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晨光穿透薄雾时,陆野正蹲在柴房前劈松枝。松枝噼啪炸响,火星子溅在雪地上,烫出细小的黑洞。院外传来“吱呀”的推门声——王铁柱扛着半扇带皮羊肉,身后跟着拎两捆韭菜的李狗蛋,两人棉帽上沾着雪,像顶了白绒帽。“野子!冬至吃饺子,我家送了羊腿!”王铁柱跺掉靴底的雪,“你奶奶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铁柱哥,快进来烤火!”陆野擦了擦手,“暖宝正烧红豆粥呢。”
暖宝穿着枣红棉裤,扎着羊角辫,举着铜壶从厨房跑出来:“爸爸!奶奶说冬至要喝红豆粥,我给弟弟留最稠的!”她踮脚往壶里撒桂花,“弟弟喝了,耳朵肯定不冻!”
陆奶奶系着靛蓝棉围裙从堂屋出来,手里端着刚揉好的面团:“先喝碗粥暖身子,包饺子得等面醒透。”她往暖宝壶里添了把红枣,“这粥加了红豆,补气血。”
叶知秋系上酒红围裙,接过陆奶奶手里的面团:“妈,您歇着,我来调羊肉馅。”她回头对暖宝笑,“小宝儿,跟妈妈学拌馅,要顺着一个方向搅,饺子才劲道。”
备馅·承俗
厨房的案板上,羊肉泛着粉润的光。陆野用刀背反复捶打肉馅:“冬至饺子,要选肥瘦相间的羊腿肉,捶松了才吸汁。”他撒上花椒粉、姜末,“你太姥姥说,调馅要‘三香’——葱香、姜香、花椒香,缺一不可。”
暖宝蹲在旁边,小手攥着根筷子搅馅:“爸爸,馅馅在跳舞!”她学着样子,歪歪扭扭搅了两下,“我给弟弟搅最香的馅!”
“小宝儿真能干。”王铁柱拎着陶盆过来,“我帮你把韭菜择干净,择完正好拌馅。”他将韭菜码齐,“这韭菜是霜降前种的,根粗叶厚,冬天吃最鲜。”
李狗蛋搬来研钵:“我家磨了胡麻油,给你家拌馅提香!”他推着研杆,“暖宝,坐研钵边看,油香得能醉人。”
暖宝趴在研钵边,看胡麻油渗出琥珀色:“像蜜!弟弟吃了,小脸蛋肯定红扑扑!”
陆奶奶坐在灶边烧火:“我像你这么大时,冬至要包满满一盖帘饺子。那时候,羊肉是自己养的,韭菜是自己种的,包完还要给隔壁孤寡奶奶送一碗。”她把柴火塞进灶膛,“现在日子好了,羊肉和韭菜都不缺,但这老讲究不能丢。”
“奶奶那时候真不容易。”暖宝凑过去,“我以后要给弟弟包好多饺子,让他冬天耳朵都不冻!”
和面·守艺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厨房,面团在陶盆里发了小半盆。陆野撒了把干面粉,揪起面团反复揉:“冬至饺子皮,要揉得光滑筋道,煮的时候才不烂。”他用掌心压平面团,“你太姥姥说,面要‘三醒三揉’,头遍醒出软度,二遍揉出筋骨,三遍擀出薄厚。”
叶知秋将韭菜切碎,拌入羊肉馅:“妈,我来加调料,盐要最后放,不然韭菜出水。”她舀起一勺馅,“你闻闻,香得能馋哭雪娃娃。”
暖宝趴在案边,小手捏着面剂子:“爸爸,面面在变魔术!”她学着样子,搓出个小面球,“这个是弟弟的小饺子!”
“小宝儿真聪明。”王铁柱端来红豆粥:“歇会儿!喝碗粥暖身子。”他舀了勺粥,“这粥熬得稠,喝下去浑身都暖。”
李狗蛋搬来盖帘:“我家备了新擀面杖,给你家擀皮用!”他擦了擦擀面杖,“这木头是枣木的,擀出来的皮最圆。”
陆奶奶抿了口粥:“甜!”她望着案板,“我嫁过来时,你爷爷总说‘冬至饺子,冬天不冷’,现在看来,是真的。”
“爷爷那时候真会说。”暖宝凑过去,“我以后要给弟弟包最圆的饺子,他长大要吃十大碗!”
包饺·寄情
傍晚,雪停了,月光洒在院墙上。陆野在堂屋支起大圆桌,全家围坐包饺子。暖宝坐在陆奶奶腿上,小手捏着擀面杖:“奶奶,我擀皮!”她费力地推着擀面杖,面剂子在案上滚成小月亮,“看!我擀的皮最圆!”
“小宝儿真棒。”陆奶奶握着她的手,“咱们小宝儿长大,能给全家擀皮了。”
叶知秋包着月牙形的饺子:“妈,您教我包这种传统的,麦芒长大要认祖宗的老样子。”她捏出个褶皱,“您看,这样像不像小元宝?”
“像!像!”暖宝拍着小手,“弟弟以后要坐在这里,跟我们一起包!”
王铁柱和李狗蛋挤在桌边:“我们也来!野子,教我包个‘铁柱牌’饺子!”王铁柱捏出个歪歪扭扭的饺子,“这叫‘胖墩墩’,冬天抗冻!”
“你这叫‘露馅牌’!”李狗蛋笑着捏了个更扁的,“我这叫‘扁福’,福气都扁在里头!”
满桌笑声里,陶盆里的饺子越堆越高,像座小白山。陆野煮好第一锅饺子,盛在蓝边碗里:“先给祖先供上。”他端着碗走到堂屋,暖黄的灯光下,供桌上摆着饺子、苹果、香烛,“列祖列宗,今儿冬至,陆家子孙都好好的,求你们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暖宝趴在供桌边,小手指着饺子:“太爷爷,吃饺子!弟弟也吃!”
守岁·抒怀
夜里,窗外飘起细雪,屋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陆野将煮好的饺子捞进白瓷盘,浇上醋和蒜末:“来,尝尝咱家的冬至饺子!”他递给陆奶奶一双筷子,“妈,您尝尝咸淡。”
“香!”陆奶奶咬开饺子,羊肉汁溅在嘴角,“比我嫁过来时吃的还香。那时候,你爷爷总说‘冬至饺子,日子有盼头’,现在看来,是真的。”
暖宝捧着小碗,小口吃着:“爸爸,饺子像小元宝!”她把咬了一口的饺子递向虚空,“弟弟,吃!甜!”
“小宝儿心善。”叶知秋擦她嘴角的醋渍,“等麦芒会走了,带他来包,告诉他这是爸爸妈妈的冬至。”
王铁柱和李狗蛋捧着碗,吃得直咂嘴:“这饺子香得能下五碗汤!”王铁柱拍着陆野肩膀,“野子,明年冬至,咱村办个‘饺子宴’,全村人都来尝尝!”
“好主意!”陆野笑着应下,“到时候,我让知秋调十盆馅,让大伙儿都尝尝咱家的冬至味道!”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冬至的饺,裹了冬的暖。
羊肉藏着秋的鲜,韭菜载着冬的盼,
弟弟的元宝饺,姐姐的月牙包,
奶奶的老礼数,
都在说:
雪落无声,
有家可依,
便是最好的团圆,
最暖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