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摆摆手:“这还不算什么高风险职业。”
“真正危险的,是那些五院四系出来的官。”
赵瑞龙若有所思:“汉大政法系好像也是五院四系的吧?”
祁同伟淡淡一笑:“五院四系有个说法。”
“三分之一的人忙着搜集师兄师姐的罪证,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进了监狱。”
赵瑞龙干笑:“你们这圈子……挺特别的。”
他不愿再谈这个话题,总觉得背后有些发凉,“那易县令这次……应该没问题吧?”
祁同伟摇头:“有什么问题?”
“这种事太常见了。”
赵公子一脸不信:“哪里常见了?”
“县衙都被冲了!”
祁同伟笑了笑,
“你只是没关注罢了。”
“在京州,还有人冲过省政府。”
啊?!
祁同伟补充道:“最近很多国企倒闭,影响的不是几个人。”
“我记得老薛原来那个第二农机厂,去年就上千人在省政府门口聚集过……”
赵瑞龙拍了拍脑袋,他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么回事。
可面对这种情况,省里也束手无策。
这是大趋势。
以前一个国企倒闭,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现在倒闭的多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赵瑞龙神色有些复杂:“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到下面走一遭,根本不知道这些事。”
赵公子仍有些担心:“易县令真没事?”
祁同伟不以为意:“能有什么事?”
“上面自然会给他撑腰。”
“你想想,宁家还在的时候,小桥镇别的村子比现在还惨。”
“可那时候一个闹事的都没有。”
“现在宁家倒了,百姓日子比以前好了,反倒出了这事。”
“你觉得上面会怎么想?”
赵瑞龙迟疑道:“欺软怕硬?”
祁同伟无语:“你要骂就骂你自己吧,别把我们也搭进去。”
“这事其实很简单,根源是我们厂里的招工引起的。”
“流水县是农业大县,有守住耕地的职责,因此,不可能让所有农民都转去当工人。”
“这是原则。”
“我们招工条件里写得很清楚。”
“我们名声不好,农民不敢找我们,他们只能去找易县令。”
“归根结底,还是易县令替我们担了责任。”
“你说,高老师会怪罪他吗?”
赵瑞龙摆摆手:“不会!”
祁同伟也点头:“没错,不会!”
“换作别的官员,可能就敷衍过去了。”
“要是遇上狠一点的,说不定还会调人把农民驱散。”
“但易县令是个很有担当的人。”
“他会耐心地和农民沟通。”
赵公子不信:“这种事靠讲道理能解决?”
祁同伟奇怪地看他一眼:“为什么讲不通?”
“农民不是傻子,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明白。”
“只是暂时接受不了我们的安排罢了。”
“别小看易县令,他的口碑很好,我相信他能把这事处理妥当。”
“当然,我们也得做好准备。”
赵瑞龙疑惑:“什么准备?”
祁同伟耸耸肩:“就是配合易县令的准备嘛!”
赵瑞龙正一头雾水时,易学习匆匆赶了过来,神情有些尴尬:“同伟,能不能帮忙解决一部分岗位?”
赵公子服气了,这人真是料事如神?
……
赵瑞龙打量着祁同伟,忍不住问:“同伟,你老实说,你是不是有预知能力?”
“不然你怎么知道易县令会来找你帮忙?”
易学习也吃了一惊:“咦?你早就预料到我会来?”
赵公子调侃道:“我以前看《三国演义》,总觉得诸葛亮太聪明了,聪明得不像人。”
“现在看到同伟的表现,我突然觉得诸葛亮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像他这样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
祁同伟笑着摇头:“我不是什么会算命的神棍,也不是妖人。”
“我能料到他会来求助,只是因为我了解他的为人。”
“他作风踏实,严于律己,做事认真负责。”
“换成别人,面对小桥镇的农民冲进县衙,早就把人赶出去了。”
“但易县令不会这么做,他知道农民为什么会这么做,也理解他们的心情。”
“致富,谁不希望呢?”
“古人也说过,不怕少,就怕不公。”
“这事说到底,是因为二王村和大小王庄合并引起的。”
“农民一时接受不了,做出点过激反应,也是人之常情。”
赵瑞龙撇嘴:“我不理解。”
“老爷子说得对,我确实不适合做官。”
“也只有你们能理解这些人。”
祁同伟笑了笑。
易学习看向他的眼神,满是敬佩。
果然,只有同伟最懂我!
