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常署前的白沙在晨风里微微起伏,像一张铺满了细盐的鼓面,谁上前一步,脚跟便敲出清脆的一声。

三更后的细雨早已收了,檐角的水珠还未滴尽,悬在瓦牙之间,映出一轮浅白的天色。

礼官分列,冠冕森然,王司徒的车驾最先抵达,青盖之下,一缕麝香与纸墨相杂的味道顺风而来,压住了城中尚未散尽的酒气与炭烟。

钟声未绝,东厢便又传来甲马辘辘声。

相国府的黑檐轿缓缓入位,轿帘轻挑,一只厚掌按住了帘角又放下,像一团油光正挑帘窥视,又倏忽退避,留下帘下的阴影比晨光更浓。

李儒身着素色朝服,自相国轿后的随步出,袍角不沾沙,一双眼却像针,轻轻在众人脸上游走,最后落在白沙尽头的那道门。

门里,吕布束好武冠。

冠下乌发如墨,披落在甲缝之间。他今日不披重甲,黑金战袍上只挂两片护肩,行至门槛,一脚踏出,白沙微颤,沙面扬起的一圈纹像水纹,扩散开去。

张辽、高顺在左右,陈宫稍后,手中把玩着一支短笛,笛尾敲在掌心,一“嘀”不起眼的轻响,却像将刀在鞘内试了一试。

“礼成队,就位——”太常令清声。

王司徒抬手,袖角落回案上。他的目光穿过礼官,穿过沙地中央的青石案,落在对面李儒身上,淡淡一笑:“李都护,烦请示礼。”

李儒拱手,语声不疾不徐:“今日会礼,三问三答。一问:歌伎入籍,礼从何来?二问:义女非伎,家法何据?三问——”

他眼角斜落,扫过吕布,“温侯昨夜解冠示怒,冠为君子之容,怒与礼可并行否?”

最后一问落地,白沙上一阵暗哗,又很快平静。

陈宫笑声先起:“好个三问。第一问,礼自先王来,变亦有常,然变不废本,‘乐由中出’,非夺人以为礼也。第二问,家法所据,出于合义之名与昭告之礼,王司徒文书齐备,区区‘相国令’安能坏之?至于第三问——”他斜瞥吕布,“君子之怒,怒在心,表在冠。冠解而不堕,是知进退。此乃礼之至。”

白沙上又一阵轻响,有赞许、有不屑。

李儒不接陈宫的话,只将手中竹简一翻,笑意温温:“公台言极是。然而古人亦云:以礼制心,非以心制礼。温侯以冠示怒,是其心在礼上;若心在礼上,又何惜一伎以成大义?相国令有失偏颇,今特更陈一策,愿与诸公共参。”

王司徒目光一滞,袖中指尖动了一动,像在敲无形的案。陈宫眸光微警,吕布却只是低低一笑,那笑像风过刀背,细而凉。

“请。”王司徒披裘微倾。

“捧德。”李儒两字甫出,白沙边缘便有几个老臣眉微蹙。

他似未觉,仍缓道,“世道中衰,礼乐崩坏,需有一人,以武德冠冕天下,以身作范,捧其德、扬其名,使天下忘‘夺’而知‘献’,忘‘私’而记‘公’。此策,曰‘捧德’——或者,公台更喜欢一个俗称,叫‘捧杀’。”

众臣一凛,低低窃语声起。

王司徒眼睫后光微动,陈宫唇角扬起一点,却不语。李儒却像自嘲般笑了笑:“诸公莫急,‘捧杀’之‘杀’,不杀人,杀的是疑心与乱法。温侯武冠天下,名动诸军,众心所向。如其今以‘义’自标,肯为天下表其节,舍所爱以全礼,则‘义’非一人之义,而为天下之义。此其一也。”

他抬手,食指轻点虚空:“其二,相国拟奏请:请天子授温侯为‘执金吾’,统领宫禁诸卫,金门出入,以清宫闱,以肃宵小。此职或轻或重,在人不在名。温侯若受之,则以一身之威护社稷,以一冠之怒秉王道,毋庸血刃,亦可折奸邪之心。”

