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火秘殿,技研坊内。随着墨衡长老的首肯与支持,由玄龟子执事牵头、王峰(星火七)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技术改进小组”正式成立。小组暂时只有他们两人,但权限颇高,可直接调用分部储备的各类炼器材料与典籍。
玄龟子执事对此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在地仙初期停滞四千年,突破至地仙中期后,心境豁然开朗,思维也愈发活跃。王峰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却又效果显着的优化思路,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炼器与阵法之道上另一条充满可能性的路径。
小组的第一个项目,便从王峰之前私下琢磨的那个“自动巡逻触发警报”的小装置开始。
在玄龟子的专属炼器室内,王峰将自己那个半成品——一个由简陋傀偶框架和一个粗糙的光线感应阵盘模块拼凑起来的小东西,拿了出来。
“前辈,这便是晚辈之前瞎琢磨的。”王峰有些不好意思地介绍道,“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它能自己沿着固定路线巡逻,一旦周围光线有较大变化(比如有人影遮挡),就触发警报。但…感应阵盘的反应总是太慢,或者误报太多。”
玄龟子接过那简陋的装置,仔细探查了一番,眼中非但没有轻视,反而精光更盛。
“自行巡逻…光线变化触发…”他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异,“此想法…看似简单,却…却近乎于‘伪灵智’之雏形啊!”
“伪灵智?”王峰有些不解。
玄龟子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星火七,你可知在仙界,欲使法宝、仙傀乃至阵盘,具备一丝‘自主判断’、‘依境应变’之能,常规途径为何?”
王峰摇头。
“唯有诞生‘器灵’!”玄龟子沉声道,“然,器灵之生,何其难也!不仅对于物品的原材料有很高近乎苛刻的要求,还需以心神契合之宝材为基,经修士(无论修为高低)以自身心神、仙元、乃至一丝本命魂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温养祭炼,过程动辄数万载!且成功几率渺茫,百不存一!”
他语气沉重:“一旦诞生,器灵便与宿主心神相连,威力固然无穷,却也珍贵异常,堪称修士第二生命!岂会轻易用于日常警戒、潜伏侦察这等消耗性、风险性极高的任务?损耗了,便是无法挽回的重创!故而,拥有器灵之宝,皆是压箱底的杀手锏,绝非等闲可用之物!”
他指着那简陋的装置:“而你这想法,竟欲通过符文组合、能量流转、状态切换…这些‘死物’的巧妙衔接与逻辑编排,模拟出类似‘遇此境则行此事’的‘伪灵智反应’!此思路…简直是另辟蹊径,匪夷所思!虽远不及真正器灵那般灵动强大,却胜在…可量产!成本低廉!可堪消耗!此物若成,用于外围警戒、区域侦察、传递信号等日常琐碎却至关重要的任务,价值无可估量!难怪…难怪墨衡长老与我皆如此震惊!”
王峰心中恍然。原来在仙界,实现自动化功能竟如此困难且代价高昂,需要依赖耗时万年、几率渺茫的器灵孕育!自己来自地球的“程序化逻辑控制”思维,在这里竟显得如此超前和独特,且极具实用价值!
“晚辈…晚辈未曾想如此深远…”王峰如实道。
玄龟子摆摆手,依旧激动:“无妨!无妨!此乃天马行空之妙想!正因常人不敢想,方能成非常之事!来,星火七,细细与老夫说说,你原本设想它该如何运作?”
王峰整理了一下思路,尽量用仙界的术语描述:“晚辈设想,其核心需一枚小型‘同频灵晶’,但无需承载复杂指令,只需记录一段最简单的‘循环路径符文’和‘警戒状态符文’。巡逻时,依路径循环移动;移动至特定点位时,激活警戒状态,此时其携带的‘微光感应阵’开始工作;若感应到光线骤变,则激发‘警示符’,发出警报。”
玄龟子听得极为认真,不时点头,手指在空中虚划,推演着符文组合:“循环路径…状态切换…条件触发…妙!虽简单,却将傀、阵、符三者初步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感知-判断-响应’链条!此思路,与传统炼制单一功能的傀或阵,截然不同!”
他越说越兴奋:“感应迟缓、误报过多,问题应出在‘微光感应阵’的符文灵敏度与抗干扰设计上,以及各模块间的能量流转与指令衔接!无妨!此乃细节,可逐一优化!”
接下来的日子,技研坊深处的一间炼器室,成了玄龟子与王峰最常待的地方。
玄龟子负责主导设计与核心符文的构建。他根据地仙级的深厚炼器造诣,重新设计了整个装置的架构。王峰则在一旁协助,负责提出想法、测试效果、并从“逻辑顺畅”与“用户体验”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他的地球思维在细节优化上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两人一个经验老道、技艺精湛,一个思维跳脱、注重逻辑与细节,配合得越发默契。
经过数十次的失败、调整、再测试,第一台改进版的“自动巡哨傀”终于诞生了!
它仅有拳头大小,形如一只精致的竹编蜘蛛,通体呈淡青色,移动时几乎无声。测试中,它完美地执行了巡逻、警戒、触发的全过程,反应灵敏,误差极小,持续工作时间长达十二个时辰!
“成了!真的成了!”玄龟子捧着那台小巧精致的巡哨傀,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自主巡逻!条件触发!反应灵敏!误差极小!能耗低下!虽无真正器灵,却已具‘伪灵智’之雏形!此物…理念开创,意义非凡!”
