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宗族束缚已久,如今得以另立门户、自掌权柄,怎能不野心沸腾?
这绵延千年的世家大族,转眼间竟成了一盘散沙!
王沣心知肚明——太原王氏,这座屹立千年的庞然大物,即将分崩离析。而他王沣,或许终将沦为孤家寡人!
此等局面,岂能容忍?
但若以武力 ,只会适得其反,徒增族人怨恨。
“不可再激化矛盾!”
王沣终非庸碌之辈,身为族长,他自有韬略。
“欲阻家族瓦解,唯有怀柔安抚,以血脉亲情维系人心。”
“太原王氏,绝不能就此消亡!”
他当即行动,一面压下躁动的人心,对王孝远之事避而不谈;一面割舍利益,厚待庶支,竭力弥合裂痕。
更屡屡强调血脉同源,以阻分家之念。
这番举措虽未彻底平息 ,却勉强遏制了局势恶化。然而家族 之势,仍在蔓延。
太原王氏,已无力他顾……
---
王孝远这一枚暗棋,终成致命一击,令各大世家陷入内乱。推恩之策,至此方显其效。
此番反击,李二可谓快准狠厉,直击世家命脉。
太极宫内,杜如晦禀报完毕,李二纵声大笑,眉梢尽是酣畅。
“妙!端的妙极!”
“王孝远此举,终
李沐的新唐书铺彻底冲破了世家对学问的掌控。
李世民发现遵照李沐的策略行事,确实将世家势力层层削弱,使其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朝廷抗衡。
然而这仍不能令李世民满足。
他目光骤然锐利,眼中闪过一丝凛冽。
\"唯独科举一事尚未重启。\"
\"照李沐所言,重开科举之日,便是世家彻底瓦解之时。\"
\"到那时,朕才能真正执掌大唐,成为言出法随的至尊 。\"
李世民恨不能立即下诏重开科举。
所幸他尚存理智,未被狂喜冲昏头脑。
\"朕须再寻李沐商议,确定何时方能重开科举,为世家敲响最后的丧钟。\"
如今的李世民对李沐已是心悦诚服。
他暗自承认,李沐对天下大势的洞察,犹在自己之上。杜如晦对李沐亦是奉若神明。
\"陛下既有此意,不如即刻前往。\"
\"李郎君在长安的新宅已修缮完毕,正可一观。\"
杜如晦此言正合圣意。长孙皇后自李沐宅邸归来后,对其精巧设计赞不绝口,常在李世民耳畔提及。
李世民按捺不住,霍然起身:
\"更衣!\"
\"随朕去会会那小子!\"
\"皇后总说他的宅院宛若仙境,朕倒要看看到底有何玄妙!\"
......
长安李府。
宅院竣工后,李沐清闲不少。每日除教导三位 外,便赴渭水铁厂研制水泥。
经连日试验,终见成效。
这日风和日丽,李沐将从铁厂带回的水泥样品调和检验。三个小徒弟背完书跑来,好奇围观。
\"师父也爱玩泥巴吗?\"
\"让长乐也玩嘛!\"
小公主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娇声道。年长几岁的罗通虽未出声,眼中亦满是渴望。
他自幼家教森严,从未体验过这般孩童游戏。
正专注翻弄水泥的李沐忽闻脚步声,抬头见是李世民。
\"老李来了?\"
简短招呼后,又继续查看水泥。
\"此非寻常泥巴,乃水泥也。\"
\"待其凝固,比磐石更坚,是筑城建墙的至宝。\"
李世民闻言顿时来了兴致。他对李沐研制的奇物早已见怪不怪,却仍忍不住期待。
\"又弄出什么新奇玩意?\"
\"水泥?\"
\"让朕瞧瞧有多坚硬!\"
说着竟蹲下身细看,连亲生女儿都顾不上了。长乐自幼与父皇聚少离多,对这位天子父亲颇为生疏,此刻更是被完全遗忘。
李沐不以为意,目光转向李二时带着几分自得。
\"那当然,我李沐做出的东西哪件不神奇?\"
\"喏,这些都是我之前试配方的成品,已经凝固的水泥块,要不要亲手试试?\"
说着他转身走向后院,抱来一摞灰褐色的板状硬块。
\"叮当——\"
水泥块被扔在地上,发出金铁般的碰撞声。
\"这些都是调配方时的样品。\"
\"水泥凝结后,就是这般模样。\"
李二拾起一块掂量,狐疑地眯起眼睛。
\"这...真是泥土所制?\"
\"小子莫要戏耍老夫。\"
他抄起两块水泥相互敲击,想辨明真伪。
\"铿!\"
剧烈的反震让李二虎口发麻,灰块却连碎屑都没落下。
他又抽出腰间佩刀,猛地朝水泥块劈去。
\"铮——\"
刀刃迸出几 星,灰块表面只留下淡淡白痕。
李二瞳孔骤缩,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李...李小友...\"
\"此物竟坚若磐石,连精钢刀刃都难伤分毫。\"
\"当真只是寻常泥土所炼?\"
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呼吸变得急促。
\"若泥浆硬化后坚如铁石,岂非可筑城修路?\"
\"这水泥...可能大批烧制?\"
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
李沐扬眉轻笑:\"自然!不能量产的物件,值得我费心?\"
\"炼制水泥本就是要铺路造房,建设大唐!\"
\"以水泥混砂石,再配以铁筋,可起百丈高楼,可筑千里坦途,可建防洪堤坝...\"
随着一项项用途道出,李二握着水泥块的手渐渐发抖。
\"百丈高楼?千里通途?\"
\"区区泥浆竟有此等神效!\"
他努力想象着那些场景,喉结不住滚动。
李二突然攥住李沐衣袖:\"速与我说清!\"
\"此物原料为何?如何烧制?怎样使用?\"
李二以李世民的敏锐,立刻意识到水泥的价值。
若李沐所言非虚,这水泥的效用简直超乎想象。
只需石灰、黏土与矿渣煅烧,加水便成泥浆,干透后坚硬如石。
这诸多特性,仿佛专为营造而生!