“执金吾”三字落地,白沙上空像被无形之手拨了一下。在场能吏,皆懂其意:执掌宫禁,近君之职,名望骤起,亦瞬入火口。

王司徒袖内指尖骤然一紧,心底却已明白李儒这一“捧”,恰是将吕布置于刀口上:位高,则诸侯怨之;近君,则在董卓眼皮之下,被缚之力倍增。

“李都护此言,似抬举,实绑缚。”陈宫淡声,“‘捧德’之名好听,‘捧杀’之实刺耳。以礼索人,以名绑人,以位困人,不出三日,洛阳巷议尽归于‘温侯为相国鹰犬’。你我言语,于天下,不过三日。”

李儒不恼,笑如旧:“公台所虑,李某岂不知?所谓‘捧杀’,杀非人,杀其可疑之名。温侯既受执金吾,则可正名:非为董氏鹰犬,乃为汉室金吾。至于‘献伎’,今相国愿退一步——”

众人纷纷抬眼。王司徒袖中那一下紧扣松了半分。

“王司徒义女之名,非伎之属。相国即刻遣吏更正昨令,凡诸侯入京,悉以所携伎籍于乐府,义女不在此列。”李儒笑意更温,“相国退一步,以示‘家国两全’之仁。温侯可乎?”

这一步退得柔顺,退得体面,退得众臣心头一松。

白沙上低声嗟叹一片:董卓竟能退?淡淡的可亲之名,像丝一般缠上众人心头。王司徒心里却反倒冷了一寸——李儒在“家礼”上退,就是为了让“国法”与“名位”更紧。

“李都护退得漂亮。”陈宫看向吕布,“主公?”

吕布这才上前一步,靴跟在白沙上敲出一声短促的响。他先向王司徒一拱,复向太常令一礼,然后方缓缓转向李儒:“李都护之策,听来如春雨,如玉簪插鬓,温润而不刺。只是我有两问。”

“请。”李儒含笑。

“一问:若我受‘执金吾’,所执者何‘金’?‘金’是汉家金,还是相国家之金?”吕布目光淡淡,像看穿了白沙下的一条细蛇。

“汉也相也,今在一体。”李儒答得不慢,“相国拥天子以令诸侯,诸侯若不从,谁担天下之乱?温侯执金吾,执的是‘秩序’二字。”

“二问:若我不受,李都护便要杀我之‘疑’么?”吕布笑了笑,“捧也罢,杀也罢,终究是你说。我既冠在头上,刀在心上,有些事不劳旁人。”

此言一出,白沙上几位年轻武官忍不住侧目——有人在心里暗暗竖起了拇指。陈宫低头,笛尾轻轻一弹,像在共鸣。

李儒眸光微黯,随即又亮起来:“温侯言快。受与不受,在君一念。然今日会礼,不止相国令,尚有诏书在此。”

他一挥手,自相国轿侧走出两名侍从,捧着黄绫。

太常令变色,急上一步要接,李儒却笑:“太常勿急。此诏出自德阳殿,乃陛下亲笔,言‘温侯勇盖世,忠可托’,特召入金门,赐环佩,命为执金吾,兼统都司,使“外清暴乱,内肃宫闱”。诏既行,礼亦毕。诸公,以礼受诏如何?”

“以礼受诏!”白沙上齐声,礼官们如释重负。

王司徒的指尖在袖中再一次扣紧——李儒将“相国令”拔去,换成“天子诏”,把刀由粗斧换成绫帕,缠得更紧。你拒“相国”,可拒;你拒“天子”,便是逆。

吕布胸口那枚木簪轻轻一颤,像有一丝细热透过皮肉。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指腹正无意识地按着那处——貂蝉昨夜的眼波仿佛仍在簪尾上流动。

逆命龙瞳在眼底悄然张开,他看见一条又一条气运之线自白沙四方延展:一条通往金门,光明直白,却覆着薄薄的油,滑而易坠;一条绕过宫城,入市井,暗而曲折,却有几个火点隐隐燃着,像是民望与侠名。

“温侯。”陈宫低声,只有他一人能听见,“受之。”

“我知道。”吕布的唇角几不可见地动了一下。他抬手,解下朝服上的束带,单膝前跪,沉声道:“臣吕布,受诏。”

黄绫展开,诏语如练,礼官唱读,声穿过白沙,穿过太常署的门梁,穿入清晨尚未完全苏醒的洛阳城。

许多未得朝权的中下官员站在外围,伸长了脖颈,看着那个黑衣武人单膝跪地的身影。有人悄声说:“汉室有救矣。”有人却只冷笑:“相国多了一条锁链。”

“赐佩。”李儒的声线适时抬高,“赐金吾环,赐戍楼之箭,赐殿底之虎符半对,另一半在相国处。金门出入,禁中巡防,皆听金吾令。此礼,礼成!”

