起担架的女学生;想起了东北冰天雪地里,缺医少药、用意志力对抗严寒和伤痛的艰难岁月。那时的他们,何曾想过世界的另一端,会有这样一场与战争和苦难无关的、纯粹的狂欢?
画面再转,是巴黎。夜幕下的埃菲尔铁塔通体被灯光点亮,变幻着绚丽的色彩,如同一位盛装的贵妇,俯视着塞纳河畔浪漫的人群。
“这铁塔……真亮堂。”周文瑾评价道,带着一丝对遥远文明的朴素好奇。
林瀚章则微微蹙眉。这资本主义世界的繁华中心,曾是他们那一代人批判和警惕的对象。然而,改革开放后,通过报纸、电视,他一点点了解到外面的世界,那种非黑即白的对立观念早已悄然改变。他知道,如今的中国,也在学习,在追赶,在试图与这个世界共存甚至引领。这种认知上的巨大转变,本身就浓缩了他这几十年的心路历程。
两位老人沉默地看着,茶水渐渐凉了,也忘了去喝。
林瀚章的脑海里,如同翻涌着一部厚重的黑白默片,继而逐渐染上色彩:从战火纷飞到建国大业,从百废待兴到初步工业化,从政治运动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的桎梏到市场经济的活力……他这一生,仿佛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曲折前行的缩影。他见证了屈辱,也见证了奋起;见证了迷茫,也见证了坚定。他这一代人,把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国家需要”这四个字,无怨,也无悔。
周文瑾的眼前,则浮现出更多具体而微的画面:逃难的人流、简陋的医院、操持不完的家务、对远方丈夫的无尽牵挂、孩子们蹒跚学步的模样……她的世纪,是由无数个日夜的操劳、等待和守护构成的。她是宏大叙事的背景,是英雄背后的支撑,是家庭这片土壤最坚韧的根系。
看着电视里那些繁华、活力、自信满满的景象,尤其是看到北京、上海这些中国城市的崭新面貌,两位老人心底是欣慰的,甚至是自豪的。他们一生的奋斗与付出,不就是为了后代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繁荣、有尊严的国度吗?
然而,在这欣慰之余,一种难以言说的疏离感,也像悄无声息的寒气,慢慢浸润着他们。
世界变化得太快了。那些他们曾经熟悉并笃信不疑的规则、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颠覆。年轻人谈论的互联网、全球化、纳斯达克……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儿子向洋生意场上的运作,孙女小雪钻研的计算机代码,都离他们固有的认知体系太过遥远。
他们像是站在一条奔涌向前的时代河流的岸边,看着儿孙们驾着各式各样的崭新航船,驶向一片他们无法完全理解的、广阔而陌生的海域。他们为儿孙们高兴,却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无法,也不再需要登上那些船了。他们的船,停泊在二十世纪的港湾,承载着一段不可复制、沉重而光荣的历史。
林瀚章缓缓靠在沙发背上,闭上眼睛,仿佛有些疲惫。周文瑾默默地拿起已经凉透的茶杯,想去续些热水。就在这时,电视里传来更加激昂的音乐和主持人近乎呐喊的声音,全球各地的倒计时即将同步开始!一个新的千年,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