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划走起义攻略的视频,下一个自动播放的内容,标题有些特别:【那些令人惊艳的网文金句,哪一句会让你们最动容呢?】
“网文?”大唐太极宫,李世民看着这两个陌生的字,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他听过诗、词、赋,听过史书、诸子百家,却从未听过“网文”。
旁边的房玄龄躬身推测:“陛下,‘网’字或许与后世的某种载体有关,‘文’便是文章。想来,这‘网文’应是后世的一种书籍,大约是供人消遣的创作,就像我朝的传奇话本?”
“金句”二字倒是好理解,魏征补充道:“金句,应是文中精炼深刻、流传甚广的句子,类似名言警句。”
李世民点点头,眼中多了几分兴趣:“既是消遣之作,能有‘金句’流传,想必也有其过人之处。且看看。”
【视频里,一个拿着书卷的年轻人笑道:“网文千千万,大多确实上不了台面,多是些快意恩仇、天马行空的故事。但大浪淘沙,其中也不乏能让人记住的神书,更有几句金句,初听惊艳,再品难忘。今天,咱们就来盘点盘点——”】
[画面一黑,顿时bGm出现了]
【“第一句,来自《斗破天穹》,主角萧火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简单的一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深潭,瞬间在各朝代激起千层浪。
大秦咸阳宫,嬴政正看着复刻的世界地图,听到这句,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他想起自己少年时在赵国当人质,受尽冷眼,谁曾想他日后能一统六国,成为始皇帝?
“好一个‘莫欺少年穷’!”嬴政低声赞叹,语气里带着共鸣,“说得好!说得对!” 他转头对李斯道:“把这句话抄录下来,传遍各郡,让所有少年人都听听!” 少年的潜力,从来不可估量,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长乐宫,刘邦听到这句,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这话简直是为老子量身定做的!当年谁看得起我这个泗水亭长?结果呢?老子还不是坐了这龙椅?” 他拍着大腿,觉得这话比任何赞歌都中听。
朱棣也在点头,他当年镇守北平,谁又能想到他日后会靖难成功,入主南京?“莫欺少年穷……痛快!”
那些并非正统继位、或是出身低微的帝王,如刘秀、朱元璋,听到这句,都忍不住挺直了腰杆——这不就是在说他们吗?少年时的窘迫算什么?来日方长,总有翻身的一天!
【“第二句,来自《完美世界》——‘男儿走四方,死在哪里,葬在哪里,天下青山都一样!’”】
这句话一出,永乐年间的朱棣瞬间热血上涌,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案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
“好!说得好!”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望着北方,“男儿志在四方,马革裹尸又如何?天下青山,何处不能埋忠骨?” 他想起自己五次北伐,每次出征都抱着“不扫漠北誓不还”的念头,这句话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来人!”朱棣高声道,“传令下去,整备粮草,朕要再去草原溜达几圈!” 朱高炽刚凑过来想劝,就被他一个眼神瞪了回去——老子还没老,还能再打!
【“还是《完美世界》里的句子——‘谁在称无敌?哪个敢言不败?败在我手中之敌,从来不会被我视为对手。我给你时间追赶,直至你遥望不可见!’”】
一股睥睨天下的傲气,透过天幕扑面而来。
嬴政听到这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里是属于始皇帝的自负:“说得狂妄,却也对味。朕一统六国,败在朕手中的六国君主,配称对手吗?他们连追赶的资格都没有。”
刘彻也点头,眼中闪烁着征伐匈奴的锐光:“匈奴曾称雄漠北,如今还不是被朕赶到漠北深处?朕给他们时间,他们追得上吗?” 这等霸气,才配得上帝王的胸襟。
[雪中悍刀行—天不生我李淳罡 剑道万古如长夜]
【“来自《帝霸》——‘只手独占三千帝,双掌横推十三州!’”】
短短十五字,却透着一股气吞山河的霸气,仿佛能看到一个独步天下的身影,以一人之力压服万邦,横扫寰宇。
“!!!”
各朝代的帝王们,几乎同时攥紧了拳头,眼中燃起熊熊烈火。
“只手独占三千帝……”李世民喃喃道,胸中豪气顿生。他平定四方,被尊为天可汗,虽未到“独占三千帝”的地步,却也能体会那份俯瞰天下的快意。
朱元璋更是眼神发亮,他从乞丐到皇帝,扫平群雄,这句话里的霸道,正合他的性子:“好一个‘双掌横推十三州’!咱当年打天下,不就是凭着一双拳头,从南打到北,推平了所有不服吗?”
赵匡胤握着龙椅的扶手,指节发白。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十国的乱局,这句话里的“横推”二字,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天幕下,无论是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是守成之主,此刻都被这些金句点燃了血性。
这些句子,没有之乎者也的晦涩,没有温吞水般的平淡,有的是少年逆袭的倔强,是男儿征战的豪情,是帝王临世的霸气。它们像一把把烈火,烧得人热血沸腾。
林远靠在沙发上,听着这些熟悉的金句,忍不住跟着念了几句:“还是老书的句子带劲,现在的好多网文,都写不出这股味儿了。”
嬴政让人把所有金句都刻在咸阳宫的石柱上,要让后世子孙都看看这份气魄;
朱棣已经开始催促郑和,不仅要去北美洲,还要去更远的地方,让大明的旗帜插遍更多土地;
刘彻则对着卫青下令,再整军备,他要让匈奴知道,什么叫“遥望不可见”。
几句网文金句,没有刀光剑影,却比任何战报都更能搅动帝王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