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回府,府里晚上举办家宴,府里各位主子没特殊情况都要到场。
王妃见到陈意映态度不冷不热,好在没有不搭理她,也没当着众人的面落她面子。
王爷则是温和了很多,就是让人完全摸不透他的想法。
不过,他对庄梦雪就冷淡了很多。
是的,这次家宴,庄梦雪也在了。
王妃拉过庄梦雪道:“快来见过王爷。”
庄梦雪见王爷一脸威严有点害怕,小声道:“见过王爷。”
王爷点了下头,什么都没说,连客气两句都不曾。
只是转头看着王妃道:“你要是喜欢就多在身边留些日子。”
王爷的反应让在场众人心思各异。
庄梦雪尤其觉得难堪。
一顿家宴吃的还算顺利。
用完膳,大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闲聊了起来。
三奶奶赵氏扯了扯陈意映的衣袖,感激道“二嫂,你上次给我定的包厢真是太好了。”
不光位置好,掌柜的还送了好几样点心给她和三爷,乐的三爷好一顿夸她。
“你喜欢就好。”
对于陈意映而言,这不算什么。
“二嫂,你什么时候有空,我们两人一起去那铺子吧,跟三爷一起老没有意思了。”
虽然跟三爷一起她很开心,但对于台上的戏他的理解总不能如她心意,甚至让她不高兴,她就不想跟他一起看了。
二嫂就不同了,她们同为女子,想来有些想法是一样的。
“最近不行,我跟你二哥约好去庄子。你要是还想去铺子,我让人再给你定一间包厢。”
“那好吧。”
赵氏有点失望又很羡慕,觉得二哥二嫂的感情真好,二房也只有二嫂一个女人,虽然她和三爷也挺好,可三房还是有好几个通房。
而且二哥对谁都冷冰冰的性子却有耐性抽空就陪二嫂去玩,她真的狠狠羡慕了。
陈意映要是知道她的想法,就会告诉她,她没嫁过来之前二房妾室通房一个都不少。
……
魏延庭处理了手头堆积的公事,正常休沐,和陈意映一起去了她的庄子。
陈意映刚下马车,面前突然乌鸦鸦跪了一群人。
西山村村长带头喊道:“多谢主家的活命之恩。”说完,最先磕头。
他身后的村民也都满脸感激的跟着重复喊了句,“多谢主家活命之恩。”磕起头来。
陈意映道:“不必客气,都起来吧。”
他们是长工,付出劳力,她给了银子吃食,算不得他们的恩人。
“恩人,我们这些村民人小力威,不知道怎么感谢您,就让村民们多磕几个头吧。”
说着,村长也连着磕了好几个。
他身后的村民更是一个比一个磕的起劲。
这些都不是王府的下人,陈意映也不觉得自己帮了他们,当然不会理所当然的接受他们的磕头跪拜,她看了眼走到她身旁的魏延庭一眼。
魏延庭点头,示意墨风把村长扶起来。
墨风赶紧一把提留起村长:“村长,我们主子让您起来,你就赶紧起来。”
又去后面把其他村民一个个提留起来,“赶紧起来,赶紧自己起来。”
村民们犹豫片刻也都爬了起来。
村长被迫站起,无奈的一拱手:“老夫和村民们只是想感谢主家让我们能吃饱饭,不至于饿死。”
陈意映见他们起来了,终于能好好说话,才问:“村民们现在都在庄子里做事?你们原来的地里怎样了?有按我说的补种红薯吗?”
“有有有,根子管事都给我们说清楚了。”
“主家请看,那边就是之前我们的田地,里面有一半种了红薯。”
陈意映见不远就走了过去。
之前地里种的是小麦,由于缺水,地里的小麦长势并不好,不光长的细长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更重要的是麦穗也很小,估计出不了什么麦粒。
果然,她揪了一个麦穗搓了搓,留在手心的是黄绿色干巴瘦小的麦粒。
估摸着一块地能收五十斤小麦就算是丰收了。
又蹲下看了看补种的红薯,这些红薯是直接从庄子红薯地里扦插过来的红薯藤长出来的,所以长势会比庄子里的红薯晚。
扒开红薯叶看了看,看不清具体情况,她干脆整颗拔起。
下面的红薯不算多,只有三四个,个头也不大,只有婴儿手臂那么粗,长度只有半寸长,不像庄子里的红薯,最大的能有成人手臂那么长那么粗。
她有点不满意,但想到这是后种的,又是直接扦插过来,也算不错吧。
“你这是不满意?”
魏延庭见到那一溜红薯,感觉很惊奇,一根藤上怎么就能长出这么多呢。
“没有庄子里的红薯长的好。”
“这还长的不好?”
魏延庭抬头望着这几垄红薯,一根藤上就结这么多,那这几垄该长多少,他只觉不可思议。
“照我的估算一亩地至少能收五千斤。”当然这里说的是庄子里的地,不是后面补种的这些。
“你确定是五千斤,没说错?”
魏延庭怀疑自己听错了,刚刚他算了这边的几垄红薯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五千斤……真的不是说错了?
他虽然不善农耕,但他有自己的私产,也看过账本,一亩地最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五百斤。
正常是二三百斤。
“这么点东西怎么会记错,等会儿庄子里就要收红薯了,到时候你自己看。”
村长见到陈意映手里提着的红薯,心疼的直抽抽。
实在忍不住道:“主子,这红薯还没长好,拔起来太可惜了,能不能在种回土里?”
“村长,你不用可惜,不管这地里收获多少东西,该给你的一个铜板都不会少。”
“主子,小人不是这意思,小人就是有点心疼这么好的庄稼。”
陈意映懂了,这是种地的心疼粮食,看不得糟蹋粮食。
她把上面的红薯藤拔下递给他:“这红薯是不能埋回去了,这红薯藤埋回去还能长,你埋回去吧。”
到时候长了手指大的小红薯就当时给村子里孩子的零食了,至于她手里的这些红薯,虽然不满意,但这些红薯确实最适合烤红薯。
“走,带你去庄子里烤红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