如果放在以前,易学习只能自己一个人想办法扛过去。
那时候,他没有帮手,没有靠山,也没有政治资源。
但现在不同了。
县衙被围之后,他一点也不慌,安抚完农民情绪,转身就来找二王村的问题所在。
这有讲究。
按理说,他应该先去找高育良求助。
但他更信任祁同伟。
他和高育良过去没有太多共事经历,对高育良的做事风格也不了解。
可祁同伟的本事,已经深深刻在他心里。
他相信,祁同伟一定会帮他找到出路。
没错,他并没有指望祁同伟真的能帮他彻底解决问题。
但祁同伟却提前一步,把他的难题考虑到了。
有靠山的感觉真好!
有事找组织,真是至理名言。
祁同伟看着易学习,认真说道:“易县令,我必须先讲清楚一点——耕地红线不能动!”
“我们是农业大县,受国家政策限制,只能靠农业谋发展,不能搞工业致富。”
易学习频频点头:“你想的和我一样!”
“这正是让我为难的地方。”
“关于用工的事我们之前已经谈过了,那个方案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这正是我不明白的地方……”
“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进一步增加他们的收入。”
祁同伟笑了笑,说:“这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围绕土地来做。”
“这是根本所在。”
“解决的方法有两个。”
易学习和赵瑞龙几乎异口同声:“两个?!”
赵瑞龙惊讶地说:“我连一个主意都没想出来,你居然一下子想到两个办法?”
“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易学习也苦笑着说:“我和他差不多,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你居然有两个?”
祁同伟正色道:“你们是不是忘了我之前跟你们提过的三年发展构想?”
易学习猛然回过神来:“食品加工厂?”
“还有家畜养殖基地?”
祁同伟轻轻点头:“更准确地说,是农业合作机制。”
“建一座食品加工厂并不难,难的是保证稳定的农产品供应。”
“这就需要我们拥有可靠的农产品来源。”
“从哪里才能获得稳定的产品来源呢?”
“当然是依靠农民!”
“我原本打算明年再开始推动这项工作,但现在只能提前了,正好借这个机会来启动。”
易学习皱眉道:“这样会不会让整个计划显得有些仓促?”
祁同伟摆摆手:“这种事早晚要公布,晚公布不如早公布。”
“而且,由你这位县令亲自宣布,效果反而会更好。”
“具体的安排是,我们的食品加工厂经过统筹安排,提前一年和农户签订采购合同。”
“这样一来,农民就可以放心地按照我们推荐的品种去种植。”
“让他们不再因为信息闭塞或者遭遇突发灾害而蒙受损失。”
“我们可以先从桥头镇做起,再逐步推广到全县,再一点点扩大范围。”
易学习一拍大腿:“这个办法好啊!”
赵瑞龙忽然插话:“易县令,你可得有个心理准备,别再让人把你的办公室给围了。”
易学习一愣:“谁还会去闹县里?”
赵瑞龙面色复杂:“我现在总算明白了,这就是谁闹谁得利,小桥镇开了头,难保别处不会效仿……”
易学习顿时火冒三丈:“他们敢!”
“真当我这个官是摆设吗?”
赵瑞龙嘿嘿一笑:“你心里有数就好。”
“就怕有人趁机捣乱。”
易学习点点头。
赵瑞龙这番话虽说得难听,但确实是一番好意,他也清楚,这种事还真可能发生。
没办法,县里的风气就是这样。
易学习从祁同伟这里得到了可行的对策,兴冲冲准备离开,却被祁同伟叫住:“易县令,我帮你解决了问题,你也得帮我解决点问题吧?”
易学习一脸疑惑:“你的问题?”
祁同伟开门见山:“想要把这个项目铺开,我需要大量人手。”
“这些人包括农业专家、销售人才、农业技术员等等。”
易学习咬咬牙:“我去找高知府,让他出面联系农业大学。”
“我想,农业大学也很乐意让他们的毕业生有用武之地!”
祁同伟微笑道:“那就先谢谢你了。”
易学习摆摆手:“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
他终于找到可以依靠的力量了!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祁同伟此刻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