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今年去拍照片吗?”方三弟总能记住俞继红说过的话。
“去,有自行车了,过去也方便。”
俞继红换上一件大红袄子,方瑜坐在前面横梁,俞继红坐在后座。
看到就有人嘲笑她了,“你看,这疯子看梅丽结婚穿红衣服,她也马上学她穿红衣服坐自行车后面了。”
“三弟对她也真是好,什么都依她。”
俞继红在路上看看自己的红衣服,看看方三弟的后背。
此时,自己也像新郎家来接亲的新娘子,恍惚间,俞继红好像看到了他的后背,是他来接自己了……
“方瑜,你坐前面冷不冷?”方三弟问方瑜。
俞继红猛地回神,摇摇头让自己清醒一下,不是他。
照相馆里比外面暖些,弥漫着一股松节油和旧木料的味道,角落木架上堆着道具。
俞继红给方瑜选了一顶红绒小帽子。
“小姑娘戴这个帽子好看。”摄影师夸道。
俞继红理了一下帽子边沿的头发,也很满意,“真漂亮!”
方三弟也马上跟着一句,“好看,真好看!”
“选个景。”老板指指墙上的布景。
墙上挂着两幅布景是画着红牡丹的\"富贵图\"和印着松柏的“长城风光”。
“这幅怎么样?”俞继红问方三弟。
“可以,你选,你喜欢就好。”
俞继红带着女儿来到布景前,方三弟还是站在旁边没过来,“你过来啊!”俞继红喊他。
“我去年拍过一张了,都是老样子,就不拍了。”方三弟摆摆手。
俞继红沉默了一下, 走过去追问,“你怎么了?”
“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我都是这样的,拍张看一下就好了,方瑜今年又长大了,你和她一起拍,你们俩拍。”
“真没事?”
“就拍个照,能有什么事?我对着照相机不自在,你们拍。”
“哦,那我们拍了!”俞继红过去两手扶着方瑜的肩膀,头轻轻歪向她这一侧笑着留下这一刻。
正月的几天一过,有村民们陆续背着锄头去田里了。
方梅好没开学在家里,方冬强也还是在外婆家跟着方梅好。
“小阿姨,二姨什么时候回来?”
“二姨以后会很少回来了,她有自己的家,自己家里的事要忙。”
“小阿姨,你呢,你会有自己的家吗?”方冬强又问。
“嗯,会吧!”
“那我跟谁,谁带我?”方冬强似乎有点慌了。
方梅好弯下腰,看着他的眼睛笑,“以后你就长大啦!不用人带了,自己去学校,去读书,去看外面的世界。”
方冬强眼睛忽闪忽闪的,对自己的未来也好似充满了憧憬。
方大苗带着方梅香来丈母娘家了。
“冬强,爸妈来了。”方大苗喊了一声。
方冬强看看方大苗和跟在方大苗后面的方梅香。“爸爸,妈!”喊了一下又继续低头玩。
“冬强,跟着小阿姨好不好?”方大苗问。
“好!”方冬强一边玩着方梅香爸给他做的木头小手枪一边应着。
“再过几天梅好去学校,你们就要带回去了。”方梅香妈在纳着鞋底说道。
“娘,我是想来说个事。”方大苗走到旁边,“今年我想去外面干活。”
“啊?”方梅香妈抬起头,“去哪里?”
“广东,深圳那边去看看,他们说那里在造很多房子,活多。”
方大苗紧跟着说,“在家里种田一年到头挣不了钱,我想去外面多挣点,钱挣来好造房子。现在就这样一间房,等以后冬强大了就不好住了。”
“你去外面,那梅香和冬强?”
“对,娘,就是来和你说这个事的。梅香和冬强就,就让他们回来在家里和你们一起。”
“我赚了钱会拿回来的,梅香和冬强饭钱我过年回来会给你们的。”方大苗赶紧补上。
“田不种,去外面这么大的事等爸回来再商量一下。”
“好!”方大苗拿起方冬强的小木抢,嘴里“砰,砰砰”配着音。
“你是坏蛋,我来打你。”方冬强夺过手枪。
“好,我起坏蛋,你是大英雄。”
方冬强“砰砰砰”地追着方大苗。
方大苗举起手,“大英雄太厉害了,我投降!”
