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台伯河谷,陈沐阳蹲在橄榄树的阴影里,青铜匕首灵巧地削着一截干枯的藤蔓。昨夜缴获的罗马盾牌被拆解成锋利的金属条,此刻正与藤蔓缠绕,构成简易的陷阱触发器。不远处,陈景行用枣木拐杖拨开厚厚的腐叶层,在潮湿的泥土中挖出个深坑——这是他们仿照非洲白蚁丘结构设计的地下藏身所,入口用伪装成石块的陶板覆盖。
\"军团的巡逻路线变了。\"老人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浑浊的眼睛盯着远处蜿蜒的石板路,那里隐约可见铁甲士兵的身影,\"他们在寻找失踪的巡逻队,三天内必定会搜查到这片橄榄林。\"陈沐阳将最后一根绊索固定在树干上,陷阱触发时,悬在高处的陶罐会坠落,里面装着从毒蘑菇提炼的致幻粉末。这些粉末与他们在美洲战场上使用的草药毒剂原理相通,却更适应欧洲的植物特性。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父子俩躲进新挖好的地窖。地窖内部经过精心设计,顶部用原木和火山岩加固,侧壁凿出通风孔,孔口覆盖着细密的麻布。陈景行从行囊中取出半块压缩饼干——那是用非洲的高粱与美洲的玉米混合制成,即便在罗马的干燥气候下也依然坚硬。\"我们需要铁。\"老人用匕首在陶板上划出罗马军团的标志,\"有了足够的金属,才能打造对抗他们的武器。\"
黄昏时分,陈沐阳悄然潜向附近的村庄。他身披用橄榄枝叶编织的伪装斗篷,借着暮色的掩护观察村民的生活。这里的农舍用石块和黏土建造,屋后的菜园里种着卷心菜与洋葱,这些作物让他想起在非洲指导黑人种植的改良蔬菜。当他发现村民将废弃的农具随意堆放在谷仓旁时,心中有了计划——那些生锈的铁犁与青铜镰刀,经过熔炼便能重获新生。
深夜,父子俩开始行动。陈景行在谷仓外围点燃用干草和松脂制作的烟雾弹,刺鼻的浓烟迫使守卫离开岗位。陈沐阳则趁机潜入仓库,将沉重的农具扛在肩头。返回途中,他们在河边停下,利用在美洲学到的简易锻造技术,将农具投入用石块围成的熔炉。从罗马士兵那里缴获的橄榄油成了绝佳的助燃剂,火苗舔舐着金属,将其熔化成赤红的铁水。
天快亮时,第一把铁制匕首终于成型。匕首的造型融合了东方剑的修长与罗马短剑的锋利,手柄处缠绕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革,刻着神秘的汉字与罗马图腾。陈沐阳挥舞着匕首,感受着刃口划破空气的锐利,这让他想起在美洲与欧洲殖民者战斗时的场景。而陈景行则在调试新制作的投石索,这种结合了东方抛石机原理与罗马弹弓设计的武器,能将鹅蛋大小的石块投射出惊人的距离。
第二天清晨,罗马军团的搜索队果然进入橄榄林。陈沐阳和陈景行躲在高处的树屋中,树屋用藤蔓和树枝编织而成,与周围的树冠融为一体。当第一个士兵踩到陷阱时,陶罐碎裂的声响在寂静的林间格外刺耳。致幻粉末随风飘散,吸入的士兵们立刻陷入癫狂,他们挥舞着武器互相攻击,惨叫声回荡在山谷。
陈沐阳抓住机会,用投石索向混乱的敌群投射石块。经过特殊设计的投石索能精确控制抛物线,石块如雨点般砸向敌人的头盔与盾牌。陈景行则在另一侧用新制的铁匕首发起突袭,他的动作融合了东方剑术的灵活与罗马格斗的凶狠,几个回合便放倒了数名士兵。
战斗结束时,晨光已染红天际。父子俩收集着敌人遗留的武器与盔甲,这些战利品将成为他们对抗罗马军团的重要资源。陈沐阳擦拭着沾满鲜血的铁匕首,突然注意到刀柄上的符号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那是天空之泪的微光,似乎在指引着他们下一段未知的旅程。而在不远处的台伯河上,一艘罗马战船正缓缓驶来,甲板上的士兵们手持火把,照亮了河面泛起的粼粼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