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纪元五年的芒种,星轨学院的试炼场突然被一层七彩光雾笼罩——正在练习星源能量调和的孩子们发现,手中的工具竟不受控制地飞向空中,星纹凿的七彩光粒、叶笛的共生星图、星尘梳的星源图谱相互缠绕,在空中组成了微型的星源母体模型,模型中还不断闪烁着陌生的星体坐标。
“是星源母体在传递新消息!”双马尾小女孩伸手触碰模型,星尘梳立刻投影出一段星源文字,经徐墨与异星长老合力解读后,真相浮出水面:星源母体感知到宇宙深处有三颗“新生共生星体”正面临能量失衡危机,它们的能量频率与星轨、异星高度相似,若失衡持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星源共生网络。
“我们必须去帮忙!”男孩握紧星纹凿,凿尖已亮起与新生星体共鸣的微光。女孩的叶笛也自动奏响星源旋律,窗外的星蝶群闻声而来,翅膀上的光纹拼出“星源通道已为你们拓宽”的字样,显然已收到星源母体的指令,准备再次随行。
出发前,孩子们对工具进行了“星源升级”:男孩将星轨锚石的地脉金光注入星纹凿,让它能在新生星体表面快速建立临时锚点;女孩将异星暖能晶的能量融入叶笛,强化了能量共鸣的稳定性;双马尾小女孩则用星尘梳收集了双生星带的暖核光粒,使其能更精准地解析新生星体的能量失衡原因。
当他们踏入星源通道时,发现通道比上次更加宽阔,沿途的星源光粒自动组成指引路标,连曾经危险的星源乱流都变得温和——星源母体的七彩光流在通道壁上流动,像是在为他们保驾护航。星蝶群在前方引路,翅膀扇动的韵律与叶笛的旋律相互呼应,驱散了通道深处的最后一丝暗尘。
首批抵达的“青荧星”,是三颗新生星体中失衡最严重的一颗。孩子们刚踏上星体表面,便感受到刺骨的能量寒流——原本应泛着青荧微光的地脉,此刻布满了暗灰色的裂痕,裂痕中渗出的“失稳能量”正不断侵蚀着星体表面的植被,连耐寒的星源苔藓都已枯萎。
“是地脉核心能量不足!”双马尾小女孩用星尘梳扫描后,投影出青荧星的能量图谱,“它的地脉核心还在成长,无法自主循环能量,需要外部注入稳定的共生能量。”女孩立刻吹奏叶笛,星源旋律顺着地脉蔓延,将暖能晶的暖橙能量注入裂痕,暂时减缓了失稳能量的扩散;男孩则用星纹凿在地面刻下星源锚点,将星轨地脉的金光与星源能量融合,化作一道光柱,直冲天穹——这是向另外两颗新生星体发出的“共生信号”,邀请它们的原生能量参与调和。
半个时辰后,另外两颗星体“赤焰星”与“蓝汐星”的能量代表——一团跳动的赤红火光、一缕流动的碧蓝水光,顺着星源锚点的光柱抵达青荧星。女孩立刻调整叶笛旋律,引导三种能量围绕青荧星地脉核心旋转;男孩则用星纹凿在核心周围刻下“三态共生符文”,让青荧星的青荧能量、赤焰星的火焰能量、蓝汐星的潮汐能量形成循环;双马尾小女孩的星尘梳则不断优化能量比例,确保三者既不相互压制,又能补足青荧星的能量缺口。
当三种能量完全融合时,青荧星的地脉裂痕开始愈合,暗灰色的失稳能量逐渐消散,地面重新泛起青荧微光,枯萎的星源苔藓也冒出了新的嫩芽。赤焰星的火光与蓝汐星的水光在半空中盘旋片刻,向孩子们传递出“感谢”的能量波动后,才返回各自的星体。
接下来的几日,孩子们依次前往赤焰星与蓝汐星。在赤焰星,他们用星纹凿与星尘梳,将青荧星的湿润能量与蓝汐星的潮汐能量注入过度炽热的地脉,化解了“能量爆燃”危机;在蓝汐星,他们则用叶笛引导赤焰星的温暖能量,融化了堵塞潮汐通道的“冻能冰障”,让潮汐能量重新循环。
每修复一颗星体,孩子们的工具便会多一道对应的星体光纹——星纹凿多了青荧的微光、赤焰的暖芒、蓝汐的柔波;叶笛的共生星图上,三颗新生星体的位置被点亮;星尘梳则储存了三颗星体的完整能量图谱,成为星源共生网络的“活档案”。
返程时,星源母体的七彩光流在通道口等候,光流中浮现出一行星源文字:“你们为新生星体搭建了‘三角共生链’,它们将成为星源网络的新节点,守护宇宙的共生平衡。”星蝶群围绕着孩子们飞舞,翅膀上的光纹记录下他们修复星体的画面,像是在为这段旅程留下纪念。
回到星轨学院时,芒种的雨水刚过,能量碑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泽。孩子们将修复新生星体的经历刻在碑上,男孩用星纹凿写下:“星轨纪元五年·芒种·新生星体·三角共生链”,女孩则用叶笛的光纹在旁侧画下三颗星体相互连接的图案,星尘梳的光粒还在图案周围点缀了星源苔藓的微缩影像。
“原来守护不只是解决危机,还能帮新的世界成长。”双马尾小女孩晃了晃星尘梳,梳身映出三颗新生星体恢复生机的画面。男孩望着星空中的星源通道,星纹凿的光纹与通道的光流遥相呼应:“以后不管宇宙里出现多少新的共生星体,我们都会成为它们的‘引路人’。”
当晚,星轨、异星、双生星带与三颗新生星体的能量,通过星源通道连成一片,在夜空中形成了巨大的“共生星阵”。星讯鸟群衔着光简穿梭其中,将孩子们的故事传递到宇宙的每个角落——属于他们的星轨长卷,正随着宇宙的共生网络,不断展开更辽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