方梅香咧着嘴在一旁看他们玩。
方梅香妈去烧饭,中午又要多放些米了。
正月,田里活也不多,方梅香爸转了一圈早早地回来了。
“爸,回来了!”方大苗忙去递上一根烟。
“刚才我经过你的田,田埂有几处塌了我垒了一下,你有空去把油菜田松松土,撒点草木灰。”
“爸,我想今年去外面看一下,今年的田都给你种。”
“田不种了?”
“嗯,我想去外面干活多挣钱,种田挣不了钱。”
方梅香爸吸了一口烟。
“刚才和娘也说了,梅香和冬强就在家里,和你们住一起,我挣了钱过年回来给饭钱的。”
方梅香爸也知道种田也剩不下钱,方大苗这懒惰性格到外面能挣到钱吗,他也怀疑,“大苗,去外面干活也辛苦的,别人给你工资是要你有活做出来的。”
“我知道,干活哪有不辛苦的,再辛苦我也要去做,现在就这么一间平房,冬强都是在这里你们带,以后长大了我没个房子不行啊?再辛苦我也要去做。”方大苗信誓旦旦地说,“爸,在家里就我一个人去田里,田里回来还要做饭。”方大苗有点开始抱怨了,方梅香爸看了一眼他。
方大苗立马说,“种的那点地一年到头糊口饭吃就没了,所以我要出去才能挣到钱。”
“吃饭了!”方梅香妈喊。
方冬强坐在方梅好的旁边,看着碗中的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厉害呀!”桌上的人都看向方冬强。
方冬强鼓着掌,“小阿姨教我的。”
大家也跟着鼓掌。
“我儿子以后也是大学生,跟小阿姨一样。”方大苗竖着大拇指,骄傲地看着方冬强。
方梅香手拿着筷子,嘴角上扬笑眯眯地看着方冬强,她心里也明白,也骄傲。
“梅香,你吃饭,不吃都要凉了。”
方梅香低头吃饭,眼睛还是时不时地看看方冬强。
“她爸,大苗今天说的要去外面打工,你觉得?”晚上,方梅香妈问她爸意见。
“去外面挣钱好是好。就是大苗他这个人能不能吃得了苦,有点钱他就要享受,过年还有没有钱能带回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那叫他去吗?”
“他想去了就没心思干田里的活,让他去试一下吧,也是一条路。”
就快正月十五了,方梅香妈把方梅丽和袁新康也叫过来一起吃饭。
正月的余温还没散尽,田埂上还凝着层薄霜,薄雾裹着泥土和柴火的气息。
袁新康骑着自行车,已经踩着露水往赶来了。
方梅丽坐在后面,挎着竹篮,竹篮里一头是新鲜的带鱼,一头是买给方冬强的铁皮小火车,绿漆壳子亮闪闪的。
“娘!”方梅丽边下自行车边喊。
四岁的方冬强从里屋钻出来,小棉鞋踩在泥地上“吧嗒”响,看见方梅丽就张开胳膊扑过来,被她一把抱起来颠了颠,亲亲脸蛋,“看二姨给你带啥了?”
方梅丽从篮子里掏出小火车,方冬强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小手提着着火车,“呜呜呜!”蹦着去玩了。
袁新康停好自行车,在方梅丽耳边轻声问,“这么早来我做点什么?”
“你跟冬强玩。”方梅丽看向趴在地上玩小火车的方冬强调侃袁新康。
袁新康笑着白了一眼方梅丽,也蹲到方冬强旁边,“冬强,姨夫和你一起玩。”
方梅香妈看到,赶紧拿了凳子放到袁新康旁边,“新康,来,快坐。”
转头对方梅好说,“快去叫爸回来。”
方梅好经过袁新康旁边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哥,你们来啦!”
