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笼罩在渭水下游的河面上。赵政站在\"东海号\"的船头,玄色披风在湿润的河风中微微飘动,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后方河道。经过一夜疾行,船队已经驶出二百余里,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军师,后方发现楚军追兵。\"韩信快步走来,眉头紧锁,\"是龙且率领的先锋舰队,约五十艘战船。\"
赵政神色不变,手指轻抚过船栏:\"果然来了。传令,按'游龙'阵型布防,所有典籍船只居中保护。\"
萧何正在清点物资,闻言抬头:\"军师,是否要让典籍船队先行?\"
\"不必。\"赵政沉稳摇头,\"龙且急于立功,必会直取中军。我们正好借此机会,给他一个教训。\"
子婴从船舱中走出,望着后方隐约可见的船帆,忧心道:\"楚军来势汹汹,军师可有把握?\"
赵政微微一笑:\"陛下放心,臣已在沿途布下天罗地网。龙且若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
正午时分,龙且的先锋舰队终于追了上来。楚军战船明显经过改装,船速比往常快了三成,船头还加装了铁质撞角。
\"将军,楚军来者不善。\"副将低声提醒。
韩信眯起眼睛:\"传令,'雷霆号'前出迎敌,其余战船两翼包抄。\"
龙且站在旗舰上,望着前方严阵以待的沛县水师,冷笑道:\"赵政小儿,今日就要你葬身鱼腹!传令,全军突击!\"
刹那间,河面上箭如雨下。楚军利用顺风优势,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般射向沛县船队。
\"举盾!\"韩信大喝。
训练有素的沛县水兵立即举起特制的包铁木盾,组成严密的防御阵型。箭矢叮叮当当地落在盾牌上,却难以造成有效杀伤。
赵政站在\"东海号\"的指挥台上,冷静观察着战局:\"传令,放出'水鬼'。\"
数十名水性精湛的士兵悄然潜入水中,每人手中都握着特制的凿子。不过片刻,楚军前锋就有三艘战船开始进水下沉。
\"该死!水下有埋伏!\"龙且暴怒,\"所有弓箭手,对准水面射击!\"
就在水战激烈进行时,变故突生。一阵狂风突然改变方向,将沛县船队的阵型吹散。原本被严密保护的典籍船队,顿时暴露在楚军箭矢的射程之内。
\"保护典籍!\"萧何失声惊呼。
赵政眼神一凛:\"传令,所有战船向中央靠拢!\"
但为时已晚。龙且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亲自张弓搭箭,一箭射向典籍船队的方向。那支箭矢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竟然穿透了层层防御,直取站在船头的子婴。
\"陛下小心!\"赵政眼疾手快,一把推开子婴,自己却被箭矢擦过手臂,顿时鲜血淋漓。
然而就在这时,第二支箭接踵而至,精准地射中了子婴的胸口。
\"呃......\"子婴难以置信地低头看着胸前的箭矢,身体缓缓倒下。
\"陛下!\"赵政顾不得手臂伤痛,急忙扶住子婴。
子婴口中溢出鲜血,艰难地说道:\"军师......典籍......文脉......\"话音未落,便已气绝身亡。
整个战场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
\"陛下!\"萧何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韩信双目赤红,怒吼道:\"龙且!我必取你狗命!\"
龙且在对面船上狂笑:\"子婴已死,看你们还能顽抗到几时!\"
赵政轻轻合上子婴的双眼,缓缓站起身。他手臂上的鲜血顺着手腕滴落,但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痛苦,只有冰冷的杀意。
\"传令。\"赵政的声音冷得像万载寒冰,\"启动'九龙焚天'阵。\"
这个命令让所有将领都愣住了。韩信急道:\"军师,此阵太过凶险,恐怕......\"
\"执行命令。\"赵政斩钉截铁,\"今日,我要让龙且和他的舰队,为陛下陪葬。\"
刹那间,河面上风云突变。九艘特制的沛县战船突然前出,每艘船都燃起了诡异的绿色火焰。这些火焰遇水不灭,反而在水面上蔓延开来。
\"这是什么妖术?!\"楚军士兵惊恐万分。
龙且强自镇定:\"不要慌!不过是些装神弄鬼的把戏!\"
但他很快就发现不对劲。绿色火焰所到之处,楚军战船纷纷起火,而且这火焰极难扑灭。更可怕的是,水面上开始弥漫起一股刺鼻的气味,吸入的士兵纷纷倒地抽搐。
