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仪式的墨水已经干涸,权力移交的法律程序已然完成,但一个空前庞大的政治实体的真正诞生,远非一纸文书所能完全定义。它需要制度的重塑,需要人心的认同,需要从形式到实质的彻底蜕变。地球联盟,这个曾经带有妥协色彩、职能有限的联合机构,如今必须褪去旧壳,真正加冕为引领人类文明前进的、唯一的、具有完全主权的政府。
这个过程,被称为“一体化整合”,它如同一次精密的文明级手术,触及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末梢。
在《特别状态法》搭建起战时权力框架后,一部旨在界定联盟长远性质、公民权利义务、政权组织形式的根本大法——《地球联盟基本法》的制定被提上日程。这并非对旧有联合国宪章的修修补补,而是一次立足于星际文明视野的彻底重构。
起草委员会由顶尖的法学家、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乃至元初门的长老组成,历时数月,呕心沥血。王也虽未直接参与具体条款的拟定,但其“守护文明、众生平等、自强不息”的核心理念,如同无形之魂,渗透在字里行间。
《基本法》开宗明义:“地球联盟,乃地球人类文明之唯一合法代表与主权行使实体,承继地球所有民族国家之文明遗产与历史责任,以保障文明之存续、发展与升华至高使命。”
它明确规定:
· 政体形式:为适应星际时代与战争需求,确立以“最高统帅部”为战时及非常时期最高权力核心的“统帅引领制”。同时预留了战后向更充分代议制过渡的空间与机制。
· 公民身份:所有原国家公民自动获得“地球联盟公民”身份,享有《基本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并承担对联盟的统一义务。民族、种族、地域差异受到尊重,但不得超越联盟公民身份。
· 权力架构:明确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特别状态法》框架下的分工与制衡,确保权力运行不因高度集中而彻底失控。
· 根本目标:将“提升科技与修真文明等级”、“探索并适应星际环境”、“扞卫文明安全与独立”写入根本大法,作为联盟的永恒追求。
《地球联盟基本法》的颁布,如同为这艘刚刚整合成型的文明巨轮,提供了坚实的龙骨与航向图。它从最高法律层面,宣告了旧有国际秩序的终结和一个统一的、目标明确的星际文明政体的诞生。
联盟的行政体系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本侧重于协调各国事务的秘书处被彻底改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权力集中、层级分明、效率至上的“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职能总部。
· 防御总部:整合原各国国防力量,统辖所有星际舰队、地面部队、轨道防御、情报系统,直接对最高统帅部负责。瓦西里耶夫元帅出任首任总长。
· 资源与生产总部:接管全球战略资源分配、工业生产计划、能源调度、后勤保障,实行最严格的计划管理,确保战争机器每一颗螺丝钉的供应。
· 科技与开发总部:统筹所有科研力量,设立面向不同领域的“国家级实验室”,强制推动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目标直指外星科技的逆向工程与修真科技的创新应用。
· 民生与社会总部:负责战时配给、医疗保障、基础教育、社会秩序,在极端条件下维持社会基本运转与人力资本的再生产。
· 信息与文化总部:掌控所有舆论渠道,负责意识形态宣传、文化整合、历史教育,塑造统一的联盟认同感。
各总部长官由最高统帅部任命,向执行委员会负责,最终对王也负责。一条清晰、高效的政令通道被建立起来,昔日各国政府对应的职能部门,要么被并入这些总部,要么转为纯粹的地方执行机构。
为了强化视觉上的统一认同,联盟面向全球征集并最终确定了新的文明象征:
· 联盟旗帜:深蓝底色,象征无垠星空与希望;中央是一颗被橄榄枝环绕的白色星辰,星辰代表人类文明,橄榄枝寓意对和平的终极追求,星辰下方一道金色的弧线,既代表地球,也象征冉冉升起的曙光。
· 联盟徽章:由代表科技的齿轮、代表修真的太极简图、以及代表地球的球体巧妙结合,下方镌刻着拉丁文与汉字结合的格言:“per Aspera Ad Astra”———循此苦旅,以达星辰。
· 统一历法:启用“星海纪元”,以联盟正式成立、《基本法》颁布之年为元年。旧有的各种历法仍可在民间和文化场合使用,但官方文件一律采用星海历。
这些符号通过法律强制推行,出现在所有官方场合、公共建筑、武器装备乃至学校教材的封面,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身份与归属的改变。
一体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基层,联盟派遣的“一体化协调员”与地方原有行政体系需要磨合;统一的配给制与各地原有的消费习惯产生冲突;不同法律体系的对接也出现了诸多实际问题。
联盟采取了灵活务实的策略。一方面,依靠《特别状态法》的权威和“铁帚行动”的余威,强力推行各项统一政策,对抵制行为坚决镇压。另一方面,也注重倾听地方反馈,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做出适当让步,并大力宣传一体化带来的实际好处——更公平的资源分配、更高效的灾难应对、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元初门在其中扮演了特殊角色。弟子们不仅负责监督,更深入民间,利用其超凡身份宣讲联盟一体、共抗外敌的道理,往往比行政命令更能深入人心。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欣然接受。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旧时代的既得利益者、以及对集权体制抱有根深蒂固恐惧的人,在暗地里依然发出微弱的抱怨甚至诅咒。但在联盟强大的舆论管控和普遍民众对生存的渴望面前,这些声音如同投入大海的石子,连涟漪都未能泛起多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当联盟整合后的力量开始显现——更多的战舰下水,更先进的武器列装,前线防线趋于稳固,后方生活虽然清苦但秩序井然——一种新的、对“地球联盟”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开始超越旧的民族国家认同,在年轻一代中尤其明显。他们自称为“联盟人”,他们的梦想是成为星际舰队的军官、探索未知星域的科学家、或是强大的修真者,而非某个特定国家的公民。
王也感知着这股缓慢却坚定汇聚的文明向心力。他知道,仅仅依靠外部压力和制度强制,无法长久维系一个文明的团结。真正的融合,需要共同的目标、共享的命运,以及……时间。
如今,地球联盟,这个名字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它代表着统一的意志、集中的权力、明确的法统,以及一个在星空下挣扎求存、并渴望走向辉煌的完整文明。它既是盾牌,也是利剑,更是承载着所有人类希望的唯一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