“礼成——”礼官们应和,整齐的声浪里,有人为之心动,有人心寒。

吕布起身,手中环佩在袖底轻轻一碰,发出含金的清响。

陈宫与张辽上前,与他并肩往太常署之外行去。走过白沙边,他忽地驻足,回首看了一眼王司徒。王司徒与他目光相接,仅以极微的点头回之。

“会局于礼,局外见人。”陈宫低声道,“入金门之后,别让人把你的刀也收了。”

“收不得。”吕布的声音更低,“刀在心里。”

——

德阳殿外的金门巍巍,门钉列列,红漆在晨光里像新凝的血。

穿过金门,天子的内廷在前,层层殿宇像叠起的山,檐角与兽吻无声俯瞰,仿佛每一只瓦兽都在咬着某人的名字。

金吾卫已列在门内,见新任执金吾至,齐声作揖,长枪与戟如林。

“见金吾!”一名年长都司上前,须发斑白,眼光却不老,“末将梁习,统内东厢巡卫。自今日起,金门内外巡防,听金吾令。”

吕布略颔首,目光在阵列上扫过。

新旧卫所混编,旗帜颜色不一,有相国府直接调来的黑甲,有太常旧属的青甲,也有宫中内侍推举上来的绛衣刀手。

缝合痕迹清晰,像一块被多次补丁的旧袍,绵里藏针。

“金门之内,禁刀。殿前三十步,不许佩弓。”梁习试探着提醒。

“我不佩。”吕布伸手,慢慢解下腰间佩刀,交与张辽。张辽心下一凛,正要劝,吕布已淡声补上一句:“我入门不佩刀,出门方佩。”

梁习心里一跳,忙道:“金吾慎言。”吕布却不理他,已迈步入门。

金门内的地砖磨得光亮,能映出人的影。吕布的影在砖上被拉长,像一柄不入鞘的戟。

他边走边听,听见殿内的风声,听见柱缝间流淌的冷气,听见墙后极细极远的鼾声与低语。他的心沉下来,又轻起来——沉在重重门禁与规矩之下,轻在他贴肉那枚木簪的温度上。

那簪像一条细小的火线,沿着皮肤往心口爬,提醒他:忍的是今,破的是局。

“金吾大人。”殿廊一侧,传来一声轻唤。

那是一个穿绛衣的内侍,面白而干净,眼里带着刻意压低的笑,“陛下方才批了几道奏,心神不佳,相国入殿请对。相国言,金吾初任,宜先熟规例,不宜扰圣安。请大人在‘羽林房’暂歇,稍后相国当召示金门巡防之法。”

“相国召示?”陈宫冷冷哼了一声,低声道,“执金吾而听相国召示,这是‘执金吾’还是‘执相国’?”

吕布看也不看那内侍,只问:“羽林房在何处?”

内侍连忙弯腰:“大人请随奴才。”

行至羽林房,廊柱上刻着旧年锦衣卫士的名册,字迹被岁月磨去了锋芒,却隐约能见“忠”“直”“敢”三字排列交错。

屋内陈设清冷,兵器架上空空,只有一根旧棍斜靠墙角,棍头磨得泛白。

张辽随手取起,掂了掂,笑:“这里的东西都被人挑走了。”

“挑走了更好。”吕布在室内踱了两步,回首对梁习道,“金门内外的巡防簿,大路细路,斋宿更次,弓箭刀械的出入登记,全取来。我要先看‘路’。”

“诺。”梁习去得很快。

陈宫一边盯着门口,一边低声道:“李儒定会来。他要把‘路’教给你,其实是要把‘门’关住你。”

吕布“嗯”了一声,眼底的龙瞳轻转。

他在羽林房的墙上看见一道道淡得快要消失的划痕:那是以往卫士用兵器作记的痕,每一个划痕末端都有一个细小的点,点的位置不同,方向不同,组合成某种只有行家看得懂的“图”。

他走过去,用指腹轻轻掠过,胡茬般的粗糙感从指尖传来,他忽地笑了一笑:“行家。”

“什么?”陈宫不解。

“宫内暗行之路。”吕布指着墙,“这几条痕,叠起来,正是从金门到未央殿后侧的一条隐路。还有一条,通向太庙。立此记的,非寻常刀手。”

“这便是你的利。”陈宫眯起眼,“相国以位困你,宫墙以路困你。可墙有缝,缝是人刻下的。只要有人,你就有路。”

梁习很快抱来几摞簿册,纸页翻动,墨味充房。吕布随手翻看,指尖点过巡次表,轻轻一敲:“这一更,宫中缺人。谁定的?”