“诶,梅好,过几天去学校了吧?”
“嗯。”方梅好点点头走出门外。
“娘,这个带鱼新鲜的,中午大家都在,烧了吃。”方梅丽把篮子递给方梅香妈。
“好,好,”方梅香妈一看菜篮子,“这么大一条啊?我先拿到厨房去。”
不一会儿,方梅香爸和方梅好回来了。
袁新康从椅子上站起来,“爸,这么早去田里了?”
“说你们今天来,我想着早点去田里看下,早点回来的。”
“今天回来,梅丽一早就起来要来了。”
方梅丽过来,“我都感觉在他家好长时间了,说今天回来一早就睡不着。”
“也是你家。”方梅香妈纠正道。
“我还没习惯嘛。”方梅丽低下头不好意思地笑笑。
方大苗和方梅香也随后来到了。
袁新康给方大苗递了根烟。
方大苗也加入方梅香爸和袁新康的聊天。
“新康,过了十五,我打算去深圳那边,听说那边工地多,干一年顶在家刨三年地。”
“嗯,蛮好的,赚钱机会是外面多。”
方梅香坐在旁边看着方冬强玩。
方梅香不会说太多话,现在她会说的话都还没有方冬强多。
方梅香爸妈和方梅丽从小就教方冬强,这是妈妈,长大后要保护妈妈。虽然断奶后跟她接触的少,方冬强和她还是会有所交流。
“冬强,背锄禾给姨夫听,冬强现在厉害,还会背古诗。”方大苗想让他的儿子表现表现。
“没有饭,不粒粒皆辛苦。”方冬强天真地摇摇头。
“哈哈哈,好,等下吃饭背。”
方梅丽和她妈在厨房里聊天。“梅丽,和公婆合得来吗?”
“就这么一点时间,也没感觉什么能不能合得来啊?”
“嗯,也是,自己份内事要做好,别人就没得挑。”
“知道,娘,今天叫我们来吃饭是有什么事吗?”
“过几天梅好去学校了,大苗他今年想去外面干活。全家人一起吃个饭聚一下。”
“要想赚钱,是去外面机会多,姐和冬强住家里也好,我还在担心,今年冬强回去后,他们自己会带的怎么样。”
“娘,”方梅丽想想又说,“你要跟他说好的,姐和冬强的生活费他要出的,不是说姐和冬强住在家里我有想法,是怕他在外面只顾自己吃饱玩好。把责任都丢给你和爸。”
“他说是说过年给我们冬强和姐的饭钱。自己外甥和女儿,现在人都还没出去挣到钱,我们也不能说什么啊?”
“嗯,知道,就是担心他自己在外面落得个轻松。”
“先去做一年再看。人还没出门,全村人都知道他要出去了。”
“他就这样,有点事还没开始做就到处嚷嚷。”
开始吃饭了,方冬强被安置在高脚凳上,刚好坐八个人。
“以后梅丽梅好都有了孩子,这八仙桌就坐不下,要给他们小孩单独一桌了。”方梅香妈看着满桌人,笑着说。
“冬强就是大哥哥了,哦,冬强,吃饭了,来一首锄禾。”方大苗马上撺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方冬强小手里攥着半块馒头,正着小脑袋认认真真地念。
“哦,厉害厉害!”方梅丽拍着手。
餐桌上有了小孩更显热闹。
过了正月十五,方梅好去学校。
方大苗蛇皮口袋里装了几件换洗衣服,坐上南下的火车。
方冬强还是和之前一样,住在外婆家,只是之前都是和方梅丽方梅好睡的,现在和外公外婆睡一起。
方梅香也带着换洗衣服住回来。
以前他们三姐妹一起住的房间,现在是她一个人住了。
晚上,方梅香妈看着熟睡的方冬强。
捋捋他额头的几根头发,都说外甥像舅舅,那个儿子长大也是这般模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