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染霜林赤影飘,金瞳衔月过溪桥。
尾翻枫叶千重火,爪踏云泥半步谣!
不羡人间春酒暖,独贪丘壑野风寥。
忽闻犬吠穿林樾,化作流霞上碧霄!
颜景祥一直以来都在承受着人世间的苦难,而王大东和王书记却始终对他保持着关注。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约半年之久,天气已经进入到了2009年的七月份,王大东察觉到颜景祥的变化已经接近完成,此时的颜景祥甚至已经能够勉强地歪歪斜斜地行走了。
就在这一天,王大东决定要与颜景祥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以便彻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于是,王大东特意准备了一些酒菜,亲自前往颜景祥的家中。
当王大东到达颜景祥家时,颜景祥热情地迎接了他。两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畅所欲言。他们的话题从好人、坏人、恶人聊到小人,从人生的起伏谈到成家立业的重要性,从邻居朋友的相处谈到亲戚故旧的关系,甚至从生命的诞生谈到死亡的不可避免。
在这场漫长的对话中,王大东深刻地感受到颜景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那个人人讨厌的坏人、恶人、小人,而是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看到颜景祥的转变,王大东心中十分欣慰。他决定帮助颜景祥彻底治愈腿伤,让他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行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颜景祥的腿伤终于完全康复了。
令人奇怪的是,在颜景祥生病受伤的这半年里,村子里的用电情况竟然异常正常,没有出现任何一点问题。这似乎是一种巧合,但也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安排。
进入八月份,秦岭山区的大雨愈发频繁,如瓢泼般倾泻而下。天空仿佛被撕裂了一个巨大的口子,无尽的雨水从那道口子中喷涌而出,狠狠地砸向大地。这雨势凶猛异常,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王大东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他与王胜时常冒着大雨外出探寻情况。然而,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收获却甚微。或许是秦岭太过广袤无垠,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隐藏在这片神秘的山脉之中的未知事物太多太多,想要寻觅那些未知的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一天,王大东像往常一样,妥善安排好卫生所的工作后,便与王胜一同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首先抵达了王庄镇,这个小镇虽然不大,却也有着繁华的一面。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王大东和王胜在这里购买了大量的日用品和美味佳肴,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的繁华都装入他们的小世界里。
接着,他们计划用一周的时间,向西探测数百公里。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王大东和王胜并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有所发展。
秦岭山脉的秋天恰似一位迫不及待的使者,早早地降临了。立秋刚过,清晨的凉意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王大东和王胜在一座没有多少香火的山神庙里休憩,这座山神庙虽然有些破旧,但却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时光荏苒,转眼已到第三日。他静静地站在山神庙前,目光凝视着庙外那如金蝶般飘落的枯黄树叶,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刚刚进入子时,万籁俱寂,连一丝风都没有。然而,就在这静谧的时刻,一阵突如其来的异响骤然划破了夜空的宁静。那声音像是枯枝断裂的脆响,紧接着是重物坠地的沉闷声响,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
王大东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借着如水的月光,缓缓地踱步到庙门口,警惕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几丈外的地上,一团赤红色的身影正拼命地往荆棘丛里钻。那身影蓬松的尾巴拖出一条蜿蜒的血痕,在月光的映照下,宛如在大地上绘制一幅悲壮的画卷。
王大东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狐狸!这只狐狸毛色红得恰似燃烧的火焰,鲜艳夺目,却比寻常的山狐大上一圈,宛如一只来自神秘世界的精灵。它的左前爪血肉模糊,仿佛被撕裂的布条,显然是受了重伤。
此刻,狐狸似乎察觉到了王大东的存在,它转过头,望向他。那琥珀色的瞳孔里,竟然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凝聚着几分凄厉,恰似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老猎户说得果然没错,这畜生竟然通人性。”王大东不禁感叹道,脑海中浮现出一日前在山脚下偶遇的那位老猎户。那人身形佝偻,瘸着一条腿,腰间悬挂着半张狐皮,仿佛是一位历经沧桑的隐士。
当时,老猎户神秘兮兮地对他说:“西边崖下有只火狐,见者有福。”王大东只当这是山间的奇谈怪论,并未在意。然而此刻,他却觉得这似乎是命运的安排,一次宿命般的相遇。
正当王大东凝视着眼前的狐狸时,它突然发出一阵幼兽般的呜咽,那声音清脆而又凄凉,让人听了心生怜悯。紧接着,狐狸的身子剧烈颤抖起来,仿佛风中的残烛一般,随时都可能熄灭。
王大东的目光落在狐狸的腹侧,只见那里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正不断地从伤口中涌出,染红了周围的草地。这伤口看上去像是被利剑刺穿,如此严重的伤势,对于这只小小的狐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就在王大东为狐狸的伤势担忧时,它突然挣扎着想要起身。然而,由于伤势过重,它的身体就像泄气的皮球一样,刚一起身便又栽倒在湿漉漉的草地上。
王大东见状,心中一阵酸楚,他鬼使神差地跨前一步,将手中那半只烧鸡轻轻地放在狐狸的跟前。然而,令他意外的是,狐狸并没有去吃那烧鸡,反而用它那小巧的鼻尖顶了顶他的手背,仿佛在表达着某种感激之情。
那温热的呼吸扫过王大东的掌心,恰似微风轻拂,竟让他有一种被亲吻的感觉。这种奇妙的触感,让王大东不禁为之动容。