梁习一怔:“相国府。”

“改。”吕布道,“缺人一更,贼不睡。把我并州来的十人补上,名字另记,挂在我的名下,谁问,答曰‘金吾自用’。”

梁习迟疑地看了看陈宫,陈宫只笑:“相国若问,你便说‘金吾执金’,金吾用人,‘金’之一撇,他拿不走。”

梁习苦笑,连声诺诺。

——

未时二刻,李儒果然至。

羽林房外的廊下风无声卷过,他的袖子随风微拂,整个人像一尾无声的黑鱼,在风里游。

张辽握紧了手中旧棍,陈宫把短笛倒过来,笛尾在指间轻轻一弹。

“金吾。”李儒含笑入内,“相国遣我来,先与金吾说说宫禁法度。”

“李都护劳心。”吕布坐而不礼,手仍扶在簿册上。这是挑衅的坐姿,亦是“执金吾”的坐姿:殿外受诏,殿内受教,出了金门,谁坐谁站,谁礼谁不礼,便是较力的门道。

李儒不以为意,目光落在簿册上:“看了几页?”

“看了几条路。”吕布答,“门都归你,路总得归我。”

“门与路,归的是‘规’。”李儒微笑,“金吾若肯守‘规’,路便越走越宽。”

“我守‘规’。”吕布淡淡道,“我不守‘缚’。”

“‘缚’?”李儒似笑非笑,“金吾误会了。今日之任,是礼冠于君。君戴冠,臣替其整饰,是为‘敬’;冠若歪,便扶,是为‘辅’。相国对金吾,正是这‘辅’字。金吾何必以‘缚’自扰?”

“我冠好,不须人扶。”吕布抬眼,瞳底那条细细的龙似在墙上游了一下,“倒是你家相国之冠,今早掀了一角。”

李儒目光一沉,随即笑出声来:“温侯此语,李某受教。”

他合掌一拱,“还有一事,利在金吾,利在相国,利在汉室。今夜前殿设灯,城内诸军将校入殿受宴,顺便宣布金门新令。李某拟请金吾持箭登戍楼,以一箭分三箭,示‘一心三用’,以服众心。”

陈宫心头一跳:“捧杀又至!”登楼试箭,一为示技,二为自缚——技一示,众口一齐,赞其“神武”;一旦名定,越发像一面旗,飘在相国殿前,任人指点:这便是董氏的“神箭”。

吕布却笑了笑:“三箭太少。”他站起,取过梁习交来的戍楼箭,拈在指间,箭羽拂过掌心,带出一缕极轻的刺痒,“一箭分五箭:门、路、人、心、言——五处皆中,方为‘金吾’。”

李儒眸光如针:“五箭,如何为之?”

“门,射金门之钉,不伤漆,不动钉;路,射宫巷之末,不惊猫,不落叶;人,射楼下持灯者之灯帽,不灭火,不伤手;心,射相国轿帘之角,不破帘,不见痕;言——”

吕布顿了顿,笑意更冷,“言,射你李都护的舌,不伤嘴,不见血,教你今日之后三日不欲再言‘捧杀’二字。”

张辽一听,险些失笑喷出,忙把笑咽回去,肩膀却不住轻颤。陈宫眼里也亮了一瞬——这是“怒”,亦是“戏”,是将“捧杀”二字倒拿过来玩给天下看。李儒面色一僵,随即又柔了:“好。李某等着看金吾的五箭。”

他转身便走,走出两步,忽又回头:“对了,王司徒方才于白沙边微言:‘金吾执金,不执人。’此言虽好,却有一缺:‘金’之下还有‘吾’。金吾之‘吾’,若大,‘金’便小;若小,‘金’便大。温侯,宜自度之。”

话落,袖影一转,人已去。

陈宫冷笑:“在你心里种个字,叫‘吾’。叫你反复咂摸:‘我是大,还是金大?’这便是毒。你若被这字缠住,一日三思,一思三日,‘捧杀’不杀,你自己将自己捆了。”

“我知道。”吕布抬手,按了按胸口的木簪。那细小的簪尾在皮肉间轻触,像告诉他:此‘吾’非自私之‘吾’,乃‘吾心不屈’之‘吾’。他扭头对梁习道,“戍楼何时可上?”

