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意识到灵识的妙用后,李渔便刻意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他按照玄尘道长的指点,每天抽出半个时辰,闭上眼睛,用灵识去感知周围的一切。
起初,他的灵识只能覆盖身前丈许范围,能模糊地感觉到树木、山石的轮廓,以及空气中流动的稀薄灵气。但随着练习的深入,灵识的范围逐渐扩大,感知也越来越清晰。
这天清晨,李渔坐在院子里,再次沉入灵识感知的状态。他“看”到院门外的老槐树,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每一片叶子的轮廓都清晰可辨;“听”到远处山林里的鸟鸣,甚至能分辨出是哪种鸟类的叫声;“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草木清香,以及药篓里灵草散发的淡淡灵气。
“范围已经能达到三丈了。”李渔心中一喜,退出感知状态。仅仅几天时间,灵识就有了明显的进步,这让他对未来的练习充满了信心。
玄尘道长恰好从房间里出来,看到他脸上的喜色,问道:“灵识有进步?”
“嗯,能清晰感知三丈内的动静了。”李渔点头道。
“不错,但也不可急于求成。”玄尘道长告诫道,“灵识的增长需要循序渐进,过度消耗心神,反而会损伤根基。”
“弟子明白。”
接下来的日子,李渔一边练习灵识,一边巩固修为,引气三层的境界越发稳固。他发现,灵识的提升对修炼也有帮助,能更清晰地感知灵气的流动,引导灵气运转时更加顺畅,修炼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这天下午,李渔正在后山练习灵识探查,忽然“看”到前方不远处的草丛里,有一团微弱的灵气波动。他心中一动,悄悄走了过去,用灵识仔细感知,发现是一株年份不短的“聚灵草”。
聚灵草能汇聚周围的灵气,是炼制聚气丹的主药之一,十分稀有。李渔没想到用灵识探查,竟然能发现这种隐藏在草丛里的灵草,心中大喜。
他小心翼翼地将聚灵草挖出来,用湿布包好,心里对灵识的作用更加认可了。“有了灵识,以后找灵草就方便多了。”
回到清风观,李渔把聚灵草交给玄尘道长看。玄尘道长点点头:“这株聚灵草年份不错,好好保存,以后炼丹能用得上。”
“是,师父。”
离村里的祈雨仪式越来越近,林婉儿几乎每天都来跟李渔说仪式的准备情况。村里的长辈们已经选好了祈雨的场地,就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下,还请了邻村有名的“神婆”来主持仪式。
“李渔哥,听说神婆可厉害了,能呼风唤雨呢。”林婉儿一脸崇拜地说。
李渔笑了笑,没有戳破。他知道,所谓的“呼风唤雨”不过是些障眼法,真正能影响天气的,只有修为高深的修士。但他也没有多说,毕竟祈雨仪式是村里的传统,寄托着大家对丰收的期盼。
“到时候去看看就知道了。”李渔说。
“嗯!”林婉儿用力点头,“我娘还给我做了新衣服,到时候穿给你看。”
“好啊。”
祈雨仪式前一天,李渔去王药师家送灵草,顺便打听了一下神婆的情况。王药师听完,笑着说:“那个神婆啊,据说有些小手段,能弄出些奇怪的动静,但要说呼风唤雨,就有些夸张了。不过她倒是挺会安抚人心的,村里有什么事请她去,也能图个心安。”
李渔了然,看来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回到观里,李渔把聚灵草拿出来,用灵识仔细探查。他能清晰地“看”到聚灵草内部流动的灵气,比普通灵草浓郁得多。“若是能将聚灵草炼制成药液,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
他有些心动,但转念一想,聚灵草太过珍贵,自己现在的炼丹术还不够熟练,万一浪费了就太可惜了,还是先好好保存起来,等以后炼丹术精进了再说。
夜幕降临,李渔坐在院子里,用灵识感知着周围的动静。远处村里传来零星的狗吠声,山林里有野兽在活动,空气中的灵气随着夜色渐深,变得越发浓郁。
他知道,明天的祈雨仪式,或许不会真的带来雨水,但却能凝聚村民们的希望。而他,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也会去感受这份期盼,感受这份属于人间的烟火气。
灵识缓缓扩散开,覆盖了整个清风观,甚至能隐约“看”到林婉儿家窗户透出的灯光。李渔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心中平静而温暖。
有灵识相伴,有亲友在侧,这样的修仙之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