然而就在这一刹那间,王大东的怀中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他不由得低下头去查看,结果却惊讶地发现,那只红狐不知何时竟像个顽皮的孩子一样,悄悄地钻进了他的衣襟里。
此刻,红狐正用它那毛茸茸的小脑袋,轻轻地蹭着王大东的胸口,喉咙里还发出一阵撒娇般的呜呜声。这声音虽然细微,但却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不禁心生怜爱之情。
王大东见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觉得后背仿佛被冷汗浸透了一般,湿漉漉的。他低头凝视着怀中的红狐,只见那畜生紧闭着双眼,宛如沉睡一般,而原本鲜血直流的伤口处,此刻却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渐渐地止住了血。
王大东的脑海中突然闪过老猎户曾经说过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柔地抚摸着狐狸头顶那如丝般光滑的皮毛,嘴里轻声呢喃道:“小家伙,咱们也算是经历过生死的伙伴了。”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幕缓缓降下,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无尽的黑暗吞噬。王大东在山神庙里燃起熊熊旺火,那火焰如同一条咆哮的火龙,张牙舞爪地想要驱散这无尽的黑暗。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随身携带的金疮药,轻轻地为红狐敷上。狐狸竟然出奇地温顺,如同一个乖巧的孩子,任由他包扎伤口,偶尔还用那小巧的鼻尖轻轻触碰他的手腕,仿佛在向他表达感激之情。火塘里的松枝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宛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为这场生死之交的邂逅欢呼,火光映照下,庙内的光影如翩翩起舞的精灵般摇曳生姿,美轮美奂。
五更时分,夜幕逐渐褪去,黎明的曙光悄然降临。经过一场雨的洗礼,天空变得格外湛蓝,云朵洁白如雪,仿佛被洗净了一般。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王大东在睡梦中悠悠转醒,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却突然惊觉原本应该在那里的东西已经消失不见。他的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匆忙起身,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庙门口。只见那只红狐亭亭玉立于庙门口,宛如一团燃烧的火焰,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它那如火焰般绚丽的皮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是由无数细小的宝石编织而成。
阳光透过狐狸的身体,将它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那影子如同狐狸本身一样灵动,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狐狸似乎察觉到了王大东的目光,它缓缓转过头来,与他对视。那琥珀色的瞳孔宛如两颗璀璨的宝石,在初升的朝阳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当它的目光与王大东交汇的瞬间,时间似乎都凝固了。
就在王大东惊愕之际,狐狸突然开口说话了。它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清泉流淌,在寂静的清晨中显得格外动听。
“恩公救命之恩,小女没齿难忘。”狐狸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真挚的感激之情,“他日若有需要,只需在崖顶高呼三声火狐,小女必当全力以赴。”
王大东惊愕得连连后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搡着,他手中紧握着的宝剑也在瞬间失手落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如同银铃一般,在这静谧的山林间回荡着。
待他回过神来,定睛再看时,那只红狐却已如一道红色的闪电般,以惊人的速度跃入了松林之中。眨眼间,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几片如火焰般艳丽的狐毛,宛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轻轻地飘落在王大东的脚边。
庙外,山雀欢快的啼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只红狐送行。东方天际,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将整个秦岭山脉染成了一片火红的海洋。那金红的光芒,如同大自然打翻了染缸,将这天地间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王大东凝视着那几片狐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有些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命运赐予的一份珍贵礼物。这只红狐的出现,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就在这时,一旁的王胜开口说道:“仙人呀!您看这只红狐如此灵动可爱,不如将它放入您的小世界中吧,那里空旷得很,正好可以让它自由驰骋。”
王大东听到这些话后,心中猛地一颤。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在给红狐治疗伤势时,竟然完全忽略了它的修为情况。这只红狐显然并非普通的狐狸,它必定拥有某种特殊的能力或者背景。
王大东不禁懊悔不已,他怎么会如此粗心大意呢?竟然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留意到。他暗自思忖着,如果能够早一点发现红狐的特殊之处,或许就能更好地了解它,甚至可能与它建立更深厚的联系。
然而,就在王大东懊悔之际,红狐却已经像一道红色的闪电般,迅速地消失在了松林之中。眨眼间,它便不见了踪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王大东站在原地,茫然地望着红狐消失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失落和遗憾。他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再次见到这只可爱的小家伙,也不知道它是否还会记得自己。
不,或许不应该再称它为红狐了,因为它那如火焰般燃烧的毛色,实在是与“火狐”这个名字更为相称。王大东在心中默默念叨着,希望这只火狐能够平安无事。
这只火狐,毛色如烈焰般鲜红,仿佛全身都被熊熊烈火所包裹,每一根毛发都在燃烧,散发出炽热的气息。它的眼睛犹如两颗红宝石,闪耀着灵动的光芒,透露出一种聪明和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