“随时。”梁习答。

“去。”吕布提箭而行,陈宫与张辽随之。几名新附的并州兵悄然散入各处路口,像猫钻入夜色,将各个门角、墙根与暗巷的风声收拾得干干净净。

——

戍楼在左,他立在楼顶,风从发间穿过,带起冠带一缕轻颤。

楼下灯火未起,宫墙外的市井才开始苏醒,卖汤饼的在巷口起锅,黄芽菜的香气混着麻油从风里远远飘来。

他深吸一口,抬手搭箭,指尖所触之处,木纹与羽毛的细节一丝不乱。

他闭眼,逆命龙瞳在心里张开,又缓缓合上——今日不借“瞳”,只借“心”。心静,箭自直。

第一箭,“门”。弦响如丝,箭去如蛇,直入金门第三排第七枚门钉与漆面之间,轻轻一摩,发出极细的“叮”,钉未动,漆不破,箭却在空中一转,带着弧光落回楼台上,似有人伸手将它送回。

第二箭,“路”。弦响稍高,箭光没入廊下两柱之间那条极窄的影子里,影底本有一片秋叶欲落,箭羽过处,风稍起,叶停在半空,上下微摇,终未落地。

第三箭,“人”。楼下守灯的刀手闻声抬头,还未来得及惊,就觉得头顶灯帽轻轻一沉,灯火“呼”的一吐,火光更稳。

刀手愣住,手却本能地稳住了灯——再低头,发现灯帽边沿上多了一缕毫发,正是箭羽掠过留下的一点问候。

第四箭,“心”。相国轿远在殿角旁,帘角垂垂,仿佛无形之眼。

吕布这一箭出手,箭羽像在风里凭空分出两个影,最终只以一缕尾羽轻轻挑了挑轿帘的最末一根丝线。帘未动,丝不断,轿内却传出一声压得极低的笑,笑里有肉香,有自得。

第五箭,“言”。吕布未搭箭。他把弓横在臂上,俯身从楼台拾起第一箭,抛给张辽。张辽一愣:“主公这是——”

“言不在箭。”吕布转身下楼,“言在‘不射’,教他三日里等着我这一箭,心里发痒,自知‘捧杀’两字是笑话。”

陈宫“噗”地笑出声,连连点头:“今日之戏,够毒。你不射,他反倒自己在‘捧’里杀自己。”

楼下众人仰望,或惊或叹。

李儒站在远处的殿廊下,眼角的笑意终于淡了一瞬。他身侧的小吏附耳低语:“都护,要不要……再设一局?”

“需得缓。”李儒眯起眼,看着那道从戍楼下来的人影。

“今日他受‘金’,不受‘缚’。若急,则折。且让他尝几日‘位高’之味,众口与重担一样沉,沉上三日,他自己就会去找‘门’,而我在门后等他。”

——

傍晚,宫前灯起。

王司徒于远廊立看,袖手不语。貂蝉在侧,披薄绫,肩头有一线风拂过,她轻轻将绫角按住。她并不问今日之事,只静静凝望金门方向。

王司徒忽道:“蝉儿,记得你幼时,随我初入洛阳见一牌,写‘金吾不禁夜行’。那时我想,此‘金吾’若不禁夜,谁禁?今日——”他并不说下去。

“今日,金吾禁的是‘夜’,不是‘人’。”貂蝉轻声,“夜是乱,人可明。若人自愿入暗,禁他无用。”

“你信他?”王司徒转眼。

“我信刀,也信冠。”貂蝉将指头伸入衣领处,轻轻摸了一下那只绢囊。绢囊里,木簪与并州系扣紧紧缠在一起,簪尾与绳结交错,像一对安静对望的眼,“他若忘,我便提醒;他若记,我便护。”

王司徒低低一叹:“好。”

——

夜未深,温侯府的门紧闭。

张辽亲自巡至巷口,见黑影一闪,喝道:“谁!”对方匆匆上前,露出面来,是王司徒府的一名老仆,气喘吁吁献上一封短札。张辽接过,递内。

陈宫拆看,眉头轻动,随即笑道:“王司徒此信,四句八字:‘礼成三分,名定两成;局启一半,人心未稳。’老狐狸倒说得清楚。”

