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灵枢阁内气氛庄重而期待。
十五名弟子盘膝坐在温灵玉铺就的静修位上,个个精神饱满,眼神中却带着一丝七日高强度、新模式修炼下来的疲惫与更多的好奇。他们的“灵犀玉符”在过去七天里记录下了海量的数据,也带来了无数前所未有的困惑。
今日,是师尊赵亮首次亲自授课的日子。
辰时整,赵亮的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大殿前方的讲台上。他今日未着华丽袍服,只是一身简洁的深色劲装,更显精干。他没有立刻开口,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十五张年轻的面孔,将他们七日来的修炼数据在心中过了一遍。
“这七日,感觉如何?”他声音平和,打破了寂静。
弟子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感觉?太复杂了。新奇、吃力、困惑、偶尔的豁然开朗…与传统打坐练气、感悟天道截然不同的体验。
金多多推了推并不断存在的眼镜(习惯性动作),第一个开口,语气带着研究员般的兴奋与苦恼:“回师尊,数据很清晰,目标很明确,效率似乎很高…但,弟子总觉得像是在解一道道复杂的算题,而非…修行。”他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
白晓轻声补充:“感知灵流,编织灵络,很像在做极其精密的绣工,需要绝对的冷静和控制,但…道在何处?”
墨辰挠了挠头:“材料库里的东西很有意思,组合方式千变万化,但《基础物理学》里说的什么‘力’、‘场’、‘熵’,和灵气好像有关,又好像不是一回事…”
赵亮听着,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很好。你们感受到了最核心的隔阂——认知体系的冲突。”他转身,手指在空中虚点。
嗡——!
整个灵枢阁的灯光暗下,唯有讲台后方巨大的灵璃壁亮起,呈现出一片深邃的星空背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影像缓缓旋转,正是赵亮魂牵梦绕的故乡。
“今日,我不传授具体功法,不解惑具体难题。我只与你们聊聊,何为‘科技’,何为‘修真’,以及,它们为何能、且必须融合。”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宏大的叙事感,将弟子们的心神瞬间抓住。
“你们所熟悉的修真,是感悟天地,引气入体,淬炼神魂,追求个体超脱,与天地同寿。其核心,是‘经验’、‘感悟’与‘玄妙’。”随着他的话语,灵璃壁上浮现出修士打坐、吞吐灵气、渡劫飞升的传统画面,道韵盎然,却带着一种朦胧感。
“而科技,”赵亮语气一转,影像切换,展现出地球上的城市夜景、卫星升空、粒子对撞、代码奔流的壮观景象,“其核心,是‘逻辑’、‘实证’、‘解构’与‘重构’。它追求的是理解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世界,服务群体。”
台下弟子们看得目眩神迷,那些钢铁巨兽、闪烁的屏幕、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带给他们的冲击无以复加。那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却同样辉煌的文明之路!
“尔等可知,灵气为何物?”赵亮突然发问。
弟子们下意识回答:“天地本源之气”、“万物生机所系”、“修行之基”…
“这是描述,而非定义。”赵亮摇头,“从科技视角,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提出假设:它是一种尚未被完全认知的能量场?是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粒子?是更高维度渗透到我们世界的投影?甚至是宇宙大爆炸后残留的某种信息与能量的混合态?”
一连串的假设,如同重锤敲击在弟子们的心神之上,将他们固有的认知砸得粉碎,却又开辟出无数条全新的思考路径!灵气,竟然可以被如此“解剖”看待?
“再看法术。”赵亮指尖腾起一簇火焰,是最基础的“火球术”。“传统认知,是以自身灵力,引动外界火属性灵气,按特定法诀构成术法。”
他话音未落,那簇火焰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由光丝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立体模型,里面无数节点和线路在闪烁、运动。
“这是‘火球术’释放过程中,灵力运行路径、能量转化效率、与外界灵气交互模式的实时数据模型。”赵亮平静地说,“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哪个节点灵力输出不足会导致法术威力下降百分之几,哪个法诀手势的微小误差会增加多少不必要的灵力损耗,甚至…如何调整参数,在消耗不变的情况下,将火球温度提升百分之十,或者改变其爆炸模式。”
“!!!”
