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王虎的事,棚屋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凌风转身回到棚屋,念儿立马凑了上来,拉着他的手,眼睛亮晶晶的:“舅舅,你好厉害!那个坏人被你吓跑了!现在可以去买糖葫芦了吗?我好想吃糖葫芦!”
“当然可以,舅舅答应你的事,肯定说到做到。”凌风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对凌慧说,“慧姐,我带念儿去镇上买糖葫芦,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添置的东西,你们在棚屋等着,我们很快就回来。”
“好,你们路上小心点,别走太远。”凌慧叮嘱道,又从包袱里拿出一些铜钱递给凌风,“要是看到合适的布料,再买一点回来,给念儿做新衣服的布可能不太够。”
凌风接过铜钱,揣进怀里,牵着念儿的手,往镇中心走去。太平镇的街道比镇口热闹多了,青石板铺成的路面虽然不算平整,却打扫得很干净。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有卖糖人的、卖针线的、卖粗粮的,还有几个老农摆着摊子,售卖自己种的野菜、萝卜,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外面乱世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念儿好奇地看着路边的小摊,眼睛都看不过来了,一会儿指着糖人摊,说想吃糖人,一会儿又被卖小泥人的摊子吸引,拉着凌风的手不肯走。凌风耐心地陪着她,时不时给她讲解小摊上的东西,逗得念儿咯咯直笑。
“舅舅,你看!在那儿!是糖葫芦!”走了没一会儿,念儿突然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个小摊,兴奋地跳了起来,拉着凌风就往小摊跑。那个小摊上插着满满一捆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被整齐地串在竹签上,外面裹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糖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看起来格外诱人,还没走近,就能闻到一股甜甜的香味。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汉,穿着一件干净的粗布衫,正低头给一个孩子裹糖稀。看到念儿跑过来,他抬起头,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小姑娘,想吃糖葫芦呀?爷爷这糖葫芦都是新鲜做的,一串两文钱,甜得很,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凌风掏出四文钱,递给老汉:“大爷,给我们来两串,要最大最甜的。”
老汉接过钱,笑着从架子上取下两串最大的糖葫芦,递给凌风和念儿:“放心吧,这两串是刚做好的,糖稀最厚,肯定甜!”
念儿接过糖葫芦,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甜甜的糖稀在嘴里化开,带着山楂的微酸,好吃得她眼睛都眯了起来,小脸上满是满足:“舅舅,真甜!比上次在清风镇买的还甜!你也快尝尝!”
凌风笑着咬了一口,确实很甜,山楂也很新鲜,比之前吃过的糖葫芦都要好吃。他帮念儿擦掉嘴角沾着的糖稀,刚想带着她往回走,却看到不远处,凌老根和凌王氏拄着木棍,慢慢走了过来,赵春花抱着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凌宝跟在后面,几个人脸色蜡黄,脚步蹒跚,看起来虚弱不堪。凌大柱一家却没在队伍里,估计是去镇西头的粥棚领粥了。
“凌风!风子!”凌王氏最先看到凌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加快脚步,走到凌风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生怕他跑了,“风子啊,我们也进镇了!可刚才那个差役说棚屋不够了,没给我们安排住处,你看……你能不能跟那个差役说说,给我们也找间棚屋?还有,我们都快饿死了,好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了,你能不能给我们点吃的?”
赵春花也赶紧凑上来,脸上挤出笑容道:“凌风,我们真知道错了,你爹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你帮帮我们吧!”说着就要跪下去。
凌风用力甩开凌王氏的手,眼神冷得像冰,没有丝毫温度:“棚屋不够,你们自己去找周差役说,这是你们自己的事,跟我没关系。至于吃的,官府不是每天都在施粥吗?”他看向后方已经走路摇摇晃晃的凌三柱,想了一会儿,从背蒌里摸出一小袋杂粮,大概也就够几顿的量,随手扔在地上,“就这些,你们拿着,先就着吃一顿,明天再去领粥。”
凌老根赶紧弯腰,捡起地上的杂粮,紧紧抱在怀里,叹了口气:“风子,我们知道以前对不起你和你姐,让你们受了很多苦,可我们毕竟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啊……你就不能再帮帮我们吗?”
“一家人?”凌风冷笑一声,语气里充满了嘲讽和厌恶,“好了!不用再跟我说这些,你们不烦我也已经听厌了,要是当初你们能想起我们是一家人了,会是如今下场吗,我当初经历的比你们现在更惨更让人心寒!”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冰冷,语气带着浓浓的警告:“这是看在凌三柱生我一场,最后一次给你们东西,以后别再来找我和我姐,我们跟你们早就不是一家人了。要是你们还敢来缠闹,别怪我不客气!”
凌王氏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赵春花拉了拉胳膊。赵春花知道凌风现在的脾气,说一不二,要是再纠缠下去,说不定还会挨打,只能拉着凌王氏,对着凌老根摇了摇头。凌老根看着凌风冰冷的眼神,知道他是真的不会再帮他们了,只能抱着怀里的杂粮,带着凌王氏和赵春花,灰溜溜地走了。
念儿看着他们的背影,小声问:“舅舅,他们以后不会再来找我们了吧?”
“不知道,要是他们再来,舅舅就把他们赶走,不会让他们欺负你和娘的。”凌风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咱们继续往前走,看看有没有好看的布料,给你做新衣服。”
念儿一听“新衣服”,瞬间把刚才的不愉快抛到了脑后,着凌风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前走。两人走到一家布店门口,布店的门面上挂着几块颜色鲜艳的布料,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凌风牵着念儿走了进去,店里的布料种类很多,有粗布、细布,还有少量的丝绸,颜色也很丰富,红的、蓝的、绿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店主是个中年妇人,看到凌风带着孩子进来,笑着迎上来:“客官想买布料?是给孩子做衣服吧?我们这儿有刚到的细棉布,颜色鲜亮,摸着也软和,最适合给孩子做衣服了。”
凌风摸了摸店主推荐的细棉布,确实很柔软,颜色也很正,念儿看到红色的布料,眼睛一亮,拉着凌风的手说:“舅舅,我想要红色的,像过年穿的新衣服那样!”
“好,就买红色的。”凌风笑着对店主说,“给我们扯三尺红色的细棉布,再扯两尺蓝色的粗布。”
店主很快就扯好了布料,递给凌风:“红色细棉布一尺十五文,蓝色粗布一尺八文,一共五十四文。”
凌风付了钱,接过布料,牵着念儿走出布店。念儿抱着布料,高兴得不得了,嘴里还不停地说:“娘看到肯定会很高兴,就能给我做新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