李二摩挲着掌中的水泥块,恍惚间已见其遍布天下。
“李小郎君,你此番又为大唐献上惊天之物,老夫实在佩服!”
“你简直是天降福星,专为变革大唐而来!”
李沐淡然一笑,对这赞誉倒毫不推辞。
他本就要重塑大唐,令其辉煌永续,万世不衰!
“老李,这话中听!不如再多夸几句?”
李二满腔热忱被他这厚脸皮的话浇得透凉,笑容僵在脸上。
“去!从前还觉你谦逊,如今怎这般不知羞!”
虽板着脸斥责,心底却泛起一丝亲切。
唯有至亲至信之人,方能如此不拘礼数。
“看来他是真心接纳朕了。”李二暗自欣慰。
按下思绪,他再度凝神审视那灰石块。
“说正事。水泥既出自你手,你必深知其用。”
“大唐愿倾力相助,但凭所需!你只需告诉我,何时能量产?产量几何?”
见李二肃然,李沐也敛起戏谑。
若有举国支撑,量产绝非难事。虽不及后世规模,筑路建屋绰绰有余。
“老李,实不相瞒,煅烧水泥耗资不菲。”
“需大量石灰、黏土、矿渣,更需人力碾碎。幸而煤矿已为炼铁开采,否则更棘手。”
“若要量产,须以商贾之道边产边售,方可筹足本钱扩张,形成产业。”
他将后世商业运作之法细细道来。
“水泥虽重,却非如钢铁关乎国本,不必严控。”
“此物价低量大,当借民间资财人力自给自足,方能永不枯竭。”
李二频频颔首,深以为然。
水泥用途浩瀚,需求自然无穷。若官府独营,必难足用。
“依你之见,该如何商办?可是寻人合营工坊?”
李沐挑眉,惊讶于李二的悟性。
“老李,你倒一点就透!”
“正是!我出配方技法,朝廷供矿料,再招揽富商巨贾合力。”
他起身挥袖,如指点江山。
“如此方能集天下之力,速产足量水泥,供大唐驰骋!”
\"我为大唐规划一张宏图:用硬石路网串联所有州县!\"
\"这宏愿需要遍地开花的石料工坊作为支撑。\"
李二怔然望着眼前神采飞扬的年轻人,眸中掠过异色。
\"好个壮志凌云的少年郎!\"
\"想用石料铺就贯通大唐的脉络,这般气魄...\"
\"不知情的,怕要以为你是当朝天子在擘画山河!\"
如此格局,分明是 胸襟!
李二心头涌起隐秘的骄傲:果真是龙血凤髓,天生就该坐这龙庭!
李氏江山,后继有望!
李沐只当是寻常赞誉,笑着摆手:
\"慎言!这等话可轻易说不得。\"
李二压下心头火气,转回正题。
\"这石料路网确是利国利民的良策,但朝堂非一人之堂,百姓最重实利。\"
\"不若先以长安为始,铺就第一条样板大道。\"
\"让天下人亲眼见证这硬石道路的神妙!\"
莫说旁人,即便是李二自己,也未曾见识过这般神奇的铺路之法。
只在脑海中勾勒:必是平坦如砥、光可鉴人的通天坦途!
全凭着对李沐的信任,他当即拍板支持。
李沐欣然应允:\"正有此意。\"
\"我欲在铁坊旁新建石料工坊,待实物问世...\"
\"不但能取信朝廷,更能引来商贾云集,共襄盛举!\"
蓝图既定,李二雷厉风行:
\"某全力助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待这第一条硬石大道建成,定教四海震动!\"
临行时却突然驻足:
\"等等...朕...\"
\"某此行为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