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垂怜”如同一张无形而柔韧的网,将凌云鹤轻轻罩在京城的寓所之内。表面是恩赏与休憩,内里却是密不透风的监视与蛰伏的杀机。连日来,那种“鹤唳风声”的紧迫感非但没有消散,反而随着时日的推移,渗入骨髓,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不安。凌云鹤深知,在这看似平静的僵局中,被动等待无异于坐以待毙。他必须找到一条裂缝,一个契机,将死局盘活。
而契机,或许就藏在万贵妃所赠的那幅《西山雾霭图》中。
此画之前因案情紧急,他只粗粗看过几眼,觉其意境深远,笔墨不凡,但更多是疑虑赠画者的动机。如今,在这被迫的“静养”期,画轴被再次徐徐展开,铺陈于书案之上,在跳跃的烛光下,那墨色的山峦、氤氲的云气,仿佛活了过来,每一寸绢素都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画作确属精品。北宋遗风,构图宏阔,以泼墨与皴擦相结合的手法,将西山群峰的雄浑与云雾的缥缈表现得淋漓尽致。主峰巍然耸立,次峰环抱,山涧若隐若现,林木葱茏茂密。整体气象苍茫,意境幽远,足以让人沉浸其中,暂忘尘世烦扰。皇帝赏赐的《秋山问道图》强调的是隐逸与超脱,而此画,则更显出一种深邃难测的静谧。
然而,凌云鹤的目光,却一次次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画面左侧,那座位于半山腰、几乎被流云吞没的亭台,以及亭边那个淡得几乎要与山石融为一体的墨点——一个模糊的人影。
起初,他试图用鉴赏家的眼光看待这一切。亭台是山水画中常见的点景之物,用以增添生气,引导观者视线;人影则是画家惯用的手法,衬托山川之宏大,或暗示某种人文情怀。但万贵妃那句“西山景致,别有洞天”,以及皇帝口谕中“清静去处”的暗示,如同两根无形的线,将他的思绪牢牢系在这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将连日来的压抑与焦灼暂且压下,让心神彻底沉入画中。不再将其视为一幅单纯的艺术品,而是当作一份需要破译的密信,一张可能指引方向的地图。
他取来尺规,并非为了精确测量(画作毕竟不是舆图),而是为了辅助观察构图与比例。他发现,那座亭台的位置极为巧妙。它不在视觉中心,也不在传统的黄金分割点上,而是偏于一隅,处于一条自画面右下方向左上方延伸的、暗示山脊走向的墨线之侧。这个位置,既避免了喧宾夺主,又让人无法忽视,仿佛是整个雄浑山景的一个隐秘的“眼”。
再看那人影。姿态并非负手赏景的闲适,也非策杖登高的艰辛,而是一种微妙的、动态的静止。身形侧立,头部似乎微微抬起,望向亭外某个特定的方向——那方向,并非画中已有的景物,而是指向画面之外的留白处。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凌云鹤指尖轻轻拂过那人影所在的绢面,冰凉的触感让他头脑愈发清醒。万贵妃是在暗示,真相如同这雾中花、水中月,需要穿透表象才能窥见吗?而这幅画,就是那把能拨开迷雾的钥匙?
他起身,从隐秘处取出那份从曹敬癸密室中艰难临摹下来的、残缺不全的西山密图符号。虽然大部分古怪的标记无法理解,但有几个表示大致方位、山形水势的简单符号,此刻与《西山雾霭图》上的地形比对,竟隐隐有几分吻合之感。尤其是那座亭台所在的大致区域,在密图符号中,似乎被一个类似漩涡或眼睛的标记所覆盖!
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这不是巧合。
万贵妃赠画之举,其用意此刻昭然若揭。这绝非简单的酬谢或示好,而是一招极其高明而危险的借刀杀人之计。她定然知晓“烛龙”与西山存在某种极深的勾连,甚至可能与之有利益冲突或旧怨。但她自身或其势力,或因身份敏感,或因投鼠忌器,无法直接介入调查。于是,凌云鹤这个刚刚扳倒曹敬癸、知晓部分内情、又因“结案”而被暂时搁置的“利刃”,便成了她最好的选择。引他去西山,无论结果如何——若他能找到对“烛龙”不利的实证,便可借他之手打击政敌;若他不幸触怒“烛龙”或遭遇不测,对她而言亦是除去一个潜在麻烦。这是一石二鸟的毒计。
而陛下那句看似关怀的“清静去处”……凌云鹤眉头紧锁。是陛下也隐约察觉西山的异常,甚至可能对万贵妃的意图心知肚明,故而顺水推舟,默许乃至鼓励自己去“散心”,以便在一旁静观其变,看看究竟能钓出怎样的大鱼?天威难测,圣心似海,每一步都可能是深渊。
想通此节,凌云鹤背脊升起一股寒意。他与裴远,仿佛成了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被来自不同方向的暗流裹挟、推动。然而,危机之中亦蕴藏着转机。这层层算计,固然凶险,却也为他指明了一个可能的方向——西山。那个在官方结论中已被刻意模糊、在各方势力眼中或许已成为焦点的区域。
他必须去。不是作为棋子被动前往,而是要以执棋者的心态,主动踏入这局中局。只有亲临其境,才能验证画中线索的真伪,才能窥破“烛龙”的冰山一角,才能在这绝境中,为自己和裴远搏出一线生机。
决心已下,但如何成行,却需万分谨慎。裴远带来的关于内官监运输队的消息,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但远远不够。他们需要一个天衣无缝的理由,一个即使被严密监视也无法挑出毛病的借口,来掩盖这次西山西行的真实目的。
他重新卷起《西山雾霭图》,藏于暗格。目光落在书案上那份白日里让裴远呈递上去的、关于宫苑防火的札记副本上。这步投石问路,不知会激起怎样的涟漪。或许,他可以在此基础上,再添一把火?
凌云鹤铺开宣纸,沉吟片刻,开始研墨。他需要构思一个更周全的计划,一个能将学术研究、公务巡查、甚至个人雅趣完美结合起来的理由,让这次西山之行,变得顺理成章,无懈可击。
西山的方向,云雾更浓了。但那云雾深处,似乎有微光闪烁,既是诱惑,也是警告。凌云鹤知道,当他决定走向那片群山之时,便是真正将自己投入这帝国最深沉的暗流之中。胜负生死,皆系于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