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凌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田地里那些绿油油的作物上。
当听到庄头口中玉米、土豆这两个名字时,浑身猛地一震,像是被惊雷劈中一般,瞬间陷入了恍惚。
这两个名字,她再熟悉不过了。
在漫长历史中,这两种作物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才从美洲大陆传入,凭借极高的产量,养活了无数百姓,甚至间接推动了人口增长,创造出了数个盛世。
它们是活人无数、奠定王朝根基的神器!
然而,前世她是完整教育的,玉米和土豆传入中原的时间,按照她记忆里的历史轨迹,它们绝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候。
大梁不过是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距离这两种作物漂洋过海而来,早了整整一千五百多年!
它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还被宋瑶种在了田地里?
苗凌的心跳瞬间加快,指尖悄悄攥紧了帕子。
抛开这骇人听闻的时间错位不提,更让她起疑的是这两个名字。
玉米尚可,听起来有几分雅致。
可土豆?
这般直白、近乎土气的称呼,完全不符合当下贵族阶层追求风雅、喜好用典的命名习惯。
前世她曾查阅过大量史料,这两种作物刚传入时,有着繁杂的别名,玉米曾叫玉蜀黍、苞谷,土豆则称马铃薯、洋芋。
玉米、土豆这两个简洁直白的名字,是后世才普及开来的。
而且,偏偏此时这两种农作物的名字,就和一千多年后流传开来的俗名一模一样!
除了和她一样的穿越者,还有谁能提前一千多年拿出这些东西,并且沿用那跨越时空的俗名?
这个念头让她心头一紧,后背瞬间渗出了冷汗。
苗凌猛地想起一件事。
早在那年秋日宴上,她就曾有过怀疑。
彼时宋瑶被一位贵女刁难,气不过直接脱口而出“一丈红”这种刑罚,当时苗凌就惊得差点失态。
一丈红,是后世影视剧中常见的杜撰刑罚,正史中根本没有记载,一个大梁的古代女子,怎么会知道这种名字古怪的刑罚?
只是那时候,她没有任何证据。
后来她又借着几次见面的机会,不动声色地试探过宋瑶。
她故意提起后世的诗词,说起基础的数理知识,甚至隐晦地提过“地球是圆的”这种概念。
可宋瑶的反应要么是一片茫然,要么是答非所问,全然不似拥有现代灵魂的模样。
次数多了,苗凌也渐渐打消了疑虑,只当是自己想多了,只当那是巧合,或是宋瑶从什么偏门杂记上看来的。
可如今,看着田地里的玉米和土豆,听着那些与后世一模一样的名字,她心中的怀疑再次被点燃,而且比上次更加浓烈。
巧合?
天底下哪有这般多的巧合!
这绝不是巧合!
宋瑶绝对有问题!
苗凌心中警铃大作,她必须去确认,必须去试探。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脸上迅速调整出得体而欣喜的笑容,轻轻拉了拉身旁丈夫的衣袖。
齐王世子刘诚,作为刘靖的长兄,此刻也沉浸在两种新作物带来的巨大震撼中。
他虽从没涉及核心政务,但也深知如此高的亩产意味着什么。
见妻子示意,他回过神来。
苗凌低声道:“世子,如此祥瑞降世,乃国之幸事,更是庆王殿下与侧妃娘娘的大功德。我们是否该上前道贺?”
她语气温婉,眼神示意着不远处被众人簇拥的刘靖与宋瑶。
刘诚闻言觉得有理,点了点头。
夫妻二人便带着随从,穿过人群,朝着核心区域走去。
...
京郊的风里裹着农作物的清香,宋瑶站在玉米地边,听田庄管事细说作物长势,头上的步摇被风吹得轻轻颤动。
站在满满的食物中,就是很有安全感啊,宋瑶心中感叹。
刘靖站在她身侧,一手自然地护着她的腰,怕她不慎被田埂上的植物绊倒。
周围围了不少官员与家眷,有几位是刘靖在朝中的同僚,也有京里闻讯而来的世家子弟,个个脸上都带着讨好的笑,对着田里的玉米、土豆啧啧称奇。
“庆王殿下、宋侧妃,这作物当真是奇物!”兵部侍郎陶大人捋着胡须,语气里满是赞叹,“老夫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般高产的庄稼,若是能在全国推广,我大梁百姓何愁温饱?侧妃娘娘真是功德无量啊!”
“王大人说得是!”陶大人之子陶海冬立刻附和,“宋侧妃心系百姓,竟能寻得如此神物,这份仁心,当真是日月可鉴!
日后侧妃娘娘入主中宫,定能福泽万民,大梁定会愈发兴盛!”
提及中宫,刘靖多看了他一眼。
这小子倒是个机灵得用的。
“宋侧妃不仅貌美,更是心善,这般女子,才配得上庆王殿下!”
“是啊是啊!有宋侧妃在,殿下定能如虎添翼,日后这大梁的江山,定会愈发稳固!”
“依我看,侧妃娘娘这般功德,早已够得上正室之尊!”
宋瑶被众人夸得脸颊通红,心里却甜滋滋的。
她不懂什么朝堂规矩,也不懂什么功德配位,只知道大家都在夸她,刘靖也为她高兴,这就够了。
她抬头看向刘靖,眼底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王爷,他们都在夸我呢。”
“嗯,我的瑶瑶最棒了。”刘靖牵起她的手,十指相扣。
动作自然又亲昵,看得周围的人纷纷侧目,却没人敢说半句不是,谁不知道庆王殿下宠宋侧妃宠得无法无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是溢美之词,饶是宋瑶脸皮厚,都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索性解释道:“是王爷......”
“是本王的侧妃慧眼识珠,肯用心打理这些田地,才能让这些作物顺利生长。”刘靖捏了捏她的小手,打断她的话。
众人见状,更是卯足了劲夸赞,场面热闹非凡。
就在这时,人群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只见一对男女并肩走来。
男子身着月白锦袍,面容与刘靖有几分相似,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温吞,正是齐王世子刘诚。
他身边的女子穿着藕荷色绣折颜纹衣裙,身姿窈窕,面容清丽,正是世子妃苗凌。
...
“二弟,宋侧妃。”刘诚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听闻宋侧妃田里种出了奇物,我和拙荆特意赶来瞧瞧,果然名不虚传。如此祥瑞,实乃我大梁之福,百姓之幸,二弟功在千秋!”
刘靖见到他,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却还是颔首回礼:“大哥大嫂倒是消息灵通。”
他与这位大哥本来关系就不算亲近,刘诚眼高手低,两人虽为兄弟,却没多少共同语言。
也可能是因为上辈子的缘故,刘靖多少还是迁怒,一见他们两个就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