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仪式当天,天刚蒙蒙亮,李家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往村东头的老槐树下聚集。李渔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青布衣衫,来到林婉儿家时,她已经穿着新做的浅粉色裙子在门口等着了,头发上还别了一朵小小的栀子花,看起来格外娇俏。
“李渔哥,你看我这身好看吗?”林婉儿转了个圈,裙摆轻轻扬起。
“好看,像小仙女一样。”李渔由衷地赞叹道。
林婉儿脸颊微红,拉着他的手往村东头走去:“快走快走,去晚了就没好位置了。”
老槐树下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男女老少都有,脸上带着虔诚的期盼。场地中央摆着一张供桌,上面放着水果、糕点等祭品,还插着几炷香,烟雾袅袅。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花花绿绿衣裳、脸上画着奇怪花纹的老妇人被几个村民簇拥着走了过来,想必就是林婉儿说的神婆。神婆看起来六十多岁,眼神却很有神,走路稳健,不像是普通的老太太。
仪式开始了,神婆先是围着供桌跳了几圈,嘴里念念有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然后她拿起一把桃木剑,蘸了点清水,对着天空挥舞了几下,又撒了一把米,动作夸张,引得围观的村民阵阵惊呼。
林婉儿看得很认真,小手紧紧攥着李渔的衣袖,小声说:“李渔哥,你说神婆真的能求来雨吗?”
李渔用灵识探查了一下神婆,发现她身上并没有灵气波动,显然不是修士。但她的动作和神态很有感染力,确实能让人产生信服之感。“不好说,但大家的心意是真的。”
神婆的表演还在继续,她又拿出一个陶罐,不知道往里面放了些什么,然后盖紧盖子,摇晃了几下。再次打开时,里面竟然冒出了阵阵白雾,像云一样飘向天空。
“哇!真厉害!”村民们纷纷赞叹。
李渔却看得分明,那白雾不过是用干冰和水汽弄出来的小把戏,在他眼里破绽百出。但他没有说破,只是安静地看着。
仪式进行了一个多时辰,神婆最后对着天空拜了三拜,宣布仪式结束,说三天内必有甘霖降下。村民们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纷纷上前捐钱,感谢神婆的辛苦。
离开的时候,林婉儿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神婆的“法术”。“那个白雾好神奇啊,真的像云一样。”
李渔笑着说:“那是用了些小技巧,不是真的法术。”
“啊?不是法术吗?”林婉儿有些失望。
“虽然不是法术,但神婆能让大家安心,也是一种本事。”李渔说,“而且,说不定真的会下雨呢。”
回到家,李渔把仪式的经过告诉了玄尘道长。玄尘道长听完,淡淡一笑:“民间的这些仪式,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寄托。不过心诚则灵,若真是万众一心期盼降雨,或许真能引动一丝天地灵气,促成降雨也未可知。”
“还有这种说法?”李渔有些惊讶。
“天地万物,皆有联系。人心的力量虽然微弱,但汇聚起来,也能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影响。”玄尘道长说,“你以后修为高深了,自然会明白。”
接下来的两天,天气依旧晴朗,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村民们渐渐有些失望,议论纷纷,说神婆的话不可信。
林婉儿也有些沮丧,来找李渔时,脸上没了之前的兴奋。“李渔哥,你说是不是不会下雨了?地里的庄稼都快干死了。”
李渔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也有些不忍。他运转灵识,探查了一下天空的云层,发现远处确实有一股水汽正在缓缓靠近,只是速度很慢,恐怕还要两天才能到达。
“别担心,我感觉再过两天,可能真的会下雨。”李渔安慰道。
“真的吗?”林婉儿眼睛一亮。
“嗯,我感觉得到。”李渔肯定地说。他没有说自己用了灵识,只是不想让她太担心。
或许是李渔的安慰起了作用,林婉儿的心情好了不少,又开始说起别的趣事。
两天后,正如李渔感知的那样,天空果然阴沉了下来,到了下午,淅淅沥沥的小雨开始落下,虽然不大,却连绵不绝,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村民们欣喜若狂,纷纷跑到院子里淋雨,都说神婆真的显灵了。林婉儿更是兴奋地跑来告诉李渔:“李渔哥,下雨了!真的下雨了!神婆好厉害!”
李渔看着窗外的雨丝,笑了笑。他知道,这雨和神婆的仪式关系不大,但能让大家开心,也是一件好事。
玄尘道长站在廊下,看着细雨,捋着胡须说:“你看,这就是人心的力量。即使没有法术,只要心怀希望,总会有好的结果。”
李渔点了点头,心里对“人心”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修仙之路固然要追求强大的力量,但也不能忽视这些看似平凡的情感和信念。
雨丝落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李渔看着雨幕中兴奋奔跑的村民,心里充满了平静和满足。
这场雨,不仅滋润了土地,也滋润了人们的心田。而他,能见证这一切,感觉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