然而,就在两人准备庆祝并开始优化量产工艺时,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
当他们尝试将“巡逻路径”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增加多个巡逻点、遇到障碍绕行、甚至根据不同情况执行不同警戒模式)时,问题出现了。
那枚“微缩同频灵晶”内铭刻的简单符文组合,似乎达到了其承载能力的极限!多条指令交织在一起,运行时偶尔会出现“指令冲突”或“能量流转紊乱”,导致巡哨傀动作卡顿、甚至短暂失控。
“不妙…”玄龟子眉头紧锁,“灵晶内核的‘指令符文基底’承载能力有限!若要实现更复杂的‘伪灵智’行为,需铭刻更多、更复杂的复合符文组…但如此一来,符文线条过于密集,能量流转极易互相干扰,稳定性骤降!此乃基础材质的局限…除非能找到更高级的‘多核灵晶’或‘分神玉’作为核心,但那些材料…太过珍稀,绝非量产所能承受。”
王峰也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问题的本质——这就像地球早期计算机的处理器性能瓶颈,无法运行更复杂的程序。在仙界,则体现在灵晶材质与符文密度的物理极限上。
接连数日,玄龟子尝试了多种符文优化方案,皆效果不佳。要么简化指令牺牲功能,要么就得承受不稳定的风险。项目一时陷入了僵局。
这一日,王峰凝视着那枚微缩灵晶上密密麻麻、几乎纠缠在一起的符文线条,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既然无法在单核上无限堆叠复杂度,能否…将功能模块化?用多个简单的灵晶核心,分别负责不同任务,再通过一个简单的“调度符文”进行协调?
这个想法,源自地球的“分布式处理”和“模块化设计”理念。
他立刻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玄龟子:“前辈,晚辈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既然单一灵晶承载复杂指令易生紊乱,我们可否…尝试使用两枚甚至三枚更小、更简单的‘基础灵晶’?”
“多枚灵晶?”玄龟子一怔,“同时操控多核?这…神识负担且不说,其协同…”
“并非同时精细操控。”王峰解释道,“晚辈设想,一枚灵晶,专司‘移动控制’,只负责循最简单路径移动;另一枚灵晶,专司‘状态感应与判断’,负责监控光线变化并做出触发决定;两枚灵晶之间,通过一组极简单的‘状态同步符文’进行联系。例如,移动灵晶到达警戒点后,发送一个‘就位’信号给感应灵晶;感应灵晶触发警报后,发送一个‘完毕’信号给移动灵晶,令其继续巡逻…如此,是否可将复杂任务分解,降低单一灵晶的负荷?”
玄龟子听完,眼中猛地爆发出璀璨的精光!他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呆立当场,半晌,才猛地一拍大腿!
“分而治之!各司其职!协同运作!妙啊!妙啊!星火七!你…你此法…简直是化繁为简,点石成金!”他激动得语无伦次,“如此一来,对单一灵晶的要求大大降低!稳定性反而提升!虽增加了灵晶数量与协同符文的复杂度,但总体难度与成本,远低于寻找一枚高级多核灵晶!此思路…简直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范式’啊!”
他如同着魔般,立刻扑到工作台前,开始疯狂推演这种“多核协同”方案的可行性。
然而,推演片刻后,玄龟子又皱起了眉头:“协同符文的时序…信号传递的延迟…能量隔离…这些细节问题颇为棘手,需大量计算与试验…”
王峰也凝神思考。这些问题,涉及到底层的“系统时序”、“通信协议”和“资源隔离”,确实复杂。
“前辈,”王峰沉吟道,“此方案涉及大量细节推敲与优化,晚辈需静心思考,梳理其中关窍。可否容晚辈闭关一段时日,专心思索此‘多核协同’架构的详细实现方案?待有所得,再出关与前辈一同验证?”
玄龟子闻言,从狂热中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确实如此。这种全新的架构设计,绝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静心推演与计算。他看向王峰,眼中满是赞赏与期待:“善!大善!正该如此!此等开创性工作,正需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你且去闭关!需要什么材料、典籍,尽管开口!老夫等你佳音!”
于是,王峰并未为了提升修为而闭关,而是为了攻克“自动巡哨傀”多核协同的技术难题,向墨衡长老申请了进入“源火静修室”的权限。
墨衡长老听闻原委,对王峰这种为技术攻关而潜心钻研的精神大为赞赏,立刻批准,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
源火静修室内,混沌气息依旧浓郁。但王峰此次闭关的目的,并非吸纳仙元,而是极致地催动神识与算力!
他盘膝而坐,面前悬浮着数枚空白玉简和那枚微缩同频灵晶的结构图。神识高度集中,脑海中无数符文流转、组合、推演…
他需要设计出:
最稳定、最简练的“移动控制”核心符文组。
最灵敏、最抗干扰的“感应判断”核心符文组。
最关键、最可靠的“双核同步通信协议符文”——如何确保信号准确传递、时序正确、互不干扰。
这需要他将地球所知的计算机架构、通信协议等概念,用仙界的符文语言进行“翻译”和“再创造”。这是一个极其烧脑的过程。
时间在静室中悄然流逝。王峰完全沉浸在了这种“跨界”的技术攻关之中。一次次推演,一次次模拟,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优化…
他不知此次闭关需要多久,但他知道,一旦成功,不仅“自动巡哨傀”将迎来质的飞跃,或许…还能为“薪火”组织的其他技术领域,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