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于紫霄宫深处,刚刚将最后一缕混沌道火打入为玄清真人量身炼制的“太清镇魔印”中,使其品质提升至通天灵宝巅峰,忽然心有所感,动作微微一顿。
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状态,自然而然地降临。他并未刻意运功,心神却仿佛被一股温和而浩瀚的力量牵引着,超脱了肉身束缚,超越了时空限制,向着冥冥中不可知的高处“上升”。
眼前不再是炼器室的景象,而是化为一片无垠的、色彩无法形容的瑰丽虚空。在这片虚空的极遥远处,一座巨大无比、古朴浩瀚、散发着无尽威严与神圣气息的白玉门户的虚影,若隐若现。
仙门!
虽只是极其淡薄的虚影,远不如云渺师兄飞升时那般凝实清晰,但其散发出的那种高渺、超脱、引领向上的道韵,却一般无二!王峰甚至能隐约感觉到,那门户之后,是一个更加广阔、更加高级、法则更加完善的宏大世界。
与此同时,一种与此界天道之间愈发明显的“疏离感”与“排斥感”也变得清晰起来。仿佛他这具已然大乘圆满的仙体,与此界的法则渐渐变得“格格不入”,天地万物都在以一种温和却不容置疑的方式,催促着他“离开”。
这种感应玄之又玄,无法以言语精确描述,却真实不虚地烙印在他的道心深处。
三年。
他无比清晰地感知到,大约三年之后,那仙门虚影便将彻底凝实,降临此界,接引他飞升而去。这是天道法则的运转,是大乘修士圆满后的必然归宿,无可更改,亦无需更改。
王峰的心神自那玄妙状态中缓缓退出,重新“回归”炼器室。他睁开双眼,眸中平静无波,唯有对前路的了然。
“三年么…时间倒是刚好。”他轻声自语,并无太多感慨或不舍。修行至今,他早已明白飞升是必然的终点,亦是全新的起点。宗门后事已然安排妥当,镇派仙器已成,核心长老的法宝也已强化,弟子门人人才辈出,更有“科技修真”的种子已然播下…他已尽了所能,为太玄门铺就了足够坚实的道路。
剩下的三年,他需更进一步夯实宗门根基,尤其是要确保那“格物院”引领的新道路,能够真正扎根发芽,成为太玄门未来区别于其他圣地、持续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他收起刚刚炼成的太清镇魔印,并未立刻出关,而是神念微动,悄然覆盖了整个太玄新宗,尤其是格物院所在的“百工谷”。
谷内景象,与他闭关前已大不相同。不再是几座偏殿,而是连绵成片的奇特建筑群。有的建筑如同巨大的蜂巢,内部是高度自动化的炼丹流水线,弟子们只需监控阵法核心,调整参数,大批量的基础丹药便能稳定产出;有的建筑则如同炼器工坊,标准化的法宝构件在灵能传送带上流动,由弟子进行最后的符文铭刻与组装;更有巨大的演算大厅,内部布满了由灵石驱动的精密计算法阵(司徒炼称之为“灵脑”),无数弟子正在其上推演着功法优化模型、阵法结构解析、药性反应方程式…
虽然整体还显得有些粗糙,许多地方仍需传统修士手段辅助,但其展现出的“标准化”、“规模化”、“数据化”的雏形,已与传统宗门的生产修行模式截然不同。
王峰的神念重点关注了几个由他提出构想、格物院负责实施的项目:
其一,“灵能网络”雏形。以特殊炼制的“通讯玉符”为核心,通过布置在宗门各处的“中转阵塔”,已实现了宗门核心区域内的即时文字与神识讯息传递,虽然范围有限,却已极大提升了效率。
其二,“功法优化模拟”。利用“灵脑”计算集群,对太玄门几种基础功法进行海量数据推演,已成功优化了《凝元诀》的三个周天运行路径,使其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五。
其三,“新型防御阵法”。基于对魔气侵蚀、能量冲击的大量数据分析,设计出的“菱镜折射防御阵”,已在宗门外围一处试验性布置,能更高效地偏转、分散攻击能量。
成果初显!虽然还未诞生颠覆性的成果,但这种全新的思维与工作模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许多弟子,尤其是年轻弟子的思维方式。
王峰收回神念,眼中露出满意之色。这条路,走对了。
他缓缓起身,结束了这次长达四年的闭关。炼器室石门开启,柔和的天光映入。
早已感知到他出关的玄清真人、枯木道人、司徒炼等核心高层,已恭敬等候在外。
“恭迎师叔祖(前辈)出关!”
王峰目光扫过众人,微微一笑,将炼制好的太清镇魔印递给玄清:“玄清,此印予你,好生祭炼。”
玄清接过宝印,稍一感知便知其强大,激动道:“谢师叔祖厚赐!”
王峰又对司徒炼道:“格物院做得不错。那些成果,我都看到了。”
司徒炼受宠若惊,连忙躬身:“全赖师叔祖指引方向,弟子等只是依令而行。”
王峰颔首,对众人道:“随我去百工谷看看。有些想法,或许可在最后这几年,尝试推行下去。”
他并未提及飞升之期,但众人皆能感觉到,师叔祖似乎更加紧迫了。他们不敢多问,恭敬应命,簇拥着王峰,化作道道流光,飞向那象征着太玄门未来的百工谷。
三年时光,于大乘修士而言,短暂如白驹过隙。王峰决定将这最后的时间,用于夯实这条通往未来的新路,让“科技修真”的理念,在太玄门真正扎下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