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改革的浪潮愈发汹涌,“山之味”山货加工厂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招牌。陈宇站在新落成的办公楼前,望着厂内忙碌的流水线和进进出出的货车,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此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只懂得在山林间设陷阱的猎人,而是一位目光长远的企业家。
“爸,省电视台的记者来了,说是要做一期关于咱们厂的专题报道。”陈风匆匆跑来,脸上洋溢着自豪。陈宇整了整中山装的领口,迎向那几位扛着摄像机的年轻人。记者们对厂里的先进设备和井然有序的生产流程赞叹不已,当得知这一切都是陈宇一手缔造时,纷纷竖起大拇指。
专题报道播出后,“山之味”的名声迅速传遍全省。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陈宇深知,是时候扩大规模了。他带着陈风踏上了前往南方的列车,那里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在深圳的电子市场,陈宇盯着一台崭新的真空包装机,眼中闪烁着光芒。“这机器能延长山货的保质期,还能提升产品的卖相,咱们得买!”陈风看着父亲坚定的眼神,默默记下型号。
然而,新设备的引进并非一帆风顺。安装机器时,厂里的老工人因操作不当导致机器故障,陈宇心急如焚。他连夜联系深圳的技术人员,亲自守在机器旁,和工人们一起研究说明书。经过三天三夜的努力,真空包装机终于正常运转,包装好的山货不仅保鲜期延长,外观也精致了许多。
随着“山之味”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陈宇开始涉足其他领域。他在村里办起了山货种植基地,引进了优质的松子和榛子树苗,手把手教村民们科学种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还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每一颗山货都要经过多道工序的检验。
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陈宇决定成立“山之味”贸易公司,将业务拓展到国际贸易。他聘请了专业的外贸团队,翻译了产品说明书和宣传册,还在广交会上租了展位。在广交会上,“山之味”的山货吸引了不少外国客商的目光。一位日本客商品尝了松子后,竖起大拇指:“这是我吃过最香的松子,我们要大量订购!”
订单量的激增让陈宇意识到,必须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他购买了十辆货车,成立了运输队,还在省城租了仓库。运输队的司机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车身上印着“山之味”的标志,在公路上行驶时格外显眼。
然而,商业帝国的崛起并非一路坦途。竞争对手恶意诋毁“山之味”的产品,在市场上散布谣言。陈宇没有慌乱,他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了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和种植基地的照片,还邀请了权威专家为产品背书。谣言不攻自破,“山之味”的品牌形象反而更加稳固。
1995年,陈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电商领域。当时的电商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陈宇却坚信,这是未来的趋势。他组建了技术团队,开发了“山之味”官方网站,还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了店铺。林雨负责运营网店,她精心设计了产品页面,上传了精美的图片和详细的介绍。
电商业务的发展超出了陈宇的预期。网店的订单量不断攀升,“山之味”的山货远销全国各地。为了提升客户体验,陈宇推出了“山之味”会员卡,会员们可以享受折扣和优先发货的待遇。他还建立了客服中心,24小时为客户解答问题。
随着公司的发展,陈宇没有忘记回馈社会。他在村里修建了养老院,让老人们安享晚年;还设立了奖学金,资助村里的孩子们上学。陈宇深知,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他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新世纪的钟声敲响,“山之味”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陈宇站在公司的楼顶,望着远处的山峦和田野。他的商业帝国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然而,陈宇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观测者组织的威胁始终如影随形,但他毫不畏惧。
“爸,我们下一步怎么办?”陈风站在父亲身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陈宇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们要走向世界,让‘山之味’成为全球知名的品牌。”父子俩相视而笑,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在商业的浪潮中,陈宇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从一个山野猎人成长为商业帝国的缔造者。他的故事,成为了改革时代的传奇,激励着无数人在商海中拼搏前行。而他心中始终坚守的那份对土地和家人的热爱,如同温暖的炉火,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