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看着视频里华夏的强大,心里满是雀跃,转身就往楼下跑
冰箱里还剩最后一瓶冰镇肥宅快乐水,正好配这热血的场面。
“啪”地拧开瓶盖,气泡“滋滋”往上冒,他猛灌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
忍不住舒服地“哈”了一声:“爽!这才叫日子!” 慢悠悠晃回沙发,还没坐稳,
光屏就自动切了新视频,标题赫然是【工业大摸底:越摸越没底,民间藏龙卧虎!】。
“工业大摸底?”
李世民凑到光屏前,眉头微蹙,满脸好奇,“‘工业’朕知道是造器物,可‘摸底’是何意?难不成是查探民间有多少好手艺?”
他这辈子没怎么重视工匠,倒想看看后世的“工匠”能有多大能耐。
【视频开篇,解说声带着悬念:“咱华夏军工曾因一个‘小物件’犯了难——航母阻拦索。
这东西看着像根‘粗绳子’,却是航母的‘生命线’:舰载机降落时速度高达200公里每小时,体重几十吨
全靠这根阻拦索硬生生拽停,要是没它,舰载机要么掉海里,要么撞坏航母,航母直接成‘海上花瓶’。”】
画面里,舰载机呼啸着冲向航母甲板,尾钩精准勾住阻拦索,“唰”地一下停在甲板上
看得各朝代帝王直咋舌——朱元璋指着屏幕:“这铁鸟飞得这么快,一根绳子就能拽停?这‘绳子’也太结实了!”
嬴政也点头:“能扛住几十吨的力道,这材料定然不一般。”
【“可当年咱军工就是造不出合格的阻拦索,西方还趁机嘲讽——鹰酱,更是狂得很
说他们的阻拦索花了几十亿美金才研发成功,还狮子大开口:想从咱这买?1000万美元一根!”】
“1000万美元?”
嬴政猛地拍案,指节泛白,“换算成人民币就是7000多万!一根‘绳子’要这么多钱?这鹰酱是疯了还是抢钱?大秦造万里长城的麻绳,也没这么贵!”
他这辈子见惯了苛捐杂税,却没见过这么离谱的“漫天要价”,气得胸口发闷。
刘邦也咋舌:“7000万买根绳子?咱当年打天下,全军的粮草也花不了这么多!这鹰酱,是把咱当冤大头宰啊!”
【“军工试了无数次,材料换了一批又一批,就是达不到标准。
就在大家愁眉苦脸的时候,有个‘大聪明’提议:要不向民间招标?咱华夏民间藏龙卧虎,说不定有人能搞定!”】
“向民间求帮忙?”
李世民有些意外,“军工造不出的东西,民间能行?朕当年的船闸,都是找最好的官匠,从没敢指望民间工匠。”
他虽重视工匠,却也觉得“官方手艺”定比民间强,倒想看看后世能不能打破这个“规矩”。
【视频画风一转,切到一家叫“巨力索具”的民营企业厂房。
解说声带着笑意:“这家企业的工程师看到招标参数,越看越不对劲——这参数,怎么跟自家仓库里堆的‘废料’一模一样?
原来几年前,他们曾给鹰酱供过一批特种绳索,后来鹰酱突然不要了,剩下的就堆在仓库里‘吃灰’,他们也不知道这绳子能当‘阻拦索’用。”】
“废料?”
朱元璋眼睛一亮,“仓库里的废料就是军工要的阻拦索?这民间企业,藏得够深啊!咱大明要是有这本事,造火炮的铁料也不用愁了!”
【“军方带着怀疑,把这批‘废料’拉回去反复试验——结果傻眼了:每一次都能精准拽停舰载机,强度、韧性全达标,比鹰酱卖的还靠谱!
更让军方哭笑不得的是,后来才知道:当年鹰酱从巨力索具买这绳子,一根才花30万美元,转头就想以1000万美元卖给咱!”】
“30万?1000万?”
刘邦笑得直拍大腿,“这鹰酱也太能坑了!买的时候30万,卖的时候翻30多倍,当咱华夏人傻啊!”
李世民也摇头失笑:“民间企业无意间帮了大忙,还顺便拆穿了鹰酱的‘黑心算盘’,这‘摸底’摸得值!”
光屏里,军方人员看着试验数据,个个沉默——不是难过,是憋笑憋的,最后有人忍不住吐槽:“早知道民间有这宝贝,咱还费那劲研发啥?”
【“经此一事,‘工业大摸底’的提议全票通过——谁也不知道民间还有多少‘压箱底’的好东西:可能是某个小厂造的特种钢材,能抵得上军工标准
也可能是某个老师傅的独门手艺,能解决卡了几年的技术难题。用网友的话说:‘华夏工业就像个聚宝盆,越摸越惊喜,越摸越有底!’”】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刷得飞快:
“民间藏龙卧虎!巨力索具:我堆仓库的废料,竟是航母救命绳?”
“鹰酱:我中间商赚差价,赚翻了! 华夏:不好意思,你买的货,是咱民间造的。”
“工业大摸底yyds!以后别再说‘民间不如官方’,民间高手能把你惊掉下巴!”
“这就是华夏的底气:不仅有强大的军工,还有藏在民间的‘硬核力量’!”】
林远喝着快乐水,看着屏幕里的故事,忍不住点头:“这就是咱华夏的厉害之处,不仅官方厉害,民间更有无数‘扫地僧’
平时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能顶大用。这工业大摸底,摸的不是‘底’,是咱华夏人的智慧和底气!”
各朝代的帝王们也彻底服了,嬴政不再骂鹰酱“抢钱”,转而感慨“民间竟有此能工巧匠”;李世民不再质疑“民间不如官方”
反而觉得“后世这‘全民出力’的法子,比朕的官匠制度更厉害”;朱元璋则琢磨着“要是大明也搞‘摸底’,说不定能造出更好的农具和兵器”。
华夏的强大,从不是靠某一个部门、某一群人,而是靠每一个普通人的智慧
无论是军工的研发人员,还是民间的企业工匠,他们凑在一起,就是华夏最硬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