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人向来含蓄,可一旦开口说出感情,往往最真挚。
祁同伟继续说道:“给父母钱,是表达我们的一片孝心。”
“我们也知道父母不缺这点钱。”
以钟声的身份,平时也没什么花销。
衣服上更不用说……不是中山装就是西服,最多是西服配白衬衫,其他也没得选。
饮食起居都有人安排,交际圈子也不大,几乎没有需要花钱的地方。
“我们也了解大哥的工作情况,平时开销也不多。”
“这是我们的小心意。”
“我们能拿出这么多,是因为我们确实有这个能力。”
钟卫国苦笑:“妹夫,你可是镇长……”
祁同伟坦然回应:“其实,我的上级易学习同志是流水县的县令,他知道我们有多少资产。”
“我的老师、吕州市的高育良知府,也知道。”
“还有汉东省的布政使赵立春赵大人,他也清楚。”
“就连二王村的老百姓,都知道我有钱。”
“我和小艾的钱来得光明磊落,经得起任何审查。”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有钱,所以这点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只是表达心意罢了。”
“以后要是家里需要用钱,随时跟小艾说就行。”
“但咱们得说清楚,父母用钱不用还,那是我们做子女的孝心。”
“大哥要是用了,还是得写个借据……对你我都有个交代。”
钟卫国点头:“咱们虽然是一家人,但也是公职人员,账目清楚些总是好事。”
“亲兄弟,明算账嘛……”
话还没说完,他忽然意识到不对,瞪大了眼睛,大声喊道:
“我是那种赖账的人吗?”
“不行,我得让你见识见识我有多厉害。”
钟小艾好心提醒:“大哥,我劝你别跟师兄动手,他一个人能打五十个。”
钟卫国冷笑一声:“我一个都打不过十个,他一个能打五十个?”
钟小艾撇撇嘴:“你不信,问父亲。”
钟卫国惊讶道:“真的?!”
第二天一早,钟卫国亲自送两人去他们的新居。
说是新家,其实并不完全准确。
这套房子是他们去年买的,那段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事实上,直到上个月才解除限购。
钟卫国有些不解:“帝都那么多地段不挑,干嘛选大学城?”
钟小艾笑嘻嘻地说:“我和师兄都是大学生,对校园有感情嘛。”
“再说,以后有了孩子也得考虑教育问题。”
钟卫国无奈道:“你们这种家庭,还担心孩子学习?孩子不学,也不影响他的人生吧?”
父亲是官员,母亲是商界女强人,这样的背景,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也无所谓。
钟小艾却一脸严肃:“不行,必须读书。”
“谁要是敢不上进,我打断他的腿。”
“古人讲‘富不过三代’,这是有道理的。”
钟卫国一时语塞。
不过,他们今天去的新家并不在大学城,而是在二环内的一座三进四合院。
偌大的院子,只住他们一家。
钟卫国忍不住感叹:“你们俩可真有想法,别人都买楼房,你们偏买四合院。”
钟小艾笑了笑:“我挺喜欢住在大院里的氛围。”
祁同伟轻轻点头:“我倒是更习惯村里的生活。”
其实四合院和村居本质上差不多。
有什么事,喊一嗓子就能传到。
大人要是临时有事不回家,也不用太担心孩子没人管,孩子们跑哪家都能吃上一口饭,不过就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
可住楼房就不一样了,空间逼仄,铁门一关,谁也不认识谁。
明明住在一个楼里,却连隔壁住的是谁都搞不清楚。
这就是区别。
小夫妻俩都喜欢有点烟火气的生活。
钟卫国其实也不排斥,但他提醒道:“你们别光想着孩子多可爱。”
“别人家的孩子看着当然可爱。”
“自己带试试?三年时间缠在孩子身上,偏偏那会儿又是他们最讨人喜欢的阶段。”
“等孩子不用你操心了,调皮捣蛋的日子才刚开始,烦你三年都不止。”
钟小艾反问:“哥,你家俩孩子不是嫂子带着的吗?你操哪门子心?”
这话一出口,钟卫国差点没缓过气来,好在他脑子转得快:“我这不是替你嫂子鸣不平嘛!”
钟小艾撇撇嘴:“真要替她出头,不如多关心关心她。”
钟卫国有点恼:“你这丫头,我明明是替你担心,你反倒给我上纲上线。”
钟小艾一脸得意:“哥,我有钱!”
钟卫国听得一愣:“你有钱又怎么了?”
钟小艾越发神气:“哥,我是老板!”
钟卫国心头一震:“那又怎样?!”