\"毒烟!是毒烟!\"楚军陷入一片混乱。
赵政站在船头,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这是他根据现代化学知识特制的燃烧剂,今日终于派上用场。
\"全军突击!\"韩信抓住机会,率领沛县水师发起总攻。
龙且见大势已去,只得下令撤退。但赵政早已料到这一点,预先埋伏在两岸的投石机同时开火,彻底封死了楚军的退路。
战斗持续到黄昏时分。龙且的先锋舰队全军覆没,只有少数船只侥幸逃脱。龙且本人也在混战中身负重伤,被亲兵拼死救出。
战后,沛县船队在一片相对平静的河湾停泊休整。将士们默默清理着战场,空气中弥漫着悲伤与肃杀。
在最大的典籍船上,赵政为子婴举行了简单的葬礼。子婴的遗体被安放在铺满布料的木筏上,周围摆放着他最珍视的几卷典籍。
\"陛下。\"赵政肃立在木筏前,手臂上的伤口已经包扎妥当,\"您为保全华夏文脉而牺牲,臣必不负所托。他日定当重整河山,告慰陛下在天之灵。\"
萧何泣不成声:\"是老臣无能,未能保护好陛下......\"
韩信单膝跪地:\"末将愿立军令状,必取龙且首级,为陛下报仇!\"
赵政轻轻挥手,木筏缓缓顺流而下。在夕阳的余晖中,载着子婴遗体的木筏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茫茫河面上。
\"传令全军。\"赵政转身,目光扫过众将,\"即日起,为陛下服丧三日。三日后,我们继续东进。\"
\"军师,您的伤......\"萧何关切地问。
赵政低头看了看包扎好的手臂,淡然道:\"皮肉之伤,无碍大事。倒是这一战让我们明白,楚军之中也有能人。往后行事,需更加谨慎。\"
夜幕降临,河面上点点灯火。赵政独自站在船头,望着子婴逝去的方向,久久不语。这一战虽然取胜,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在他心中,一个信念更加坚定: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些用生命保全的典籍传承下去,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明日,太阳依旧会升起。而他们的征程,还远未结束。
在葬礼结束后,赵政独自一人登上船楼最高处。夜色中的黄河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今日的悲壮。他解开手臂上的绷带,伤口仍在渗血,但他仿佛感觉不到疼痛。
萧何悄悄来到他身后,轻声道:\"军师,将士们都在等待您的指示。\"
赵政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坚定:\"传令下去,明日开始加速航行。我们要在七日内抵达东海。\"
就在这时,河面上突然传来异动。数十艘快船从黑暗中出现,船上的楚军旗帜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原来龙且败退后,项羽又派来了第二波追兵。
韩信立即指挥战船准备迎战,但赵政抬手制止:\"不必。让他们来。\"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赵政冷静地取出一个特制的号角,吹出一段奇特的旋律。顿时,河面上升起浓密的雾气,将整个船队笼罩其中。
楚军追兵在雾中迷失方向,很快便陷入了赵政预先布下的水雷阵。接二连三的爆炸声在河面上响起,楚军战船纷纷沉没。
待雾气散去,河面上只剩下零星的木板和挣扎的楚军士兵。沛县船队却早已借着雾气的掩护,悄然远去。
\"军师神机妙算!\"将士们由衷赞叹。
赵政却只是淡淡地说:\"这只是开始。传令全军,保持最高警戒。项羽不会善罢甘休。\"
三日后,船队驶入黄河下游。这里的河道更加宽阔,水流也愈发湍急。赵政站在船头,远眺着东方初现的曙光,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萧何前来汇报:\"军师,按照现在的速度,再过四日就能抵达出海口。所有典籍都已重新检查封存,确保万无一失。\"
赵政点头,随即召集众将:\"传令各船,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项羽必在出海口设下重兵,我们要做好苦战的准备。\"
朝阳完全升起,将整支船队镀上一层金辉。在这片光芒中,赵政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仿佛一尊不可战胜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