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珊瑚礁平台,陈沐阳赤足踩在温润的木板上,高脚屋下传来潮水拍打珊瑚的细碎声响。他俯身望向清澈见底的浅海,成群的热带鱼正穿梭在鹿角珊瑚丛中,蓝色、橘色的鳞片在晨光中闪烁,如同流动的宝石。远处,原住民划着独木舟出海,船尾拖曳的渔网泛起银亮的水花,惊起几只盘旋的白燕鸥。
陈景行拄着枣木拐杖,在火山岩坡上仔细观察。黑色的岩壁间生长着奇异的植物:叶片肥厚的龙血树渗出暗红色汁液,附生在岩壁上的空气凤梨垂挂着毛茸茸的气根。老人用青铜小刀削下一小片龙血树树脂,放在鼻尖轻嗅:\"这东西晒干后可以防水,或许能用来修补独木舟。\"他的目光落在斜坡下一片心形叶片的植物上,叶脉间凝结的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正是大洋洲特有的露兜树。
村落中央的空地上,阿帕奇正带领众人学习编织技艺。原住民妇女们用宽大的棕榈叶折成漏斗状,手指翻飞间,细密的纹路如同海浪的涟漪。陈沐阳尝试着将非洲的辫绳技法融入其中,编出的棕榈叶绳坚韧且富有弹性。几个孩童好奇地围过来,他们脖颈间挂着贝壳串成的项链,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却把叶片编成了歪歪扭扭的形状,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正午的阳光直射海面,将海水晒得发烫。陈景行指挥工匠改造独木舟。他们把罗马盾牌熔铸成的薄铁片嵌入船舷,用龙血树树脂粘合,又借鉴印第安的龙骨结构加固船身。马库图则带着黑人战士下海采集珊瑚,锋利的珊瑚枝被打磨成箭头,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突然,一名战士指着远处海域惊呼:巨大的蝠鲼展开双翼般的胸鳍,优雅地掠过水面,尾鳍划出长长的波纹。
当夕阳将天空染成蜜色时,陈沐阳跟随原住民首领塔卡娜前往礁盘深处。他们踩着珊瑚礁形成的天然堤道,潮水退去后露出的礁石上布满海胆和藤壶。塔卡娜弯腰捡起一枚螺旋状的大法螺,对着螺口吹奏,低沉的声音在海湾中回荡,惊起栖息在红树林中的白鹭。她指向海底一片紫色的海藻丛,用简单的手势示意:那是制作绳索的绝佳材料。
夜幕降临时,村落里燃起篝火。原住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当天的收获:烤得金黄的礁岩鱼、裹着椰蓉的烤芋头,还有用露兜树果酿成的酸甜果酒。陈景行拿出从罗马带来的青铜酒杯,盛满果酒递给塔卡娜,杯身上雕刻的罗马花纹与她鲨鱼牙齿项链形成奇妙的对比。火光映照下,老人展开用树皮制作的简易地图,试图与塔卡娜交流周边岛屿的方位。
突然,天空中划过一道绿色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坠入火山口方向。塔卡娜神色骤变,用急促的土语说着什么,原住民们纷纷起身,拿起黑曜石长矛和火把。陈沐阳握紧腰间的铁制匕首,跟随众人朝火山脚下的洞穴走去。洞口蒸腾着硫磺热气,岩壁上绘制着古老的壁画:手持菱形器物的人站在火山顶端,下方是翻涌的岩浆与波涛。
洞穴深处,陈景行用青铜火把照亮四周,发现地面散落着破碎的陶器,纹饰与原住民的风格截然不同。他弯腰拾起半块陶片,上面刻着类似波浪与火焰交织的符号。塔卡娜指着符号,又指向天空之泪的方向,眼中满是敬畏。陈沐阳意识到,这片土地隐藏着比想象中更复杂的秘密,而天空之泪或许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当月光重新洒在珊瑚礁平台时,陈沐阳站在新建的了望塔上,看着潮水重新漫过礁盘。海面上,发光的浮游生物随波荡漾,如同繁星坠入人间。天空之泪在青铜匣中微微发烫,映照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火山轮廓。这场在大洋洲的新旅程,正如同这片神秘的海域,充满未知的挑战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