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春冷哼一声:
“大龙挣了点钱,孝敬你们是情分,我不拦着你们花。”
“但花钱也得花在刀刃上。”
“别被人当冤大头耍。”
大姐苦笑了一声:
“那咱们自己国内,还有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吗?”
“我是说,适合我们女人用的?”
祁同伟耸了耸肩:
“当然有。”
“只是两位姐姐在职在岗,有些东西不方便公开用罢了。”
“私下赏玩还可以,不能摆在明面上。”
两位姐姐脸色又是一僵。
赵立春微微颔首:
“大龙跟着同伟和小艾,以后财路宽着呢,你们不必为生计发愁。”
“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他都能帮衬。”
“可有一点要记住——身份摆在这儿。”
“到底是官家人。”
“穿得体面些,戴得精致些,本无可厚非。”
“但买什么东西,得想想背后的分寸。”
两位姐姐顿时沉默了下来。
赵瑞龙笑着打圆场:
“爸,您这话就说重了,大姐二姐什么场面没见过?”
“她们要什么东西,还不简单?”
“回头我安排就是了。”
说着,他笑嘻嘻地从手包里抽出四本存折,一人两本递了过去。
“跟去年一样,每人一份,姐夫也有。”
赵立春瞪他一眼:
“你还特意准备了红包?”
赵瑞龙委屈道:
“接她们的时候就已经给了。”
赵立春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这儿子今天的表现,他心里还算舒坦。
别的暂且不提,单说对家人的体贴和照顾,这孩子确实挑不出毛病。
辛辛苦苦打拼到底图个啥?
还不是为了家里人能过得安稳舒心些?
赵瑞龙在这方面确实做得到位。
赵立春关切地问祁同伟:
“开春之后,工作上有什么打算?”
祁同伟答道:
“今年手头的事不少。”
“在北方那个工农联合体的局面还没清晰之前,他们对日用轻工品和蔬菜罐头的需求一直很旺。”
“接下来这两年,这块还是重点。”
“去年我们借着进入莫慈格的机会,在中东也铺开了经销渠道。”
“丰收集团的罐头卖得不错,连带番茄酱的销量也上去了。”
“国内这边市场也会有小幅增长。”
“再往后就是几家新厂陆续投产。”
“每一个项目都不小。”
“眼下最近要启动的是手机组装线。”
赵立春略一愣:
“这事儿有什么特别之处?”
祁同伟笑了笑:
“西北虎会来吕州走一趟,到时候跟我合个影。”
赵立春顿时一惊:
“这是什么时候定下来的?”
祁同伟摆摆手:
“我也不清楚。”接着解释说,
“早前青年组织通过松江知府联系我,让我配合安排些学生勤工助学的事。”
“也就是提供些岗位,让学生们有点事做。”
“后来……”
“松江知府问我有没有什么想法,我就顺口说了句,能不能拍张合影留念。”
他摊了摊手,神情轻松。
赵立春简直不敢相信:
“你就只要了张照片?”
祁同伟反倒有些疑惑:
“不然还能要什么?”
“我又不需要谁罩着。”
“一张合影,已经够体面了。”
赵立春沉吟片刻,忽然笑出声来:
“对!你说得对。”
“是我太计较了,反而想窄了。”
表面看,是青年组织借松江知府出面找祁同伟安排学生事务,似乎是他被动配合,吃了点亏。
可真吃亏了吗?
未必。
丰收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再怎么发展,终究是民营身份。
眼下大众的目光,还是落在国营体系上。
这次合作,其实是双赢。
借着这些项目,丰收集团在高校圈子里打响了名声,日后招揽人才也更有底气。
还有一层话不便明说——大人物的情分,哪是随便能欠的?
最重的债,往往不是钱,而是人情。
祁同伟今年才二十一,不过是示范区主任,刚戴上一顶官帽。
坦白讲,他跟那位西北虎之间的距离,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别说现在,就算将来做到高育良那样的位置,或许还能掂量掂量,看看什么时候把这份情用出去。
可眼下这个层级,根本使不上劲。
与其把人情压在手里发霉,不如趁机给中间牵线的人留个好印象。
官场之上,懂分寸、知进退,才是真聪明。
前面有松江知府的例子摆着,祁同伟照着做就是了。
只要西北虎点头,允许把合影挂出来,那其他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赵立春眼里满是欣赏,压都压不住。
他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
脑子太清楚了。
松江知府和西北虎,那可是未来二十年东大最有分量的人物。
一般人要是搭上这层关系,怕是走路都要飘起来。
可祁同伟呢?
