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渺道人的讲道,持续了整整一年。
这一年,对于太玄门十万弟子而言,如同沐浴在大道甘霖之中,是一场难以想象的造化。大乘期修士对天地法则的深刻理解与阐述,字字珠玑,直指本源,许多困扰弟子们多年的修行关隘,在道音中悄然瓦解。
演道广场上,异象几乎从未间断。时而灵气化雨,滋润干涸的丹田;时而道纹显化,启迪蒙昧的神魂;时而天花乱坠,助长修为境界。每日都有弟子气息勃发,当场突破,从炼气到筑基,从筑基到金丹,甚至不乏金丹破元婴、元婴化化神的惊人景象!整个广场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修为提升熔炉,集体道行的飞跃肉眼可见。
新加入的三位渡劫客卿——枯木、凌锋、柔水,收获尤为巨大。他们卡在当前境界少的数百年,多的已近千年,本源都有所亏损。云渺道人从大乘高度阐述的法则至理,如同为他们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许多以往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豁然开朗。枯木道人那凝滞已久的渡劫中期法力开始重新变得活泼,凌锋道人的剑意更加凝练纯粹,柔水道人对水之法则的感悟更深一层。三人对太玄门的归属感与日俱增,闭关消化所得时,脸上都带着满足与希望。
一年期满,云渺道人的道音缓缓消散。他并未多言,身影悄然隐去,进入紫霄宫深处,开始为期九年的闭关,全力积蓄法力,准备应对那最终的飞升之劫。
整个宗门却依旧沉浸在道韵余味之中,无数弟子闭关消化,巩固暴涨的修为。宗门的整体实力,经过这一年,已然发生了质的飞跃!化神期修士数量突破百人,合体期新增十余人,甚至连炼虚期的长老,都有两位在道韵滋养与资源倾斜下,成功触摸到了渡劫的门槛,开始闭死关冲击!
云渺师叔祖讲道之功,泽被全宗,恩同再造!
然而,所有高层都清楚,云渺师叔祖闭关,意味着那十年的倒计时,已然过去一年。剩下的九年,至关重要。
这一日,王峰的身影,出现在了那座高台之上。
他没有云渺道人那般与天地相合的浩瀚道韵,气息反而更加内敛平和,如同邻家青年。但当他目光扫过下方再次齐聚的十万弟子时,一股无形的、令人心安的力量悄然弥漫。
“云渺师兄大道煌煌,已为诸位指明前路根基。”王峰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然大道三千,条条可通混元。今日起,由我接续讲道二年。我所讲,或与师兄有所不同,乃我自身修行的一些浅见与……另类思路,希望能为诸位开阔眼界,触类旁通。”
弟子们屏息凝神,充满期待。王峰师叔祖的传奇经历早已传遍宗门,以炼虚逆战渡劫,初入渡劫便可斩同阶,他的道,必然非同凡响!
王峰的讲道,开始了。
他并未直接从高深的法则讲起,反而从最基础的“认知世界”开始。他讲述如何细致入微地观察灵气流动的轨迹与频率,如何以神念精确测量法术威力的衰减曲线,如何通过反复试验比对不同药材药性融合的最佳配比与能量反应……
他引入了许多弟子们从未听过的概念:“数据”、“模型”、“效率”、“优化”、“可重复性”……他鼓励弟子们不要盲目遵循古籍或师尊教导,而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用实际效果来验证道法,用最优方案来提升修炼效率。
起初,许多弟子,尤其是修炼传统功法多年的老弟子,听得云里雾里,甚至觉得有些“离经叛道”。修炼不就是感悟天道,吸纳灵气,突破境界吗?为何要如此繁琐?
但很快,王峰开始展示这些“另类思路”的实际效果。
他随手布置了一个最基础的聚灵阵,然后通过微调几个阵纹的角度与灵力输出频率,在弟子们难以置信的目光中,让该聚灵阵的效率提升了整整三成!
他讲解一道低阶火球术,通过分析火焰燃烧的耗氧量、热量传导速率、灵力转化比率,优化了施法手势与灵力输出节点,使同样灵力消耗下的火球术威力提升了一半,施法速度更快!
他甚至当众炼制一炉最基础的“凝气丹”,不用丹炉,仅以神念操控火焰与药液,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化学实验,将每一步的反应温度、时间、药液融合状态都控制在极致,最终成丹率十成,且丹药品相远超寻常!
事实胜于雄辩!
台下弟子们的眼神,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为震惊,再到狂热!
原来,修行还可以这样?!
原来,通过如此精确的计算和优化,就能让修炼事半功倍?!
原来,丹器符阵,并非完全依赖虚无缥缈的“感觉”和“经验”,竟然可以如此“清晰”和“可控”?!
新入门的弟子,思维尚未被完全固化,接受最快,一个个眼睛发光,如同发现了新世界的大门。许多低阶弟子按照王峰讲述的方法尝试,修炼速度果然显着提升!
就连高阶修士,也陷入了沉思。枯木道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枯槁的手掌,似乎在思考如何用这种“优化”的思路,来梳理自己那凝滞的法力。凌锋道人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琢磨着剑招的灵力运行路径是否还有“优化空间”。柔水道人则对王峰提到的“流体力学”、“能量传导效率”等概念产生了极大兴趣。
王峰的讲道,仿佛在太玄门这片传统的修仙土壤中,播下了一颗名为“科学思维”的种子。它不否定传统的感悟与心境修炼,而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其高效的辅助工具和认知角度。
两年时间,在王峰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道中飞快流逝。弟子们不仅修为在稳步提升,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效率与实证的思维模式,开始在宗门内悄然萌芽、扩散。
丹堂的炼丹师们开始尝试记录详细的炼丹数据,分析成败规律;器堂的炼器师开始研究材料的最佳配比与能量导通结构;阵堂的弟子们开始用数学模型计算阵纹布局的最优解;甚至连修炼功法的弟子,都会下意识地琢磨如何更高效地运转周天,减少灵力损耗……
太玄门的修炼氛围,正在发生一种微妙而深刻的改变。
两年讲道期满,王峰看着台下那些眼神更加明亮、思维更加活跃的弟子,心中欣慰。他知道,铺垫已经完成。
这一日,讲道结束后,他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对玄清真人及诸位核心长老道:
“传统道法,乃根基所在,不可偏废。然当今之世,强敌环伺,我太玄门欲稳坐圣地之位,乃至更进一步,除苦修不辍外,或需开辟新径,以奇制胜。”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温和却坚定:“我欲于宗门内,另设一‘格物院’,取‘格物致知’之意,专司研究天地万物运行之至理,探究灵气、法则、能量之本质,以期将我所讲之‘另类思路’,系统化、体系化,并应用于炼丹、炼器、阵法、乃至修行功法之中,或可大幅提升我宗整体效率与实力。”
“此举或与传统有别,然大道包容,唯实效尔。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推行“科技修真”理念的蓝图,在王峰长达两年的铺垫后,终于正式提上了议程!一个将彻底改变太玄门乃至整个修真界格局的新篇章,即将拉开序幕!而距离云渺道人飞升之期,还剩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