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时,卫生部那间最大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人,除了部长陈济棠、副部长何敬之、各司司长、重要顾问外,还有几位来自军政部、赈济委员会的官员,以及那位格外引人注目的美国顾问汤姆森。显然,这次部务扩大会议的规格远超寻常。
林闻溪坐在陈济棠下首指定的位置,面前放着那份公开的汇报稿,而贴身处,那份关乎国运的绝密情报与证据,则如同沉默的火山。
会议伊始,陈济棠率先定调,以饱满的热情再次肯定了林闻溪在渭北取得的“巨大成功”,强调了其对于“探索适合我国情的战时医疗道路”的重大意义,并要求与会同仁“认真听取汇报,积极建言献策,共商推广大计”。
轮到林闻溪发言。他起身,首先展示了那份精心准备的公开报告,用清晰而沉稳的声音,介绍了渭北试点在霍乱防治、资源整合、降低死亡率、提升基层医疗可及性等方面的数据和成果。他尽量用客观、严谨的语言,避免过度渲染。
起初,会场里还算安静,几位官员微微颔首,似乎表示认可。但当林闻溪话锋一转,试图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危机时,气氛开始变得微妙。
“……综上所述,渭北试点初步证明,中西医结合之路在战时条件下切实可行,且效益显着。然,”林闻溪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全场,“吾等亦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所应对之疫情,仍属常态范畴。近日,通过特殊渠道,我们获知了一些极其令人不安的信息,表明日寇正在谋划规模更大、手段更为酷烈之生物战计划,其代号可能为——”
“林专员!”何敬之突然出声打断,脸上带着一丝不耐烦的笑容,“今天是总结渭北成功经验的会议,目的是研讨推广事宜。那些未经证实、道听途说的所谓‘情报’,虚无缥缈,耸人听闻,放在如此严肃的场合讨论,是否有些不合时宜?徒然扰乱人心,于实事无补啊。”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试图将“樱花计划”定性为不值一提的谣言。
林闻溪强压怒火,沉声道:“何副部长,此事绝非空穴来风。我们有理由相信,敌人正在研发毒性更强、传播方式更隐蔽的新型细菌武器,并计划在不久之后,针对我大后方核心区域发动大规模攻击!此事关乎国家存亡,绝非危言耸听!”
他顿了顿,决定抛出一部分证据:“我们在西北黑水峪军营处理的疫情,其毒株特性已显异常,与普通疫情迥异,样本就在——”
“样本?”一位来自军政部的官员皱起了眉头,语气带着官僚特有的谨慎,“林专员,涉及军事生物方面的事务,敏感且复杂。样本的采集、保存、送检,都需要极其严格的程序和权威部门的鉴定。你私自采集的样本,其来源是否可靠?程序是否合规?能否作为有效证据?万一有误,引发误判,责任谁负?”
他的话,立刻引来了几声附和。
“是啊,林专员,医疗上的事情,还是要讲究科学和证据链。” “眼下当务之急,是巩固渭北成果,逐步推广。至于未来的威胁,自有情报部门和军事部门去操心。我们卫生部,做好分内之事即可。”
质疑声此起彼伏,核心观点只有一个:不相信、不重视、不愿节外生枝。
林闻溪看到,就连陈济棠部长,此刻也眉头紧锁,似乎觉得他有些操之过急,在如此多外部人员面前抛出如此重磅且未经完全证实的情报,策略上有所失当。
汤姆森顾问则歪着头,用英语对旁边的戴维森低声说:“生物战?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即使是真的,缺乏国际社会的共同调查和确认,也很难采取有效行动。而且,中医……能应对这种级别的威胁吗?”他的语气充满了怀疑。
林闻溪感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怀揣着足以拯救千万人性命的绝密情报,却仿佛在对着一个隔音良好的房间呐喊。官僚体系的惰性、派系斗争的掣肘、学术上的偏见、以及事不关己的冷漠,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的警告牢牢困住,消解于无形。
何敬之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总结道:“林专员忧国忧民,其心可嘉。但兹事体大,确需谨慎。这样吧,你所说的……呃……情报,可以形成一份内部报告,按程序提交上来,部里会……‘研究研究’。当务之急,我们还是集中精力讨论一下渭北经验如何在其他条件相似的地区稳妥推广吧。诸位意下如何?”
“附议!” “理应如此!” “稳妥第一!”
大多数人纷纷点头,显然更愿意讨论看得见、摸得着,且不易惹麻烦的“推广”问题。
林闻溪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明白了,在这间会议室里,他无法指望得到立即的、果断的响应。正式的、官僚化的渠道,已经被堵死,或者说,被拖延战术巧妙地化解了。
冷遇。 他遭遇了彻头彻尾的冷遇。他的警告被无视,他的证据被质疑,他的 urgency(紧迫感)被当作不合时宜的聒噪。
会议接下来的时间,他如同一个局外人,看着众人围绕着“推广”的细节——经费如何划分、人员如何调配、如何考核——争论不休,却无人再关心那即将到来的、迫在眉睫的灭顶之灾。
他紧紧攥着拳,指甲几乎嵌进掌心。贴身处的那份绝密情报,此刻变得无比滚烫,也无比沉重。
部内的通报之路,已然走不通了。
他必须另寻他途!必须在“樱花”绽放之前,找到能真正采取行动的力量!
会议在一片看似务实、实则麻木的气氛中结束。林闻溪面无表情地收拾着文件,心中却已下定了一个决心。
既然庙堂之上无人倾听,那他便要去寻找能听见这警报的地方。
哪怕那地方,隐藏在迷雾重重的险境之中。
第二十三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