钟小艾笑着说:“你操心的那些事,我压根就不担心。”
“我们俩工作确实忙,但可以请人帮忙啊。”
“雇人带孩子,晚上也不用天天熬夜,谁受得了。”
钟卫国被她这番话噎得够呛,却又反驳不了。
可事实就是这样,这个社会,有钱还真能解决不少问题。
祁同伟在一旁笑着打圆场:“小艾,别逗你哥了。”
钟卫国一脸疑惑:“什么意思?”
祁同伟解释说:“我们工作的地方在二王村。”
“因为要建农业现代化开发区,村里双职工家庭特别多。”
“丰收集团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很大。”
“所以像托儿所、幼儿园这种服务就成了刚需。”
“还有就是月子中心,也是刚需。”
钟卫国皱眉:“月子中心?”
祁同伟点头:“对,就是月子中心。”
“年轻人第一次当父母,很多都不懂,有专业月嫂照应,会轻松不少。”
“第一批的月嫂主要是实习的大学生,或者由她们带着一些有经验的已婚妈妈。”
“这种服务在别的地方很难找到,但丰收集团的员工不愁以后,所以才会推出这样的配套。”
“也算是一种市场细分吧。”
钟卫国听得有点惊讶:“同伟,你们真的了不起!”
祁同伟摆摆手:“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总觉得学好了理论就能应付一切。”
“没想到,课本上的东西都偏理论,而且更新太慢。”
“现实社会变化太快,许多新需求根本还没反映到教学中。”
“这就导致了脱节。”
比如大学里的专业,几十年来改了不少,有些被砍掉,有些新增,有些热门专业明年可能就不香了,有些冷门专业反倒有潜力。
真正稳定的,其实就那么几门:材料、生物、物理、化学……
但这些领域的顶尖人物,个个都是“烧钱专业户”。
各有各的难处。
普通人想求个安稳,学点基础的东西没错,至少不会被淘汰得太快。
钟卫国也叹了口气:“那也没办法啊,大学要收集社会需求,重新编教材、定学制,都需要时间。”
“谁知道这段时间社会又会变成什么样。”
祁同伟笑了:“是啊。”
他转头看向钟小艾:“你是不是还有礼物要给他?”
钟卫国一怔:“礼物?不是吧……”
钟小艾从包里拿出一个礼盒,随手扔过去:“给你的。”
“这东西费了不少劲才搞定。”
钟卫国听得一愣:“啥玩意儿?”
他打开盒子一看,里面是个小巧精致的小物件。
钟小艾问:“大哥大听说过没?”
钟卫国当然知道:“当然啊!”
“你还真以为这是大哥大?”
她撇了撇嘴:“大哥大怎么能跟这个比?”
“这叫模型机,原理和阿美的大哥大差不多,但我们有自己的专利。”
说起那次祁同伟让她去申请一堆专利,钟小艾到现在还觉得头疼。
她真没想到,这么个小东西,竟然牵扯到这么多专利。
她也没多想这些技术祁同伟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反正除了自家师兄,没人会搞这些。
师兄,就是这么牛!
……
“这叫手机,和阿美的大哥大是一类东西,但比它好用太多了。”
“通话清晰、信号稳定,最厉害的是续航时间长,比大哥大强太多了。”
“而且啊,这玩意儿结实得很。”
钟卫国忍不住了:“小艾!”
“你一个女孩子,说话怎么这么粗?”
“不怕同伟笑话你?”
祁同伟笑了笑:“我们在二王村待久了,说话就不讲究。”
人的素质和经济条件是挂钩的。
穷的时候,想的都是怎么活下去,哪有心思讲究那些礼义廉耻?
去年的二王村就是个吃不上饭的地方,活着最重要,别的都是空谈。
谁要是在这个时候讲究礼节,那就是不切实际。
祁同伟刚去的时候,第一条规矩就是禁止随地吐痰。因为他知道,他能带来改变。
侯亮平照搬他的做法,结果却失败了,因为那地方连饭都吃不上,你还让他们讲文明?这不是开玩笑吗?
钟卫国听了,说不出话来。
钟小艾愿意跟着祁同伟去那种地方工作,作为大哥,他是真心佩服。
农民不容易,他是知道的。
钟小艾也算是从小在条件好的家庭长大,能吃这种苦,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他也明白祁同伟说的是实话。
在那种环境下,说几句粗话太正常了。别说农民,就是他们单位,张嘴就骂人的也不少。
钟小艾翻了个白眼:“我什么时候说脏话了?”
“这手机就是皮实!”
“就算你从五楼扔下去摔碎了,装回去照样能用……这种东西,不正适合你用嘛?”
钟卫国一听来了精神:“真的假的?”
他们单位平时干的都是粗活,那个大哥大根本扛不住折腾,关键时候还容易失灵。
谁会拿它正经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