吕布接过,笑意淡淡,指腹又按了一下胸口的簪。

他望向金门方向,远远的灯火在夜风里像一串被提起又放下的珠。那珠忽明忽暗,像有人握紧又松手。

“明日。”他轻声道,“明日我要看见‘门’后的人。”

“谁?”陈宫问。

“李儒。”吕布目光深处,有一丝锋光一闪即灭,“还有董卓。”

“见得着。”陈宫转着笛,“只要你让我舌不短,我便让他们话多。”

他抬手拍了拍张辽的肩,“辽,去吩咐,府中兵三十入宫接替那一更。把并州的步子踩在金门前,让人知道——金吾,不是绣衣小儿。”

“诺!”张辽拱手而去,背影矫健。

风自檐下过,掠过门旁那条昨夜挂起的冠带。冠带不动。

门内的灯光稳稳,照出墙上一角细细的影,那影像一枚木簪,又像一条细细的绳。

——

夜深,德阳殿后室。

董卓解了衣,袒胸而坐,手里拿着一根油光发亮的烤肘子,啃得“咔嚓”作响。

李儒坐在下首,目光垂着,听他嚼肉的声音如听鼓点。片刻后,董卓丢下骨头,舔了舔手,慢慢道:“他不坏。”

“他不坏,是好事。”李儒道,“坏了便粗,粗了便难用。”

“你又要‘用’他。”董卓眯眼,“用他,还是杀他?”

“先用,再杀。”李儒语气平平,“不为灭其人,乃为杀其名。等他名与位绑得更紧,等诸侯与百姓将他称为‘董氏之臂’,等他自己觉着‘金吾不禁夜行,我可行万里’……那时候,杀他一‘冠’,不杀其头。捧杀之杀,杀的是‘冠’。”

董卓“嘿”地一笑,拈起一颗葡萄丢入口中,咬破时汁水四溅,像血一线,“好。那你就做你的‘捧’,我做我的‘吃’。有人捧,才吃得香。”

李儒眼底浮起一点极淡的笑:“相国放心。明日再设一局,名曰‘赐马’——”

“赐什么马?”董卓兴趣起来,咧嘴。

“赐赤兔。”李儒低声,“以马缚人,用心束刀。人若心系一马,便有牵引。此为第二‘捧’。”

董卓拍掌大笑,笑声震得灯火跳了一下:“好,好!赤兔——我要看看他如何‘不缚’!”

——

夜更深,羽林房内仅留一盏油灯。

吕布将弓置于案,取出那只绢囊,木簪与系扣在灯下安静发着温软的光。他把簪尾轻轻点在案上,发出一声如粟米落盘似的极小声响。

他的心忽然静得出奇,静到连外头更夫的打更声都像陷入棉里。

断史回声在远处响了一下——那是他一人在极久之后于白门楼下会听见的风声,被命运提前送来一缕。他抬眼,望向黑得无光的屋梁,唇边笑意淡淡:“白门楼还远。金门在前。要倒命,先过此门。”

他合眼小憩。

灯火在他睫毛上跳了一会儿,又安静下来。窗外,金门之上无数门钉在月色里像冷星;而远处城中无数人家的灯,忽明忽灭,像在向某处聚拢。

风把一切声音吹得很轻,轻到只剩下心跳一声,一声,如鼓。

吕布醒来时,东方已有一线鱼肚白。

他收起簪与绢囊,取回佩刀,轻轻扣在腰侧。

门外张辽已候,陈宫立在门口,笛尾轻轻敲着自己的掌心,笑意里有一丝险薄的兴奋:“温侯,今日‘门后的人’,你准备好见了?”

“准备好了。”吕布跨出门槛,脚跟敲在地面,一声清响。

金门的影投在他的脚边,像一条深黑的河。他迈过去,影在身后合上。

他走向金门。门内是一座城,门外亦是一座城。

门上有钉,钉后有心。冠在头上,刀在心里。

他低声道:“来吧。”

