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城宇没有再多说什么安慰或鼓励的空话,而是将支持落到了每一个实处。
清晨,天还没完全亮,郭城宇就已经起床,准备好营养均衡的早餐。
不再是简单的油条豆浆,而是换着花样的三明治、燕麦粥、牛奶鸡蛋,确保姜小帅有足够的能量开启高强度的的一天。
他不再开车送姜小帅到校门口,而是提前一个路口停下,看着少年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汇入行色匆匆的学生人流。
晚上,郭城宇会掐着点准备好宵夜,有时是一碗热腾腾的汤面,有时是几样精致的小点心。
他不再过多打扰姜小帅学习,只是在他学得头昏脑胀、揉着太阳穴从房间里出来时,适时地递上温热的食物和一杯清水。
陪他在客厅安静地坐一会儿,说几句与学习无关的闲话,让他紧绷的神经得以片刻松弛。
他甚至细心地调整了家里的环境,换上了光线更柔和护眼的台灯。
在姜小帅的书桌旁放了一盆绿植,偶尔在他学习间隙,以“放松眼睛”为由,拉着他一起给植物浇浇水,说两句话。
姜小帅感受到了郭城宇无处不在的细心呵护。
他没有说什么甜言蜜语,却用行动将“我在这里”刻进了每一个日常的细节里。
这让姜小帅觉得,他并非孤身一人。
他的身后,有一个无比坚实的依靠。
偶尔,姜小帅也会因为一次模拟考的失利而情绪低落,或者因为某个知识点反复出错而烦躁焦虑。
每到这时,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人生闷气,而是会走到书房,默默站在郭城宇身边。
郭城宇会放下手头的事情,拉过他,让他坐在自己腿上,轻轻揽着他的肩膀,陪他安静地待一会儿。
等他情绪平复些,才会用平静的语气帮他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或者干脆什么都不说,只是告诉他。
“没关系,一次考试而已,哥相信你。”
这种沉稳的,不带任何压力的支持,比任何激将法都更有效。
它像定海神针,稳住了姜小帅偶尔浮躁的心。
夜深人静时,姜小帅台灯下的身影依旧笔直。
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翻动书页的哗啦声,成了家里最常听见的声音。
他知道,他不仅仅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也是在奔赴一个,有郭城宇参与其中,共同约定的未来。
郭城宇则会在处理完自己的事务后,靠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从姜小帅房门缝隙里透出的光,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和平静。
他在用他的方式,陪伴他的少年,走过这段人生中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未来那个姜小帅记忆中曾略带灰暗的时期。
他要确保,这一次,姜小帅的高三记忆里,充满的是被爱包裹的踏实,是共同努力的充实,是阳光洒满前路的明亮。
有目标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过了秋天又是一年冬天。
凛冽的寒风在大街小巷中肆意穿梭,吹得树枝沙沙作响。
附近的邻居们都是看着姜小帅长大的,从小这孩子就是邻里间的小小开心果。
别说是姜小帅了,就是这些个邻居都没怎么见过他的父母来过。
所以姜小帅从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照顾,他们知道这孩子不容易。
直到去年家里多了个靠谱的“哥哥”照顾,大家看着这个“哥哥”对姜小帅关怀备至,学习上也给了他很多帮助,都放心了不少。
大家都觉得,姜小帅这个孩子以后的日子应该会越来越好。
姜小帅无论在什么时间里总是会收获很多“爸爸粉”“妈妈粉”“爷爷奶奶粉”,无论在哪里都会有很多人去爱他。
所以有时候,郭城宇临时有事外出,来不及给姜小帅做饭,他们也从来不用担心姜小帅会饿肚子。
张阿姨会精心熬上一锅香浓的骨头汤,放在保温饭盒里,敲响姜小帅家的门。
她总是笑着把饭盒递给姜小帅,关切地说。
“孩子,快趁热吃,这汤营养丰富,多喝点,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有出息。”
李奶奶是小区里的老住户,她满脸皱纹,却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
她做的肉包子堪称一绝,只要知道姜小帅没饭吃,李奶奶就会早早地把刚出锅的肉包子准备好。
她会颤颤巍巍地走到姜小帅面前,把热气腾腾的包子塞进他手里,心疼地说。
“孩子,饿坏了吧,快吃,奶奶做的包子可好吃了。”
姜小帅嘴上不说,心里却暖融融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天又悄无声息地来到了。
窗外的梧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带来了生机,也预示着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
姜小帅的备考生活紧张而又规律,郭城宇也将学习的全部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姜小帅。
他明白,只有让姜小帅学会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而他自己,则稳稳地做好“后勤部长”的角色。
他会精心为姜小帅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保证他有充足的能量投入到学习中。
他会在姜小帅感到疲惫时,为他泡上一杯咖啡,给他加油打气。
他会在姜小帅遇到难题时,默默地陪在他身边,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在这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春天里,姜小帅就像一棵茁壮成长的树苗,在邻里的关爱和郭城宇的呵护下,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冲刺着。
一个周六的下午,难得的放松时间。
窗外阳光正好,微风和煦。
姜小帅没有像往常一样扎在题海里,而是难得地赖在郭城宇身边,像只慵懒的猫,身体微微蜷缩着,头轻轻靠在郭城宇的胸口。
他能清晰地听到对方沉稳有力的心跳声,让他感到无比安心。
安静了一会儿,姜小帅缓缓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依赖和征询,轻声问道。
“哥,马上就要填志愿了……你对我,有没有什么建议?”
郭城宇低头看着他,少年眼底有熬夜留下的淡淡青黑,但眼神却比刚认识时坚定了许多。
他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你自己呢?想好了吗?”
姜小帅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语气肯定。
“想好了,学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