台下死寂一片,所有弟子,包括最沉稳的白晓和最跳脱的墨辰,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大脑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
法术…可以像调试机器一样被调试优化?!
“这不是取代感悟!”赵亮声音提高,如同晨钟暮鼓,震醒陷入震撼的弟子,“这是‘理解’!传统的感悟是‘知其然’,而科技思维的介入,是帮助我们‘知其所以然’!当你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时,你对该法术的理解、掌控乃至创新,将达到何种高度?”
他散去火焰和模型,继续道:“炼丹,不再是模糊的‘君臣佐使’、‘火候天成’,而是可以分析灵草活性成分分子式、建立反应釜模型、精确控制温度曲线与灵气注入时序的‘生物灵能化学’!”
“炼器,不再是依赖炼器师‘手感’和‘经验’的锻造,而是可以根据材料灵导率、结构应力分布、能量回路优化进行模拟计算和精密加工的‘灵能工程学’!”
“阵法,不再是玄而又玄的‘借天地之势’,而是可以计算能量节点、模拟场域效应、甚至编写‘阵法程序’实现复杂逻辑控制的‘灵能信息学’!”
一个个全新的名词,一套套颠覆性的理念,如同狂暴的灵潮,冲击着十五颗年轻的心灵。他们固有的世界观正在崩塌,但崩塌的废墟之上,一个更加宏大、精密、充满无限可能的全新世界正在冉冉升起!
赵亮看着他们眼中从震惊、困惑、逐渐转变为思考、兴奋乃至狂热的光芒,知道火候已到。
“科技与修真的融合,其核心在于‘思维模式’的融合。不是让你放弃感悟天道,而是让你多一双‘科学’的眼睛去看待天道;不是让你摒弃传统功法,而是让你拥有‘优化’和‘创新’传统功法的工具与方法!”
“它要求我们:敢于质疑——前人所说一定是对的吗?勤于实证——这个效果如何用数据和实验来证明?善于解构——这个复杂的现象由哪些基本规律构成?精于重构——能否用更好的方式组合这些规律达到更优效果?”
他停顿了一下,让弟子们消化这些信息。
“未来的修行路上,你们或许会遇到瓶颈。那时,不要只想着闭关苦修或寻求感悟。不妨换个思路:建立这个瓶颈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响它的关键变量,设计实验去测试你的猜想。或许,答案就藏在数据之中。”
“你们或许会创造新的术法。不要只靠灵光一现。去计算它的能量需求,去模拟它的运行稳定性,去优化它的释放效率。让灵感从缥缈变得可执行,让偶然变成必然。”
授课至此,赵亮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他知道,今天灌输的理念已经足够这些弟子消化很长一段时间。
他留下了最后的结语:“从今日起,望尔等时刻谨记:你们既是传统的修真者,也是新时代的探索者。你们掌中运转的不仅是灵力,也是数据;你们心中感悟的不仅是天道,也是规律。用你们的双手和智慧,去丈量灵气的尺度,去编译法术的代码,去设计法宝的未来。”
“这,便是科技修真之路。”
灵璃壁暗下,灯光重新亮起。
赵亮的身影已然消失。
台下,十五名弟子久久无言,依旧沉浸在巨大的思想风暴之中。他们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好奇或敬畏,而是充满了某种跃跃欲试的探索光芒。
金多多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快速划动,仿佛在演算着什么。
白晓闭上眼,似乎正在用全新的视角去“观看”周围流动的灵气。
墨辰猛地掏出一个小本子和炭笔,疯狂地记录着刚才听到的那些新奇词汇和想法,嘴里不住地念叨:“数学模型…关键变量…灵能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