风应了一声,带起他冠上一缕小小的流苏,像刀锋在微颤。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斗罗2:和霍挂比金手指后成团宠穿越成姐姐,妹妹你要干嘛?问鼎记!寻找胭脂[射雕同人]妖女七零:炮灰夫妻发家忙七零之小媳妇甜甜嘴疯批跑断腿穿越异界之崛起逆世穿越之灵域传奇盛宠之嫡女医妃陆沉周若雪小说免费阅读全文好孩子小明去哪了盗墓:选对喜欢的CP嗑合成召唤摄政王的神探娇妻龙珠:我能吸收能量变强游走诸天,全靠暗黑技能多!我有一个诡王朝精灵游病娇师姐装呆套路我,人麻了!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掐指一算,你是逃犯!重生娇妻已上线崩坏:雷电芽衣之名阴郁疯批师尊,对我垂涎欲滴快穿之这段数据成精了吧我在万界都有分身是拖油瓶也是青梅竹马我打打打打打打死你个渣男换老公女尊也得嫁人斩神:穿越后的决斗之旅四合院:开局先把媳妇娶了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重生木兰辞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狐妖:剑圣一心重生1962之开局怒扇禽淮茹要命!我睡的小白脸是首富太子爷星林风途娶鬼妻行阴阳小鬼拜师璃雪快乐田园生活绑定神豪系统,我有亿点点钱味主骑砍:从破落农庄开始四合院,开局一个太初仙境手握空间,和离后开启流放高端局仙游云风录重生最强农妇修仙之混沌道果
随梦书屋搜藏榜:我的后宫奋斗记穿越改造男女的身高体重快穿之鬼差女配打工日常冷冬气候种田,我在古代开超市位面收集功德高武:金手指姐姐是我的理想型无上至尊是狼不是狗给疯批霸总当替身后,我成了顶流盗墓:反派系统,开局保护伞公司下堂王妃是毒医救命!我好像被禁欲陆警官看上了重生六零,带着空间宠夫暴富被迫攻略反派剑尊后,全书he了通天神医本是人好可不可以勇敢点从龙族开启的异世界生活表白装高傲,我转身校花崩溃哭了除魔人:开局遇到大黑佛母恋综直播:女扮男装的她引爆热搜重生之后,娶了诡新娘做老婆孤女穿成小丫鬟龙族之龙骑士从聊斋开始,证就人道古史!爱的谜题:林晓萱要命!和章鱼网恋后,他疯了!重生之青樱回来后整顿后宫海贼王:渣女今天也在努力死遁跨越时空的花季我,诡异NPC,吓唬哥哥怎么了劫天之人天灾囤货,灵泉空间种田记[综韩]黑色阳光重生不谋爱,京圈大佬给我下跪了金玉传奇终默沦陷修罗场,大佬都想独占她守寡三年后,整个侯府跪求我原谅五十年代卷到飞升帝妃掌妖异血瞳乱天下港综开局之我有一座万界楼林海边和陈心的爱情故事叶罗丽之命宝可梦科普与职业日常心被俘获后?我化形了!回到旧石器时代无尽轮回:从禁酒令开始月老可能忘了给我绑红线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五年后,她携崽踹翻前夫家!紫金幻影:我的黑篮系统末日游戏:我左手复制右手空间!我的南京往事综影视:每个世界都在恋爱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娘娘的佛系日常求生:起源魔女,开局靠炼金敛财七零:获得签到系统后,下乡躺赢迷茫的重力少女们与魅魔猫猫少女浮世绘道末求存:我在玄幻世界搞基建八零小保姆娇又欲,霍厂长抱着哄超级召唤师:灰鸦永远会在一起阿瑶,凤魂归位穿越到末世,强一点很正常吧从仕途开始长生不死擎神之全能女帝权力巅峰:凭亿近人,踏实进部垃圾回收王天官赐福:与君共赴烟火长他的掌心暖顿悟修仙!鬼灭:体质无上限肉身硬抗屑老板告白指令请签收开局换宗后,道侣他又争又抢巫师世界:我的神女马甲藏不住了靠拳脚降妖开局签到仰望U8,环球一路桃花废柴摸棺后,魔主劝我冷静变成马娘的我成为漆黑帝王送我固宠?我当皇后你哭什么?四合院:开局断亲,进城治禽娱乐:我吃天仙软饭,蜜蜜醋了!综武:武当山挂机,我陆地神仙神域仙尊:万神来潮空幻之星开局混沌机甲,我把自己上交国家重生仕途之开始新的起点死灵骷髅?不,这叫炼金生命影视:肆意人生大唐嫡子风云录与你共赴河山罗白交锋录:港城玫瑰云深剑影,夷陵笛潮唯一弟子:开局先偷萝莉师尊鞋子公子向北抉择之间,命运之钥每日情报,开局截杀戒指老爷爷选秀首首金曲,乐坛歌手都震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