稳得住,只求两张照片。
更关键的是,他敢把这张合影挂在公司大厅里——这也说明,胆子不小。
但偏偏这种做法,不会让上面两位觉得冒失,反而会觉得这年轻人懂事、识趣。
那可是正厅挂着的照片啊,意味深长。
赵立春心里暗自感慨:
“同伟想事情比我深远多了,我刚才真是多虑了。”
这孩子和他那个糊涂儿子完全不同,是个难得明白人。
“要是西北虎真来,我和钱丰同志都得到场陪着。”
祁同伟笑着点头:
“今天许是因为送了辆奔驰,钱叔特意拉我在车里聊了好一阵,也问起我今年的安排。”
“我把大致情况都跟他讲了。”
赵立春微微一怔:
“老钱专门在车上跟你谈?”
祁同伟轻轻一笑:
“当时院子里不少人亲眼看见我坐上了他的车。”
赵立春笑着摇头:
“老钱这个人,真是有意思。”
“他这是变着法子给你撑腰啊。”
“挺好,挺有心的。”
赵瑞龙嘴角一扬,心里却清楚——不支持又能怎样?
在他们掌握的数据里,要想在汉东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少了丰收集团这套体系,进度就得慢上一大截。
赵立春随口问:
“今年还有什么大动作?”
祁同伟一笑:
“我说句实在话,咱们哪年不是大事不断?”
赵大人微微一怔。
赵瑞龙忍不住笑出声:
“伟哥这话可够冲的,老爷子这辈子怕是头回听人这么说话。”
“不过还真没说错,我们每年确实都在动真格的。”
祁同伟伸出手指,一项项数着:
“去年就不用提了,示范区正式挂牌,农业供销网络几乎铺到了全省每一个村子。”
“这成绩,搁过去想都不敢想。”
“今年的目标更进一步——华东六省一市,基本实现全覆盖。”
赵立春心头一震。
他忽然意识到,单凭这一条,省委宣传部就能连着吹上半个多月不歇气。
“我们跟农户签了供销协议,等于把根扎进了农村,同时还在各地开了不少专门的农产品专柜。”
“销售渠道稳住了。”
“光是去年,农机销量就突破了三百万台。”
赵立春眉头猛地一跳:
“三百万?”
“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过?”
这个数字太惊人了,无论放在哪儿都是重大新闻,可偏偏媒体上悄无声息,仿佛从未发生。
他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旁边的刘新建,见对方一脸茫然,心中暗叹:小刘还是缺了点敏锐劲儿。
赵瑞龙早就料到这反应:
“老爷子,这里面有个门道。”
“数量确实是高,但大多数都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之前也向您汇报过,农机厂生产的设备,主要卖给的是普通农户。”
“拿吕州来说,一个农民想买辆自用的农用车,往往拿不出那么多现款。”
“毕竟以前底子薄,家里积蓄有限。”
赵立春慢慢点头。
“所以我们签了农业合作协议后,就开始提供配套贷款。”
“只要有供销合同作担保,就可以分五年到十年还清。”
“机器先拿去用,还款从每年收成里按比例扣。”
赵立春追问一句:
“能不能提前还?”
赵瑞龙答得干脆:
“当然能。”
“全看农户自己意愿。”
“这两年效益不错,很多人主动提前结清。”
“咱们东大做事,不喜欢搞寅吃卯粮那一套。”
“正因如此,虽然产量惊人,但我们一直没对外声张。”
赵立春眼神一闪:
“这么说,你们已经撬开了农村的消费市场?”
祁同伟含笑点头:
“瞒不过您。”
“我们做过专门调研。”
“像农用三轮、电动踏板这类产品,需求比预想的大得多。”
赵立春略显惊讶:
“电动踏板在乡下也能卖得动?”
祁同伟轻点头:
“不止卖得动,市场比预料还旺。”
“城里它没对手,乡下还有摩托车争份额。”
“可即便这样,现在销量已经跟摩托车打了个平手。”
“开放之后,越来越多农民走出土地,进城务工。”
“老人和妇女骑摩托的少,更多人选择电动踏板,方便又安全。”
“另外,像我们今年要上的家电项目,在农村也是块没挖透的富矿。”
“示范区就是个样板,代表着未来东大乡村的样子。”
“我敢说,十年后,华东多数村子未必家家都住小洋楼,但新房肯定都有。”
“我也相信,十年内,整个区域农村的购买力会迎来一次大跃升。”
“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空间。”