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峰和老猎人一起下山时,太阳已经升到半山腰,山风吹过树林,沙沙作响。路过小镇的诊所时,老猎人硬是拉着他进去消了毒,医生取下之前包扎的粗布,看了看伤口说:“还好草药敷得及时,没感染,再换块无菌纱布,回去别碰水,过三四天就能拆线。”轩峰谢过医生,又谢了老猎人——老猎人一路陪着他,直到确认伤口没事,才笑着说要回家喂鸡,两人在诊所门口分了手。
离返程的大巴发车还有半天时间,轩峰想起之前听镇上的人说,阿里山的祝山观日台视野开阔,平时没什么游客,很适合练功。他摸了摸内袋里的“杨”字铜牌,又按了按手腕上的手串,深绿珠子还带着淡淡的热度,心里突然冒出个想法:不如去观日台练练刚学会的黯然销魂掌,说不定能更熟练些。
祝山观日台在山顶,轩峰沿着石阶往上走,石阶两旁的枫树叶子已经开始泛黄,偶尔有几片飘落下来,落在石阶上。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观日台——确实像镇上人说的那样,很开阔,中间是一块平整的青石板,周围没有遮挡,能看到远处连绵的山峦,山脚下的小镇像个小小的模型,嵌在绿色的树林里。
轩峰找了块干净的地方站定,放下背包,先活动了活动手脚,又运转起《静心经》调整呼吸——之前和灭脉者打斗耗了不少内力,这两天虽然恢复了些,但练掌需要稳定的心神,不能急躁。等呼吸平稳了,他才闭上眼睛,回忆“杨”字铜牌背面刻的黯然销魂掌招式,从“孤形只影”到“力不从心”,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他缓缓抬起右手,按照招式的要领,掌心对着前方的空气推出一掌——这是“孤形只影”,刚推出时,掌风还很弱,只能吹动脚边的几片落叶。轩峰没急,又试了一遍,这次他特意回想灭脉者围攻时的愤怒,还有担心老猎人安危的急切,把这些情绪慢慢注入掌法里。
“呼——”第二掌推出时,掌风明显强了不少,身前的落叶被吹得飘起来,绕着他的手腕打了个圈才落下。轩峰眼睛一亮,继续练下去,一招接一招,从“杞人忧天”到“拖泥带水”,再到“面无人色”,每练一遍,掌风就强一分,体内的内力也跟着流转得更顺畅。
练到“徘徊空谷”时,他突然感觉到手腕上的深绿珠子热了起来,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明显,像是有一股暖流从珠子里流出来,顺着手臂汇入掌心。这股暖流和他的内力融合在一起,推出的掌风瞬间变得凝实,不仅吹动了落叶,还把旁边一棵小树苗的枝条吹得弯了下去,叶子“哗哗”作响。
“不错,情绪和内力结合得越来越好了。”一道沉稳的声音从深绿珠子里传出来,是侠魂的声音,“此掌讲究‘黯然’二字,不是光有愤怒就行,还要有对招式的理解,你现在已经摸到门道了,再练练,威力还能涨。”
轩峰心里一喜,按侠魂说的,放慢速度,不再只盯着“愤怒”,而是试着体会每一招里的“意”——“力不从心”不是真的无力,而是藏力于内;“面无人色”不是吓退敌人,而是用掌风压制对方的气势。他一边想,一边练,掌心的暖流越来越明显,掌风带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周围的落叶被卷起来,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绕着他旋转。
练到最后一遍“力不从心”时,他将所有内力和情绪都注入进去,一掌推出,“砰”的一声,掌风撞在前方的一块岩石上,虽然没把岩石打碎,却震得岩石上的碎石屑掉了下来。轩峰停下来,喘了口气,看着自己的手掌——掌心泛着淡淡的绿光,是深绿珠子的能量残留,体内的内力比练掌前更充盈,之前因为打斗有些滞涩的经脉,现在也通畅了不少。
“你练此掌很有天赋,以后可成你的强力招式。”侠魂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几分赞许,“回去后把铜牌和手串共鸣,还能学到进阶招式,到时候威力会更大。”
轩峰点点头,弯腰捡起背包,拍了拍上面的落叶。太阳已经西斜,把观日台的石板染成了金黄色,该去车站赶大巴了。他最后看了一眼观日台,心里很满意——这半天没白练,不仅熟练了黯然销魂掌,还感受到了珠子和掌法的呼应,回去共鸣铜牌,应该能有更大的收获。
轩峰把背包甩到肩上,手里攥着从诊所拿的药袋,往山下走。路过小镇的杂货店时,他特意买了个密封的小罐子,准备回去装老猎人送的高山茶——那茶叶能和手串共鸣,说不定练气时喝,真能有帮助。走到车站时,大巴刚好要发车,他赶紧跳上去,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窗外的阿里山慢慢后退,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回去后先把伤口养好,再立刻把“杨”字铜牌和手串共鸣,看看进阶的黯然销魂掌到底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